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玉, 沈育丽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 血透室,广东 深圳,518172)
维持性血液透析为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方案,疗效确切,但其治疗时间长,患者治疗负担重,且治疗效果与患者液体摄入和饮食等方面的依从性密切相关,因此为临床护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际治疗中,因患者对血管通路相关护理及其重要性缺乏有效认知,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得患者生存期缩短和治疗依从性降低。常规护理干预以维护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顺利进行为主要目的,容易忽视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为科学健康的宣教工具,在多种慢性疾病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1]。本研究旨在分析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血透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纳入标准:① 符合《中国肾病防治指南》[2]中的尿毒症诊断标准;② 行规律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超过半年,血管通路均为自体动脉内瘘;③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尿毒症治疗期间出现哮喘、活动性溃疡和感染等其他急性炎症反应;② 合并全身感染;③ 不具备正常沟通交流能力。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为(59.03±7.25)岁;病程7~20个月,平均病程为(13.36±2.41)月。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为(59.93±6.75)岁;病程8~22个月,平均病程为(12.89±2.62)月。两组间性别、年龄和病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给予6个月的常规护理。包括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予以患者用药和卫生等方面的常规健康宣传。同时充分评估患者身心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实施相应的心理、饮食、运动和症状等方面的护理指导。
1.2.2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6个月的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
1.2.2.1 跨理论模型培训 对护理人员进行基于跨理论模型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跨理论模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等。
1.2.2.2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 跨理论模型认为行为改变阶段包含: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保持阶段。患者入组后收集其病历资料,分析患者个体资料,并评估其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等,然后制订各阶段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
1.2.2.3 健康教育措施 ① 前意向阶段:本阶段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尚无配合干预和提高自护能力的意愿,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集体交流,帮助其了解尿毒症发病机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必要性和自我护理能力对治疗的影响。通过正向引导和心理暗示减轻患者痛苦体验,建立良好护患关系。② 意向阶段:本阶段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已有配合意愿,但并不强烈,护理人员可一对一进行沟通,为患者提供大样本量数据和案例,帮助其权衡提高自护能力的利弊。③ 准备阶段:本阶段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已有配合意愿,但无合理计划,可固定责任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结合其个体情况,制订护理计划(遵医嘱服药、控制水分摄入和正念训练等相关内容),由护理人员和家属进行共同监督。④ 行动阶段:本阶段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开始执行护理计划,但尚未形成自觉习惯,护理人员应强化社会支持和患者行为管理,建立病友微信群,定期发布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方面知识,指导患者自行记录针对疾病的认知。⑤ 保持阶段:本阶段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已养成习惯,但仍有退回上述阶段的可能性,护理人员需注意鼓励患者,将其身体状态与前意向阶段进行对比,整理行为规范,引导患者遵循。每个阶段健康教育时间20~30 min。
1.3.1 遵医行为 干预前后,以自拟问卷调查表[3]分析两组遵医行为,包括心理因素、药物因素、饮食因素和运动因素4个维度,各维度得分范围10~5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遵医行为越好。
1.3.2 自我护理能力 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评量表(ESCA)[4]分析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包括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和自我护理技能4个维度,各维度得分范围0~43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高。
1.3.3 并发症 记录干预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心力衰竭、血压低于正常值的30%、血钾升高和失衡综合征。
干预前,两组间遵医行为(心理因素、药物因素、饮食因素和运动因素)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两组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干预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分)
干预前,两组间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和自我护理技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两组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干预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分)
干预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
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治疗痛苦,而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在疾病干预中发挥重要作用。郑淑瑛等[5]认为,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改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郎海燕等[6]指出,针对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应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以跨理论模型为基础,可对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取得较好效果。
施文芳[7]研究显示,长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不理想,可影响透析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周欣等[8]指出,护理干预可改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效果。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将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的自我干预过程分为: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保持阶段,根据不同阶段患者心理和认知特点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此外,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通过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遵医嘱服药、控制水分摄入和正念训练等)并联合监督,可改善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和行为[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和各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显著升高(P值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提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改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李哲妹[10]的研究显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提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本研究结果相互印证。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干预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可降低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分析原因可能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通过定期发布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方面知识,强调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内在驱动力,可改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效果;通过制订计划可加强对患者的自我承诺约束;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将其身体状态与前意向阶段进行比较,同时通过病友间的交流可加强对患者的社会支持。冷盛君等[11]研究认为,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占据重要地位,良好的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疾病认知和透析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本研究结果相互印证。
综上所述,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可改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遵医行为,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