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人
[摘要] 从职业教育下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思考分析进行阐述说明。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教育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发展的过程中,职业教育不断被重视,促进电气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发展。因此,教师应积极地调整课堂的教学目标,促进电气与自动化在工程实践当中相互结合,创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发展职业院校整体的育人策略,使自动化专业与国际的发展有效接轨。
[关键词] 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7-0216-02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完成的,职业院校要在教学中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基础知识的全面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要不断开拓人才培养的途径,通过增加学生实践机会的方式,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能力。职业院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主要输出地,要在教育中不断探究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一、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从当前电气自动化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该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且社会对这方面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在当前新时代改革发展的背景下,电气自动化应当有积极的创新发展思路,结合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的指导思想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如此,还应让学生对这个专业进行全面的认知,充分认识到行业发展以及自我能力的培养,并且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还应以学生的就业指导进行定位,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学生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有全面的认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在近几年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对电气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随之而来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社会发展的情况传输社会信息,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趋势,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也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市场调查,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身能力得到提升,对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二)人才培养的目标更高
当前,人才与技术已经成为行业竞争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电气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并且电气自动化应当创建更好的人才发展目标,应具备较强的危机意识,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应掌握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为学生创建更多实践发展的机会。不仅如此,在时间上还应进行合理的安排,促进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使学生在实践当中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及时了解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的现状,促进教育的改革,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完善教学策略。
(三)坚持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
创新是当前新时代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并且人才的培养也应当不断创新,注重培养的实际发展需求,及时掌握社会发展的情况,了解社会主要缺少哪类人才,并且怎样提升这方面的能力。电气自动化不能只停留在原地,不懂得创新发展,如果始终坚持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无法运用到实际中。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落到实处,因此职业院校应培养技能型人才,不断做好职业教育,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完善自身的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的发展,从而更加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四)技能与知识的相互结合
当前新科技的发展已经加快了步伐,对于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多,这里的复合型指的就是知识体系的复合。例如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不光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的知识,同时还应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全方位地了解知识,这样才可以保证对工作当中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最终的结论。因此,人才需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在工作过程当中还应将知识与技术进行结合。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传统理论人才的需求也有了较大的减少,主要面临的就是对既拥有理论又拥有技术人才的需求,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创新的发展。
(五)道德水平以及高素质的需求
在时代发展背景下,经济发展的步伐已经加快,人才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凸显。人才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素质,在新兴技术和产业的不断发展變化中,各种各样的新事物以及新知识不断涌现,因此,作为人才,就需要拥有终身学习的素质,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新型的技术,从而确保自己可以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不仅如此,人才还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工作过程中才可以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职业教育下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思考分析
(一)转变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电气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对社会进行明确的认知,充分掌握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保证复合型以及创新型人才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使这些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具备目的性,从而确保人才培养更有目的。在创新教育的不断实施中,人才更加具备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精神。所以说,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合理性内容,加大创新内容在课程当中的比例,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观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建相关的评价标准,从而确保评价标准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从而使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加强教育与理论知识的相互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