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鹏
[摘 要]深度教学以知识和学科概念的重建为基础,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开展高中深度教学要坚持问题导向,既要注重聚焦思维,将学生的思维引向问题深处,又要善于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深度教学;问题导向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5-0064-03
深度教学不是指无限增加知识难度和知识量,而是克服对知识的表层学习、表面学习和表演学习,以及对知识的简单占有和机械训练的局限性,基于知识的内在结构,通过对知识完整深刻的处理,引导学生从符号学习走向学科思想和意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并导向学科素养的教学。就历史学科而言,深度教学要求学习者深度理解历史事件本原,自主建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并能有效将其迁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开展深度教学,使学生在建构知识体系、发展学科能力的基础上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深度教学以知识和学科概念的重建为基础,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试以人教版必修1第18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如何开展深度教学。
一、聚焦思维,引向问题深处
学起于疑,寻求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切入点是课堂导入的关键。“问题—情境”教学法灵活有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首先引用了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一段名言作为导入材料:
材料一 诚如在艺术上一旦有一位天才产生就会流芳百世一样,这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旦发生,就会决定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历史进程。那些数不胜数的事件也都往往像避雷针的尖端集中了整个大气层的电流一样,集中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做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摘编自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十月革命对于20世纪乃至整个人类的未来命运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以疾风骤雨之势扫清了历史陈迹,开启了人类新纪元。十月革命为何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它为何能深刻影响一个民族的存亡和整个人类的命运?
教师讲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十月革命的剧烈反映出俄国社会矛盾积压已久,前几任沙皇的改革陷入困境进而诱发革命。俄国的近代化进程就像一列火车,出站伊始徐徐前进,速度缓慢,时间漫长。其后改革步伐加快,这趟列车开始不断提速,暴露的问题也愈加突出。
教师先展示圣彼得堡喋血大教堂的照片,这里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的地点。然后设置问题:这位被誉为“解放者”的沙皇废除了农奴制,扫清了俄国近代化的障碍,却为何成为别人的眼中钉?通过设置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保守派认为,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走得太快太远,会危及罗曼诺夫王朝;进步舆论则认为,农奴制废除后,农民依旧赤贫,原有贫富差距被拉大,这一切罪恶的源头就在于沙皇的存在。学生得出结论:沙皇面临的困境是开始改革有危险,但是停止改革更加危险。继任的沙皇又将何去何从?顺着问题,教师展示了一份大事年表:
前任沙皇命殒街头的教训使1881年继任的亚历山大三世开始倒行逆施,强化君主专制,导致俄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继位后改革步伐依旧迟缓,却热衷于对外军事扩张。1905年日俄战争中俄国战败,引发了1905年革命。大厦将倾的危局迫使尼古拉二世于同年10月颁布《整顿国家秩序宣言》,赋予国家杜马立法职能。第二年,他任用以铁腕著称的斯托雷平主持农村土地改革。
材料二 允许农民退出村社,份地通过赎买归其个人所有。针对贫困农民破产无力偿还的土地,国家将其集中起来,通过成立农民银行向富农贷款鼓励其兼并,且农民银行卖给富农的土地售价必须比标价低20%。国家鼓励建立大农场,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针对无地的农民,斯托雷平一方面推动他们进城成为工人,另一方面引导他们迁往西伯利亚开发土地。
——摘编自百度百科
教师展示材料二,引导学生概括出斯托雷平改革的特点:保障地主权益,扶植富农群体,牺牲贫弱下层,分化农村社会。斯托雷平对俄国的处境很清楚,他曾告诫沙皇,大国间的战争会是无法承受的负担,必将引发无法弥补的灾难。可惜一语成谶,俄国最终卷入一战旋涡。教师继续提问:一战给俄国带来哪些灾难?学生可迅速得出结论;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大量士兵入伍导致农业生产锐减,物价激增,人民生活更加困苦,等等。
在1917年3月8日,即俄历2月23日的这一天,人们的怒火终于爆发出来了,并一发不可收拾。在群众集会、工人罢工、士兵起义等压力下,8天后即3月15日,沙皇签署退位宣言,300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崩溃,500年的沙皇体制终结。学生还在惊诧于二月革命的急骤之时,教师适时展示材料三:
材料三 当革命的新政权在胜利之初以神话般的速度和不可战胜的力量走向巩固的时候,那些当上了苏维埃领导人的社会主義者却惶惶不安地朝自己周围左顾右盼,寻找真正的“主人”。他们认为自己有自知之明,政权应当转交给资产阶级。
——摘编自列夫·托洛茨基《俄国革命史》
教师通过材料三引出问题: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可是苏维埃的领导人却要主动放弃革命领导权,为什么?教师再展示材料四,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
材料四 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纪录片《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当时的俄国还不具备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条件。俄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领袖普列汉诺夫也称“俄罗斯历史还没有磨成可以在本国烤出社会主义大饼的面粉”。千人之诺诺 ,不如一士之谔谔。1917年4月列宁辗转回到俄国,在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专题报告,指明了今后革命的特点、方针、策略和任务。此报告一出反对、嘲讽之声四起,称他是“对被普遍承认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背叛”,是“精神病人热昏的胡话”。 但是,无论是否继续与德国斗争,国内民主改革是应该开始还是推迟,临时政府的态度都是消极的。结果前线战争失败,军队迅速瓦解;后方经济崩溃,政局混乱,物价飞涨,食品短缺。人们渴望已久的和平、土地、面包,临时政府都没有兑现。不断恶化的时局,使人们对临时政府愈加失望。当人们再次选择走上街头示威游行时,遭到了血腥镇压,史称“七月流血事件”。那些在4月份似乎还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到1917年年底时,许多人已准备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而战斗,以便摆脱临时政府,因为他们深知临时政府使和平、土地和面包离他们越来越远。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层层深入的探究,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伟人的高瞻远瞩。
二、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问题
十月革命成功后,俄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新版和旧版的课程标准都将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作为重点。学生能在脑海中自主构建起历史与现实的思维桥梁,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
历史教学要使学生扩大思维空间,首先就要让学生“生疑”。为此教师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没有十月革命,就没有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很快说了第一个答案“没有十月革命,就没有苏联”,还有学生补充说“没有十月革命,就没有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很明显这是从俄国的角度来思考的。很快,新的答案出现了:“没有十月革命,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教师顺势让学生解释原因,将问题深化。学生解释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让一些在探索救亡道路上屡次碰壁的中国知识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这时,又有学生说,“没有十月革命,就没有新中国”。继而又有学生说,“没有十月革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些学生已开始下意识地从新的视角来回答问题,达到了教师预设的效果。
一番讨论后,新的答案陆续出现:“没有十月革命,就没有席卷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没有十月革命,就没有‘冷战”……在此过程中,生疑、启思、讨论、表达环环相扣,思维的发散与素养的提升相得益彰。就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时候,教师展示了一张苏联解体的图片:十月革命胜利74年后,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成立69年后,红旗从克里姆林宫缓缓降下。美籍日裔学者福山提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他认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成为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结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教师提问:历史终结了吗?答案已不言自明。如何让学生通过分析原因,让思维更深刻、超越表层理解呢?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时政,分析得出答案。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启示我们: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经过长期多次的实践和探索,中国逐步形成了适应时代潮流、符合时代要求的国家治理体系。举世瞩目的中国成就,解答了世界疑惑。
综上所述,历史是丰富多彩、充满思想魅力的学科,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问题导向,在深度教学方面多下功夫。教师既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讨,把学生的思维“聚焦”,引向问题深处;又要把学生的思维“发散”,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郭元祥.論深度教学:源起、基础与理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3):1-11.
[2] 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3] 托洛茨基.俄国革命史(第1卷) [M].丁笃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