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林波
中国古代《吕氏春秋》出版简史
俞林波
(济南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吕氏春秋》产生于战国末期,宋前以抄本流传,未见刻本。宋朝开始出现刻本,有二十六卷本、二十卷本、三十六卷本三种版本在流传。元朝出版了现存最早的版本元至正嘉兴路儒学刻本,后世的众多版本皆是从此而来。明朝是出版《吕氏春秋》版本最多的一个时期,是《吕氏春秋》出版的高峰,许多重要的版本都出版于这一时期。毕沅于乾隆五十四年出版的《吕氏春秋新校正》二十六卷,是中国古代《吕氏春秋》出版史上真正的精善之作。
《吕氏春秋》;出版史;编辑出版学
先秦文献的子部书籍大都是先单篇流传,然后再由弟子或后人编辑成一部书,即他们还没有强烈的“整书”意识,写作之前没有统一规划的观念。战国末年,吕不韦主持编撰《吕氏春秋》创造了新的书籍编辑形式,其首次采用二级分目的书籍结构形式属于独创。二级分目,采用二级目录安排全书的篇目,即全书直接统领八览、六论和十二纪3个大的纲目,而并非直接统领每一个单篇,八览、六论、十二纪各自统领旗下的单篇。《吕氏春秋》采用二级分目书籍结构,在书籍编辑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同样的,从书籍编辑角度研究《吕氏春秋》的文章并不罕见,而从出版史角度研究的文章稀少。笔者不揣谫陋,抛砖引玉,对中国古代《吕氏春秋》出版史进行研究,请教于方家。
宋朝开始出现《吕氏春秋》刻本,之前未见有。《吕氏春秋·镜湖遗老记》曰:
右《吕氏春秋》总二十六卷,凡百六十篇。余杭镂本亡三十篇,而脱句漏字合三万余言。此本传之于东牟王氏。今四明使君元丰初奉诏修书于资善堂,取大清楼所藏本校定。元佑壬申,余卧疾京师,喜得此书,每药艾之间手校之。自秋涉冬,朱黄始就,即为一客挟之而去。后三年见归而颇有欲得色,余亦心许之。得官江夏,因募笔工录之,竟以手校本寄欲得者云。镜湖遗老记。[1]
镜湖遗老即指北宋贺铸,《宋史·贺铸传》曰:“尝自言唐谏议大夫知章之后,且推本其初,出王子庆忌,以庆为姓,居越之湖泽所谓镜湖者,本庆湖也,避汉安帝父清河王讳,改为贺氏,庆湖亦转为镜。当时不知何所据。故铸自号庆湖遗老,有《庆湖遗老集》二十卷。”[2]《吕氏春秋》虽在宋朝流传广泛,但各版本卷数不一。当时的《吕氏春秋》至少有5种版本流传:(1) 余杭刻本(镂本),亡佚30篇,脱句漏字合3万余言;(2) 东牟王氏本,本于余杭刻本;(3) 大清楼藏本,概为内府藏本;(4) 资善堂本,参校于大清楼藏本;(5) 贺铸手校本,乃贺铸于元佑七年(1092)得资善堂本《吕氏春秋》后所校。贺铸手校《吕氏春秋》26卷,是宋朝之后通行的版本,也是元刻本编撰的依据。贺铸《镜湖遗老序》所谓“余杭镂本”,“亡佚三十篇,脱句漏字合三万余言”者,为另一个卷数的版本。我们认为“余杭刻本”或为20卷本。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杂家类著录:《吕氏春秋》20卷[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子部杂家类著录:《吕氏春秋》20卷[4]。清钱曾《述古堂藏书目》子杂类著录:《吕氏春秋》,高诱注,20卷,2本[5]。可以说,20卷本形成于北宋,南宋、元、明、清时还在流传,清朝钱曾有收藏。此外,南北朝时期流传的36卷本《吕氏春秋》在宋朝仍有流传。据高似孙《子略·子略目》记载,最早南朝梁庾仲容《子抄》著录有《吕氏春秋》36卷[6]。至宋朝,北宋官修书目《崇文总目》杂家类著录:《吕氏春秋》36卷,吕不韦撰,高诱注[7]。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杂家类著录:《吕氏春秋》36卷,秦相吕不韦撰,后汉高诱注[8]。
综上可知,两宋时期至少有26卷本、20卷本和36卷本3种卷数的《吕氏春秋》在流传。
《吕氏春秋》元至正嘉兴路儒学刻本,双黑鱼尾,半页10行,每行大、小字皆为20个,然偶有例外者。小字双行,亦偶有单行者。版心上有大小字字数,下有“青”字,当为刻工名字。书前有郑元佑《吕氏春秋序》曰:
顾其书版本不复刊而读者亦甚寡。元佑闻先生此言也,时年二十余,今忽四十余年矣。已而,元佑饥驱东西漂,颇闻节轩先生不乐仕,仅以监察御史终,位不究德,而始发于其子嘉兴公。嘉兴公以文儒起家,扬历朝著,出为嘉兴路总管。念其家所藏书,皆节轩先生所手校,于是出其一二,俾以刊于嘉禾之学宫,与学者共,而《吕氏春秋》其一也。公念元佑尝受学于胡先生之门,固以诸生拜御史公者矣。《吕览》既刊版,乃俾元佑为之序。御史公,海岱人,讳克诚,字居敬,累赠至礼部尚书。嘉兴公,名贞,字庭干,由嘉兴擢授海道都漕运万户云。遂昌郑元佑序。[1]
刘克诚依据贺铸校本校勘《吕氏春秋》,既继承了宋本《吕氏春秋》之长,又补宋本《吕氏春秋》之缺,终成佳作。可以说,刘克诚手校、刘贞出版的《吕氏春秋》是现存最早的《吕氏春秋》版本,后世的众多版本皆从此来。
明朝是出版《吕氏春秋》版本最多的一个时期,是《吕氏春秋》出版的高峰。许多重要的版本都出版于这一时期。
李瀚本,每半叶10行,每行18字,四周双边,双鱼尾,小黑口,版心上方刻大小字数,下方刻刻工姓名。刻工有:王廷珪、徐隆、曰许、曰巳、曰康、曰成、曰禄、曰虎。书首有《郑元佑序》,序后有“嘉兴路儒学教授陈泰至正〦”一行。全书总目录后有《镜湖遗老记》,《高诱序》。26卷之末,有“弘治十一年秋河南开封府许州重刊”一条,全书之末有李瀚《吕氏春秋后序》,序尾题“弘治戊午冬十一月既望赐进士文林郎巡按河南监察御史沁水李瀚书”。
现已知,元代出版的《吕氏春秋》只有刘克诚、刘贞父子一家。明朝前期,弘治之前,《吕氏春秋》流传不广,出现了“世久坏烂,又不复刻,而得其书者甚寡”[9]的局面。
弘治十一年(1498),李瀚刊刻《吕氏春秋》26卷,其《吕氏春秋后序》曰:“节轩先生号为知道,是岂无见也耶?宜庭干成其志而梓行之,予亦无惑于先正之所是,用重刻以重其传。”[9]李瀚(1453―1535),字淑渊,号石楼居士,其先翼城(山西翼城)人,徙沁水,成化庚子解元,辛丑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喜藏书、刻书。吕不韦出生于阳翟(今河南禹州)。李瀚,官河南监察御史,过钧州(即古之阳翟地),念及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感叹其流传状况,于是有意重刻《吕氏春秋》。李瀚得元刊刻本《吕氏春秋》,爱不释手,“用重刻以重其传”,以求吕书之不泯灭。
李瀚本是明朝出版最早的版本,从元刊本出,地位重要。
许宗鲁本,每半叶10行,每行18字,左右双边,白口,版心有刻工姓名。卷首题识“高氏训解”。书前首列许宗鲁《刻吕氏春秋序》,序末题识“皇明嘉靖七年戊子九月九日关中许宗鲁东侯谨序”。
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18曰:“《吕氏春秋》二十六卷(明嘉靖刊本),高氏训解,前列《高诱序》,总目后有《镜湖遗老记》,刻书者为关中许宗鲁东侯也。毕秋帆尚书沅校刊所据旧本第三部即此本,注云:‘从宋贺铸旧校本出,字多古体。’嘉靖七年刻。”[10]
许宗鲁本多古字,蒋维乔等《吕氏春秋板本书录》“嘉靖七年阙中许宗鲁刊本”条曰:“此本字多古体……此本虽刻于《李本》之后,而精审过之。此本有《镜湖遗老记》,而无《郑元佑序》,盖此径据宋本而非转从《元本》出也。此其较善于他本之故欤?至其字之古体,皆据《说文》楷写。叶德辉称其所自造,而非出于宋元。”[11]
学者对许宗鲁本的来源存在分歧。许宗鲁本虽从宋本出未可知,但有优长之处。
张登云本,每半叶10行,每行20字,左右双边,双鱼尾,小黑口,版心刻有字数。
书前有陈文烛《刻吕氏春秋序》,文末题识曰“明万历己卯冬日沔阳陈文烛撰”,其次为方孝孺《读吕氏春秋》《郑元佑序》《高诱序》、叶逢春《重梓吕氏春秋叙》,文末题识曰:“赐进士第中宪大夫知庐州府事前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姚江叶逢春撰。”全书总目录之后有《镜湖遗老记》。第1卷卷下题“巡按直隶监察御史陈世宝订正,河南按察司佥事朱东光参补,直隶凤阳府知府张登云翻校”[12]。全书之末有张登云《吕氏春秋跋》。
张登云(1553―1639),字攀龙,宁阳(今山东泰安宁阳)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直隶凤阳府知府,累至陕西参政使。万历七年(1579),张登云于直隶凤阳府知府任上刊刻《吕氏春秋》,作有跋语。
张登云本可称善本。
刘如宠本,每半叶9行,每行19字,四周双边,单黑鱼尾,白口。鱼尾上方刻书名,下方刻卷数、页次。
卷首题识“高氏训解”。卷一题识:“开封府知府刘如宠、同知林曜并校,商水县知县刘迁、教谕袁应斗监刻。”卷二题识:“开封府知府刘如宠、通判廖惟俊并校,商水县知县刘迁、教谕袁应斗监刻。”
万历二十四年(1596),刘如宠出版《吕氏春秋》,张同德为其作序。刘如宠,生卒年不详,字介卿,号应沙,蕲州(今属湖北蕲春县)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任河南按察司副使,开封知府。
张同德《吕氏春秋序》曰:“蕲阳刘公之守开封也,缘文章以饰吏治,郡邑彬彬,乡于雅化。而公手不停披,口不辍诵,惟是修古举废为兢兢。既刻《两汉疏钞》,词林争艳谭之。复取秦相吕不韦所辑《春秋》,详为订正,以授梓人。梓既成,张子问序焉。”[13]刘如宠出守开封,注重教化,缘文章以饰吏治,批阅古书,手不释卷,刊刻书籍,嘉惠学林。刘如宠有感于《吕氏春秋》流传不广而又无善本,于是详为订正,刊刻出版。
汪一鸾本,每半叶9行,每行18字,四周单边,单白鱼尾,白口,鱼尾上方刻书名,鱼尾下方刻卷次,页数。第1卷首页版心最下方有“汪尚刻”三字。
汪一鸾,生卒年不详,新安(今河南新安县)人。汪一鸾《吕氏春秋自序》曰:“余屡求善本,因得数种,乃与友人郑微仲参校之。付梓杀青,不揣其妄而为之序。时万历乙巳季冬朔,新安汪一鸾撰。”[14]郑大心,生卒年不详,字微仲,余门人,自号伋微生,鲍应鳌门人,汪一鸾好友。
汪一鸾将搜求的《吕氏春秋》善本数种,与好友郑大心共同校订后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出版。
李鸣春本,每半叶10行,每行20字,四周单边,单黑鱼尾,白口,鱼尾上方刻书名,下方刻卷数、页次。眉批,无注。
卷首题识:“洛下王铎觉斯父订,恒山李鸣春曰含父评,男李汝植阅,云间陈继儒仲醇父较”。书前有陈继儒作于天启丁卯年的《刻李苍岩先生批点吕氏春秋叙》。
陈继儒《叙》后有李鸣春《吕氏春秋序》,曰:“予因先生之遗评,间参一得之管见,澈乎全卷,藏之笥中久矣;今偶于役吴门,去先生居甚近,瞻仰在前,思所以振扬其文教,固不止《吕览》之批评;然《吕览》从来无一家品藻,何可没先生之博雅?故特选工梓之,用传先生不朽,而且见《吕览》之为奇文,大有裨于人心世道,自不可以人废言也。南亭李鸣春曰含父书于吴关署中。”[15]李鸣春师事李范光,李范光启蒙李鸣春阅读品评《吕氏春秋》。李鸣春本乃是李鸣春在其老师李范光遗评的基础上点评而成。
明人刻书随意删改之处颇多,向来为世人诟病。虽然明朝是《吕氏春秋》出版的高峰时期,但是《吕氏春秋》真正精善之作的出版则是在清朝。
毕沅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在其灵岩山馆出版的《吕氏春秋新校正》26卷,是中国古代《吕氏春秋》出版史上真正的精善之作。该作的出版得益于以下两个方面。
毕沅《吕氏春秋新校正》序之后附有“书内审正参订姓氏”:余姚卢文弨绍弓、嘉善谢墉昆城、嘉定钱大昕晓征、仁和孙志祖诒榖、金坛段玉裁若膺、江阴赵曦明敬夫、嘉定钱塘学渊、阳湖孙星衍渊如、阳湖洪亮吉稚存、仁和梁玉绳耀北、钱塘梁履绳处素、武进臧镛堂在东[16]。审正参订者名单,多为名流:卢文弨(1717―1795),字召弓,一作绍弓,号抱经,浙江余姚(今属杭州)人,精于校勘,一生潜心整理刊刻古籍,其刊刻的《抱经堂丛书》皆为校勘精善之作,为藏书家所重,著有《抱经堂文集》等;谢墉(1719―1795),字昆城,号金圃,晚号西髯,浙江嘉善(今属上海)人,颇得乾隆赏识,任上书房行走,任六部多部的侍郎,任江苏学政等,著有《安雅堂诗文集》等;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江苏嘉定人,清代著名学者,与纪昀并称“南钱北纪”,著有《廿二史考异》等;孙志祖(1737―1801),字诒榖,号约斋,浙江仁和(今属杭州)人,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晚执教紫阳书院,著有《文选考异》等;段玉裁(1735―1815),字若膺,号懋堂,江苏金坛人,清代著名文字学家、训诂学家、经学家、校勘学家,著有《说文解字注》等;赵曦明(1706―1788),字敬夫,号瞰江山人,江苏江阴人,诸生,著有《颜氏家训注》等;钱塘(1735―1790),字学渊,江苏嘉定人,钱大昕族侄,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江宁府学教授,著有《说文声系》等;孙星衍(1753―1818),字渊如,号伯渊,江苏阳湖(今武进)人,清代著名目录学家、训诂学家、经学家、藏书家,辑刊有《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堪称精善;洪亮吉(1746―1809),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人,善写诗文,长于历史地理研究,精通训诂之学,著有《江北诗话》等;梁玉绳(1745―1819),字耀北,自号清白士,浙江钱塘人,有《清白士集》;梁履绳(1748―1793),字处素,号夬庵,梁玉绳胞弟,精于《左氏传》;臧镛堂(1766―1834),后改名臧庸,字在东,号拜经,江苏武进人,臧琳玄孙,著有《拜经日记》。
毕沅《吕氏春秋新校正》序之后,附有《新校吕氏春秋》所据旧本:
元人大字本。脱误与近时本无异。
李瀚本。明弘治年刻,篇题尚是古式,今皆仍之。
许宗鲁本。从宋贺铸旧校本出,字多古体,嘉靖七年刻。
宋启明本。不刻年月,有王世贞《序》。
刘如宠本。神庙丙申刻。
汪一鸾本。神庙乙巳刻。
朱梦龙本。每用他书之文以改本书,为最劣。
陈仁锡《奇赏汇编》本。[16]712
据此可知,毕沅团队所参校版本众多,包括元刻本和7个明刻本。校勘所资,首贵众本。众本齐备则暗示多而校正更容易。
毕沅团队搜获众本,再由一流的学者辨别是非,慎下案断,这才打造出了高质量的《吕氏春秋新校正》26卷。此本一出,影响深远,成为当时阅读、研习、研究的依据。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民国,甚至当代人仍然将毕沅校正本作为底本来用。
在清代,毕沅出版《吕氏春秋新校正》26卷之前无人出版《吕氏春秋》。毕沅之后,虽然继续校勘《吕氏春秋》的大有人在,但基本都是作为其某部“读书札记”中的一部分出版,有句无篇,零碎散乱,不属于《吕氏春秋》出版史。虽然也有吴汝纶《吕氏春秋点勘》26卷、冯一梅《校补万历重刊许宗鲁本吕氏春秋》26卷出版,但是二者皆无特色,水平不高,不为所重,沉寂无名。
在中国古代《吕氏春秋》出版史之外,尚有中国现当代《吕氏春秋》出版史、国外《吕氏春秋》出版史值得研究,限于笔者的水平和时间,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只能留待后来。
[1] 吕不韦.吕氏春秋[M].元至正嘉兴路儒学刻本.
[2] 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3104.
[3] 晁公武.衢本郡斋读书志[M].光绪甲申长沙王氏刊本.
[4] 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1745.
[5] 钱曾.述古堂藏书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14.
[6] 高似孙.子略[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60.
[7] 王尧臣.崇文总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41.
[8] 毕沅.吕氏春秋新校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28.
[9] 吕不韦.吕氏春秋[M].明弘治十一年李瀚刻本.
[10] 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M].光绪二十七年丁氏刻本.
[11] 蒋维乔,杨宽,沈延国,等.吕氏春秋汇校[M].上海:中华书局,1937:8.
[12] 吕不韦.吕氏春秋[M].明张登云万历己卯校刻本.
[13] 吕不韦.吕氏春秋[M].万历二十四年刘如宠校刻本.
[14] 吕不韦.吕氏春秋[M].汪一鸾万历三十三年校刻本.
[15] 吕不韦.吕氏春秋[M].李鸣春天启丁卯校刻本.
[16]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712–713.
A Brief Publishing History ofin Ancient China
YU Linbo
(University of Jinan, Jinan 250022, China)
came into being at the end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Before the Song Dynasty, it was circulated in transcripts, but no engraved edition was found. In the Song Dynasty, there were three editions, 26-volume-edition, 20-volume-edition and 36-volume-edition. In the Yuan Dynasty, the longest-existing version was published and many other versions came after it. The Ming Dynasty was the period in which the most editions ofwere published, and it was the peak of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book. In 1789, the 26-volume-version edited and published by Bi Yuan is the most excellent work in the publishing history in ancient China.
; publishing history; editing and publishing science
G239.29
A
1006–5261(2021)04–0135–06
2021-01-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ZW045)
俞林波(1982―),男,山东菏泽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赵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