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少娟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直接关系到未来幼儿园教师和幼儿教育的质量。本文探索建构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所需的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 学前教育 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
核心素养是21世纪国际教育改革研究的新趋向,我国学者在吸收各国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框架,一致认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意义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有研究者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分为一般素养和專业素养。一般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共六个维度构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涵盖了幼儿教师所具备的师德、知识与技能、综合育人能力、自主发展等方面,具有综合性、专业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在综合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本研究认为学前教育实践教学活动追求学生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的能力,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基础上,提出学前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以期为核心素养视域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分析
有研究者经过调查实证研究,认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表现为以下现状:一般素养水平良好,整体上有着良好的文化基础,责任担当能力较好;而专业素养水平一般,学生拥有较为科学的专业理念与较高的师德修养,但是专业知识水平普遍偏低,专业能力不够用全面。尤其是保育教育实施的效果不理想,学生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弱;教科研能力不强,缺乏正确的科研态度、切实有效的问题收集方法,撰写科研报告力水平偏低。研究者还发现拥有不同幼教经验的学生核心素养水平远高于其他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这凸显了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提高教育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性。
二、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为目标,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它的教学目标包括专业理念与情意、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专业素质,教学形式包括校内实践实训教学和校外实习实训活动。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实践教学活动仍存在很多弊端,优化现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素养势在必行。
(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优化实践课程体系
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以及教育部新出台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的具体要求,我们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高职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探索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涉及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实习实训等模块。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标准,对照岗位需要设置与岗位能力匹配的课程,其中专业基础课程直接指向幼儿园教师核心能力的培养;在细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相关或相近的专业拓展课程,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特长,以达到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和综合育人能力的效果。这种与职业能力精准对接的实践课程体系,夯实了实践知识,内化了实践能力,以达到“厚基础、强能力、精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了实践教育教学的效果,真正实现学生学习任务与岗位项目的无缝衔接。
(二)建立校企协同培养的机制,提高育人质量
高职学校服务于区域发展,其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要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才能为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依托自身专业设置的优势,满足幼儿园对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人才共育,构建“幼儿园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与幼儿园合作共建一批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满足实习实训课程的需要。同时探索校企订单式、契约式合作关系,学校通过与实践教学基地的紧密联系,掌握企业行业发展动态,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改进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
其次,实施校企“双导师”制。为学生选拔校内授课教师作为理论导师、学业导师,选择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授课、联合指导,实行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全程“双导师制”,融合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在双导师的纵向引领和横向指导下,学生实现快速专业成长。
再者,推行岗位置换制,为了实现专业师资、科研队伍和管理团队与幼儿园团队的对接融合,定期派遣专业教师下园进行跟岗或顶岗实践,增进专业教师对幼儿园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认识和了解,培养能理论、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向双师型发展。同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参与幼儿园教科研活动,促进产学研合作,提高高职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社会服务意识和水平,达到校企共赢,最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建立虚实结合、理实一体的校内实训教学体系
校内实训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依据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职业性与场景性相结合原则,创建仿真度高的模拟职业环境的校内实训教学基地,按照专业课程模块建立幼儿园模拟活动室、幼儿园综合游戏室、奥尔夫音乐活动室、蒙台梭利实训室、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训室、婴幼儿保育实训功能室等实训功能室,以实际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为实训核心,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工作过程,满足学生“学与练”的实训需要。学生通过真实职业场景训练、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案例设计等方式,增强自身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同时,也通过团队共同完成实训项目,提高团队意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前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幼儿,校内实训基地实训项目只能模拟理想化的工作场景,部分实训项目很难在校内实践场所取得理想的效果,可以建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技术),模拟或虚构某些在校内实训无法呈现的情境,如幼儿园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师幼互动、家园纠纷等事件的模拟呈现,使学生获得在校内实训室无法得到的真实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知识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
针对学生比较缺乏的教育实践经历,可以通过VR技术、动画、全景视频等形式展示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特定情景或特殊事件,模拟出一个高度相似的岗位环境和工作项目,采用虚实结合的形式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为学生创造一种浸入式的体验,解决一些实体功能室无法完成的实训内容。还可以根据教学或实训需求,学生利用教学管理平台或多媒体平台进行实操和考核,熟练地掌握各项实践操作技能。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整合了教学资源,提高了实训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实践与探索的过程,需要我们紧贴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根据教育部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努力构建高质量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刘胜男.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构成及特点研究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
[3]冯珊珊.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1):90-90.
【基金项目1: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基于课证赛融合的学前教育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2019G24)。基金项目2: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0年教学改革立项一般项目“基于课证赛融合的高职学前教育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2020G04)】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