陈浩亮
【摘要】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推进,教育各方要求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身体素质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不断下降,逐步提升体育锻炼的强度势在必行。随着中考将体育纳入考试科目,教师及学生逐渐认识到初中体育科目的重要意义,由此教师开始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学生开始正视体育科目教学,体育课程开始走向良性发展。在初中体育课程中,篮球课程是重要教学内容,因为男女生身体素质的不同,所以相应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也不同,教师选取男生篮球技巧培养作为例子便是考虑到这一点,在此篇文章中,教师以初中男生篮球技巧培养为例,推进体育课程教学策略探究进程。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体育;篮球技巧;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课程旨在不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引导学生掌握常见运动的基本技巧,从而帮助学生舒缓压力,保持心里健康,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长久的初中体育课程中,教师及学生忽视体育教学,首先教师怠于创新,初中阶段存在着课堂考试科目挤压体育课程时间的现象,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损,从而教师教学过程中较为消极,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断下降,其次因较为繁重的课业负担以及不断下降的身体素质,学生运动的意愿与欲望降低,从而导致其无法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的意义,进而学习效率降低。
一、加强日常训练,提升基本技术熟练度
篮球技巧最为基础的便是各项基本技术,包括移步、持球、行进间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双手胸前传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以及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七项,基本技术的掌握需要在了解动作要领的基础上不断练习才可熟练掌握,从而才可为之后更高难度的组合技术的学习以及篮球比赛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此,教师应加强日常训练,通过高频次的练习增强学生的肌肉记忆,例如,教师在教授“行进间运球”这项技能时,首先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动作要领,其次教师要求学生逐一实践该动作,教师在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易错点以及掌握难点,最后教师对易错点及重难点再次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自主练习,并告知其下堂课要检查行进间运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了解动作要领的基础上练习,有助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自主摸索动作技巧,并且有利于其通过多次练习不断提升技术的熟练度。由此可见,教师加强对学生基本技术的日常训练,不断增加训练质量与数量,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索,从而推进其熟练掌握篮球基本技术。
二、推进小组合作,掌握组合技术的运用
组合技术属于篮球教学中的高阶技术,其学习与掌握需建立在基本技术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由此可知,在开展组合技术教学时,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技巧与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适当减少其解过程,而是运用新形式引导学生不断掌握组合技术。小组合作形式强调在平等的基础上互帮互助,共同探讨,并且结合初中男生群体喜欢结伴玩乐的特点,该形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可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强调团体合作,有助于学生互相指导与学习,例如,教师开展组合技术教学时,首先教师在半场内设置四至六个圆锥,要求学生环绕圆锥运球并上篮,其次教师要求学生两两结组,一人进攻一人防守,为学生练习组合技术提高难度,从而提升学生运用组合技术的灵活性,最后教师可要求组内两人互相指出对方问题,促进共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過小组合作形式引导学生共同练习,互相指导,从而实现互助式学习。由此可见,教师推进小组合作,有助于学生掌握组合技术的要领,并且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不断运用基本技术,有助于提高其篮球技巧。
三、开展比赛活动,增强比赛规则熟悉感
在学生基本技术与组合技术都已掌握的情况下,教师为增添课程趣味性,同时锻炼学生的实战技巧与技能,多采取开展小型比赛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与此同时还可在活动中向学生讲解规则,不断增强其对比赛的熟悉感。比赛活动强调学生参与,学生可在比赛中学习灵活应变,并且了解针对不同情况应运用何种技巧。因此,教师在开展比赛活动时,首先讲解比赛规则,并设定比赛时间为半个小时,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分组,保证比赛两组之间的实力水平相当,其次教师吹哨开始比赛,在过程中教师一面作为裁判一面观察学生的动作技巧是否得当,最后教师结合比赛结果以及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优胜组予以奖励,并带领学生重新回顾重难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比赛的形式,锻炼学生技巧的应用熟练度,并且引导其在过程中体会规则的要求,由此可不断促进学生篮球技巧的提升。由此可见,教师开展比赛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规则的熟悉感,可促进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全面了解。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首先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不断被发掘,提升体育教学效率是大势所趋,其次目前体育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不利于教学成效的提升,最后初中男生篮球课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教师以初中男生篮球技巧培养为例,探讨高效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杨海兵.浅谈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训练方法[J].东西南北:教育,2018(3):135-135.
【2】陈文军.初中体育课堂中篮球教学内容的优化策略[J].吉林教育:综合,2016(25):70-,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