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点—线”结合模式策略研究

2021-09-24 16:48杜会敏郭为飞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结合初中历史

杜会敏 郭为飞

[摘   要]“点—线”结合,即连点成线,是学生了解特定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初步掌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重要途径。从目标、教学、评价的视角来看2020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可以发现失分率较高的题型恰恰凸显了连点成线手法生硬的教学成因。为了契合中考命题导向,减少学生在考试中失分,提高历史课堂效率,教师可在历史课堂中应用“点—线”结合模式。

[关键词]初中历史;连点成线;“点—线”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5-0059-03

2020年南京市中考历史卷中涉及连点成线能力考查的试题分值高达21分,“点—线”结合成为该卷文本表达的基本范式。《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显而易见,“点—线”结合的思路主张由点(表)及线(里),和论从史出的基本理念如出一辙,彰显了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思想性。结合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学习形态,发现“点—线”结合模式主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通过文本、师生、生生等形式的阅读对话知道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历史现象(点)是历史课堂的起点;第二步是通过建构想象连点成线,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线)。综上所述,为了提升课堂教学和中考复习效率,探究和践行“点—线”结合模式,培养学生连点成线的策略势在必行。

一、将“点—线”结合模式落实到课堂中

(一)观子目而知课题

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部分课时的内容要求,梳理各子目、课题之间的关系,将史学结构转变为学习结构,是分析教材结构的必备行为。根据“点—线”结合的课程设计思路,以子目为点、以课题为线成为课时教学的常态。以部编教材(2020年7月第4次印刷)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为例,笔者设计了探究活动:对于此课,2020年7月第4次印刷和2016年8月第1次印刷的教材,共有24处变动。其中,课题由“早期國家的产生和发展”改为“夏商周的更替”,导言中删去“四百载,迁夏社”。请学生用连点成线的方法回答新教材这样处理的妙处。显然,以按时序性排列的四个子目——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为点,可生成线“夏商周的更替”,课题的变化可让线更加突出。回归历史教育的原点和本真,线“夏商周的更替”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每个子目内同样采用了“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提炼子目中的典型事实有助于理解课题。基于此,笔者让学生阅读四个子目(点),从中提炼出典型的历史事实并绘制成时间轴(见图1),同时将《夏朝形势》《商朝形势》《西周分封形势》三幅地图作为辅助呈现。通过再次连点成线,学生认识到:末代统治者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王朝的衰亡,说明失民心者失天下。然而,总有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在旧王朝的废墟上建立起新的王朝,国家历经短暂的分裂动荡后最终走向统一。新王朝的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通过王位世袭、迁都、分封制等措施维护统一、巩固统治。在他们的推动下,夏、商、西周时期,黄河流域成为政治、经济中心,疆域不断扩大,奴隶社会从产生到发展再到鼎盛。总而言之,夏商周的更替反映了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保证,导言的删减正是强化了这一价值导向。

(二)见课题而知单元

大单元(宏观史学)视域下,我们不能当井底之蛙,将连点成线局限于课时之内,而应放眼于单元之内。以《夏商周的更替》所属的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为例,仔细观察单元目录,我们不难发现,五个课题注重时序而非主题式呈现,单元标题采用“阶段:阶段特征”的表述形式,课题与单元标题之间存在处于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点、线关系。为此,笔者在单元复习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连点成线的方法,以五个课题为点,以“夏商周时期(阶段):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阶段特征)”为线。

首先,学生在阅读前两课的基础上,用黑笔以时间轴和地图的形式呈现夏、商、西周时期(阶段)历经的朝代以及对应的典型历史事实(点)。通过构建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开创的王位世袭制、分封制体现了维护国家统治的政治智慧,还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这有力地论证了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是国家和文字的出现。接着,学生阅读后三课,并分别用蓝笔、红笔在时间轴和地图上继续呈现东周(阶段:春秋和战国)时期及对应的典型历史事实(点)。继而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战火纷飞,社会动荡,但局部统一,为秦最终兼并六国提供了条件,也形成了第一次民族大交融。同时,这也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最后,学生将整个夏商周时期作为新的考察阶段,将以上连点成线的成果通过思维导图(见图2)的方式呈现,概括出夏商周的更替说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国家统一、民族交融。

此外,从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看,夏商周时期是奴隶社会由兴转衰再过渡到封建社会的过程。这说明历史不是一乱一治的简单更替,而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  。以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界依据——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为例:一方面,经济背景即经济变革导致了商鞅变法,说明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另一方面,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具备了统一的条件,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的措施还为封建社会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显然,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

(三)窥单元而知板块

任世江先生先生如是评价《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原课标之所以称为实验稿,是因为它大胆采取“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这样讲述的优势是,彰显了历史每个时段的时代特征,表达了学界的一些研究成果;缺陷是将历史纳入了作者设置的“主题”,难免削足适履,不可避免地伤害了历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显然,若仅仅将连点成线置于某一单元所包含的时空内,难免会重蹈强化学习主题的覆辙。为此,历史教学中应以单元为点,以板块为线。以部编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和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以两个单元标题为视角,可以发现:一方面,两者在时间上呈现延续性。秦汉、明清时期对应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首尾,两者的呼应可以折射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另一方面,两者在内容上呈现递进关系,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由建立到巩固、发展的过程。综上所述,以两个单元为点,可以生成中国古代史板块的主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以课题为视角,可以发现两个单元在专题上存在平行关系。分专题呈现点(统治措施),全方位展示线的思路是合理的。然而,两个单元涉及的课题、措施较多,若全部呈现势必会导致主线不突出。于是,笔者借鉴於以传先生提出的把握单元内容主旨及其结构的四种基本策略,综合运用其中的破单元标题和抓核心课文法,将目光锁定在七年级上册第9、第12课和七年级下册第18课这三课上。教学实践中,学生以时间轴(见图3)的形式呈现了边疆管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措施(点),多视角论证了秦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王朝、清朝前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从而凸显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主线,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

二、将“点—线”结合模式应用到中考复习中

通过整理2020年南京市中考历史卷中以“点—线”结合模式呈现的试题,笔者发现其中的5分属于“见课题而知单元”,另外的16分属于“窥单元而知板块”。大单元视阈(宏观史学)下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子目、课、单元之间的跨越范围、整合方式是变幻无常的,极大地考查了教师对课标和教材的解读、创新能力。这里以2020年南京市中考历史卷选择题的第11题为例:

11.下列场景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不断求新求变的是()

A.行握手礼                        B.參加科举考试

C.凭布票买衣服                D.乘坐高铁出行

根据考试数据,本题为C组题(中等题),与其他选择题相比,该题有难度系数大、得分率低的特征。基于课堂上连点成线能力的培养,学生根据题干、选项能识别出本题的呈现方式为“点—线”结合,以四个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为点,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为线,属于窥单元而知板块类型。社会生活属于一个专题,涉及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方面,若选项是经济或政治等非社会生活专题的,可以直接排除。阅读对话、建构想象始终是解答“点—线”结合类型题目的不二法门。然而,题中文字材料较少,学生无法进行深度的阅读对话。这就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将提取出的关键词与教材内容相对应,从而借助教材补充阅读对话。通过阅读对话,明确“近代社会生活” “行握手礼”“参加科举考试”“凭布票买衣服”“乘坐高铁出行”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标题和第25课、中国古代史(隋炀帝)、中国现代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第一子目(新中国前期)和第二子目(改革开放后)。通过综合 分析得出A为正确答案。学生还可以将在阅读对话中获得的点绘制成时间表,直观感受本题的点、线,从中延伸出社会生活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真实写照。如行握手礼、剪辫、易服、劝禁缠足等说明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掀起了自由平等的新风尚。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出历史总体是进步的,社会向自由(政治)、平等(政治)、民主(政治)、文明(物质、精神)的方向发展。

点是历史学科的血肉,线是历史学科的筋骨。“点—线”结合模式使得教学有中心,史学有神韵,观念有灵魂,从而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同时,该模式也是中考的重要考核方式。然而,古今中外的历史包罗万象,瀚如烟海,中考试题中的“点—线”结合方式也是千变万化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历史课堂必须基于课标,忠于教材,以子目、课时、单元、板块为单位,以阅读对话、建构想象(绘制时间轴、思维导图、识读地图等)为手段,进而培养学生连点成线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  朱汉国,闫璟,何成刚.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任世江.初中历史课程“点—线”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6]  於以传.中学历史单元教学关键环节例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结合初中历史
浅谈刑事现场勘查与图侦相结合的新模式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舞蹈元素在杂技艺术发展中的作用浅析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