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晶
摘要:身处于科技洪荒中的中国现代的德育教育不是只能求得西方德育教育的真经,也不是一定要太多额外、专门的时间,其实在现阶段浙江高考的考核范围内的《<论语>选读》就是一个绝好的德育教育基地,只要老师身浸于传统文化的海洋,深挖中国古代哲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让恭、敬、正、宽、忠、信、俭、惠、让、敏等传统的美德植入学生心中,我们的学生就会被中国的传统美德浸染得清香四溢,我们德育教育的烂漫未来也就可以展望了。
关键词:德育教育;《<论语>选读》;德育内容;操作方法
前言
讲到德育,听讲座也好,做培训也好,总是听到讲师们讲到外国的大师们的大名,听着那些陌生的理论与概念,总觉得在中国进行德育教育是不是只能去找外国的和尚来敲钟了。但写在笔记本上的字眼总是让我们那么的陌生,用起来也觉得有那么些隔阂。反而是最近几年上了好几轮《<论语>选读》,在不断的研读和讲授过程中,我有一点点的感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语文老师,特别是身兼班主任工作的语文老师,其实是可以将《论语》的讲解和德育教育融合为一体的,既可以完成《论语》的教学任务,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与之相关的德育教育,既贴近了生活,又让讲解更为的生动而具体。
一、《论语》教学隐含德育教育
1.学科教学含有德育教育
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里考纳(T.Lickona)说过:“各学科教学对德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任何学科的教学都隐含着德育资源。这种德育资源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隐含在教学内容中的道德因素,二是隐含在教学形式中的德育因素。因此教师可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语文老师就可以在深入研读《<论语>选读》教材的前提下,挖掘蕴含在《论语》文本中的德育因素;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努力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德育在潜移默化中实现。
2.《论语》教学含有德育内容
《论语》作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经典,响了中国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维的精华结晶,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重要内容: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孔子认为仁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礼是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而“中庸”是实现礼和仁的方法原则。这三者却与中小学的德育内容不谋而合了,中小学的德育内容就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论语》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依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依,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如此契合的德育内容和手段怎可错过?
二、总结
植根于中国大地上的儒家经典,它是那么的鲜活而生动,孔子在几千年前与弟子们的谈话更有中国的香火气息,它更符合中国的生活状态,也更适合用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德育素质。当祖国的未来被浸染得清香四溢,有谦谦君子之风时,我们德育教育的烂漫未来就可期了。
1.寓德育教育于《论语》课堂
讲孔子周游列国之路,明坚守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态度给学生们就着这张地图讲讲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论语》虽然枯燥,但是孔子周游的经历却很精彩。孔子从55岁离鲁到68岁回到鲁国,前后共14年,在卫国、宋国、齐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郑国等国之间辗转,遭遇过宋之危;受困于陈蔡;与弟子走散于郑,被人称为“丧家之犬”;路遇多位隐士,都劝导孔子“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凡此种种,让学生思考怎样的人才可以从一而终,从不考虑改变志节?让学生在孔子历经艰辛、百折不挠曲折人生历程中,懂得坚守的可贵。让他们知道只有知其不可而为之,方有柳暗花明的可能;让他们明白,在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过程中,坚守的力量可以震撼人心,引导着未来的可能。让学生学会努力和坚守,这不就是一种德育教育的过程吗?
2.看孔子之论政,明身正之魅力
在选读课本第一课《为政以德》中,有这样一则:“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说得很简单,就是为政者你想要让百姓怎么样,你就得先让自己具有与之对应的特质,反之亦然。简言之,就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治上的道理,在德育教育中也通行。我们想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想要实现的目的不就是让他们知道并做到一些我们希望他们可以做到的事情吗?那么前提是我们老师得比他们先做到,不然我们用什么来让学生们去做呢?我们希望他们懂礼貌,我们老师得先有礼貌;我们希望他们守诚信,我们老师得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守诚信。“言之必可行”是前提。老師先做起来,对学生不是一种熏陶吗?
3.孔子的交友之道,明公正评人论事之重要
《<论语>选读》第八课《周而不比》属于孔子交友思想的内容。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答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没有高高在上标榜自己的风格,而是告诉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一切人事处理都应该以公正为前提。只有公正才能不废人,不误事;既不委屈自己,更不委屈对自己好的人。既平己之愤,又辨事之理。学生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让自己迷惑的事情,那么怎么做才不会失其准绳?在这一课里,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这个时候需要的一定是公正,唯有公正能破一切迷雾。心中有公正,做事有方向。
4.用孔子的中庸之道,掌为人做事之尺度
《<论语>选读》第十四课《中庸之道》属于孔子的思想哲学范畴。孔子知道:“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孔子认为:“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孔子明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在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概念:为人做事讲求一个尺度。那么尺度是什么呢?是义,是礼,是和。我们知道,在当今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交往日益频繁和复杂,与人交往成为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工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一个人成功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如何能够做到正确待人,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则成为一个人所要做的重要工作。《论语》让我们懂得凡事有一个尺度才是能否正确为人处世的关键,因此,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追根溯源,对《论语》中的中庸之道加以利用,将孔子思想中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加强自身修养中的有利成分融入我们的论语教学中,教会学生为人处世中,完美的处理人际关系,加强自身修养,实现我们德育目标,不是妙哉!
5.思孔子为仁由己之道,懂人生己定之理
《<论语>选读》第二课《克己复礼》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说实践仁德全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这句我们可以扩展开来,让学生思考:仁德靠自己,靠自己的只有仁德吗?还有那些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生发到学习要靠自己,坏习惯的改变也要考自己,改善和父母的关系也靠自己……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更深一层的思考:事情成功与否是外在条件重要还是自己的内在条件重要?学生当然会说两个都很重要,我们可以肯定他们的想法,但是我们可以让他们明白外在的条件我们不可能全部改变,但自己可以掌控的是自己的全部,人生导向由自己定的成分更多,自己可以做得是每天在做,每天都在改变,这比等环境改变要实在而由意义的多。这不就是一种德育教育的成功吗?
三、身浸传统文化 展望烂漫未来
《论语》论述了早期哲人思想,他们重视德育教育,闪烁着中国古人的智慧星光,传统文化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容。只要我们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就有帮助学生构建一种和衷共济、和平共处等深刻的处事哲学、人生理念和社会交往原则,创建团结、友爱的氛围,人与人之间诚恳以待、互相关心理解、与人为善、推己及人。有了这样美德的学生,我们何愁德育教育花园的荒芜?我们何愁中国未来无人可依?只要我们教师有心浸染于传统文化之中,可以和先哲们深入的沟通,我们的德育教育就会在中国特有的文化中,璀璨出彩,我们的未来,烂漫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