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思敏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生,根据其实际情况安排学习任务,以此促进他们的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本文立足于此,结合统编版教材的阅读文本内容,以中段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围绕如何借助“以学定教”构建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中段;语文阅读;以学定教;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1-0083-02
【Abstract】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emphasizes that teachers should follow the "student-oriented" educational principle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ctivities,and guide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fully respecting the subject status of students. Their actual situation arranges learning tasks to promote their individualized growth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is,combined with the reading text content of the unified edition of the textbook,with the middle section as the key research object,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reading teaching,and proposes a series of how to build an efficient Chinese reading class with the help of "teaching by learning" Suggestions for the reference of teachers.
【Keywords】 Middle section of primary school;Chinese reading;Teaching by learning;Teaching research
所謂“以学定教”,实际上就是将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与需要视为教学起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安排学习任务。在这一模式下,教的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的任务自然而然地可以高效完成。但是,观察当前小学语文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情况,可以清晰地发现一个问题,教师或者是根本不注意采取“以学定教”的方式方法,或者在实践中并未找到更加合适的手段,导致教学效率与质量依旧无法提高。对此,教师必须重新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直面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之法。
1.当前小学中段年级阅读课堂存在的问题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真正的主人,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认识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中段的教师经常会直接将文本背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告诉给学生,使“灌输”成为了教学的主要方式,使学生处在了“完全被动”的状态当中。学生看似学到了知识,实则并未进行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不仅无法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甚至会因思考受限而阻碍思维发展,对学习产生“厌倦”或“抗拒”情绪,且能力和思想的深化都是浮于表面的、是不持久的,对其长远发展无益。
再者,教师一般采取“大班制”的方法进行授课,较少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只是将其视为一个整体来引导。这导致了一个问题出现,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安排的学习内容并不适合每一名同学,阅读素质本就良好的同学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而能力本就逊色的同学会出现“掉队”表现,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严重受阻。这也就意味着,从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当前小学中段的语文教师,不仅应从“教案”中走出来,改变一味地参考“教案”进行机械性灌输式教学的模式,还需要采取“弹性”培养机制,根据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方法。最终在真正的“以学定教”中提高阅读教学与质量,在促进每一名同学的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使全员都获得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2.“以学定教”理念下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预习中捕捉学情,设定目标
我们在前文中提及,小学教育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使其完全参与到“学”的过程中来。因此,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考虑到中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且形成了一定文化素养,教师就可以要求他们自主预习知识。这样一来,通过预习,学生就可以对新知形成一定了解,并发现自身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不认识某一个字、无法理解某一个词的意思、无法清晰把握中心思想等,进而将问题反馈给教师。将学生反馈回来的问题进行整合,教师就可以清晰地把握重难点,并针对他们提出的不同问题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向其布置识记生字、学习生词、挖掘情感等对应的学习任务,指导他们对需要进行深度学习的内容展开深层次探究。如此,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用来破解难点,在更加适合自身需要的明确目标支持下,以教师的帮助为辅助,学生可以迅速走出困境,一边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并建立起学习自信,一边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