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这一大趋势下,学生面临着更高的外语水平要求,所以为了让学生学有所成,必须要重视第二外语教学的开展。本文将对高职院校第二外语的教学现状以及实践措施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第二外语;教学现状
【作者简介】孙留芳,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汕尾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院级科研课题“高职院校开展第二外语现状调查研究”(项目编号:SWKT19—022)。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交流愈发频繁,第二外语教学的重要性也愈发得到体现。因此我们需要对高职院校第二外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且提出相应的实践措施,才能够体现出第二外语教学的实效性。
一、高职院校第二外语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周期短且间隔长。我国的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第二外语课程,但是在不少院校,第二外语为选修科目,授课间隔时间长,一个学期学生并不能学到很多知识,而且因间隔较长,所以经常会出现第二堂课开始学生便忘了上一堂课学习内容的情况,教师便要耗费大量时间去帮助学生回顾上堂课的内容。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遗忘与倒退会直接影响学习效率,要避免遗忘就必须要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特别是对于初學者来说,因为已经学习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第二外语的学习会让学生很容易混乱,也更容易出现遗忘的现象。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也取决于校方的教学规划。
2.学生基础薄弱。随着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越来越大,生源愈发复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水平上的差距也愈发明显,这一差距不仅体现在主要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在第二外语的学习过程中也有体现。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第二外语并不是必修科目,高职院校学生选修第二外语往往出于个人喜好或是学分需求,但是却很少考虑自己的实际应用需求以及基础情况。许多语言能力基础不足的学生存在为了学分而凭感觉选择第二外语的情况,这样的动机本质上便是错误的,加之第二外语的授课方式普遍为大课堂周授课的形式,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所以无法保证教学的效率以及约束性。真正感兴趣且有天赋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多少实用的知识,不感兴趣也用不上的学生在课堂上消磨时间,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同、需求不同、进度不同、态度不同,但都学不到充分的知识以及有用的技能,这样的授课模式显然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3.教材选择不合理。教材的选择直接决定着教学的质量,第二外语教学亦是如此。但是就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第二外语教材的选择往往是不够合理的,因为许多院校在选择教材之前并不会事先加以了解,只追求零基础起点这一重点,并不考虑我国的母语环境下学生的外语学习习惯,如果教材选择不够合理,会使教学的难度更高。
4.语言晦涩抽象。任何语言的表达方式都是晦涩抽象的,只有通过实际应用,将语言与生活实际关联起来,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而第二外语因只在少数国家使用,所以更无适当的环境去开展语言应用教学,实际应用训练要比英语更难。英语目前已经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但是第二外语却并不是,学生在街上使用英语去购物,也许店家能够理解学生的表达,但是如果学生利用冷门的第二外语去表达,对方往往很难理解。学生实践应用的机会少,所以对于这门语言的认知往往只会停留在最基本的、官方的表达,只能用来展示,却丝毫不实用。
二、提高高职院校第二外语教学效果的措施
1.丰富教学材料。在第二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材以及教学内容的拓展是教学质量的保障。第二外语教学需要依赖优质的教材,同时也应该不拘泥于某本特定的教材,要结合学生的认知习惯以及学习需求去选择教材,在必要且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自主编订校本教材。要将教材与诸多其他资料结合起来,包括影视资料、原声试听资料、歌曲、地区文化相关的纪录片等。要让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从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教学目标出发去规划内容,才能让第二外语教学更具实效性。例如书本中的一些故事,可以结合视频或是动画,让故事内容更生动,让学生理解更快。一言以蔽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新,是第二外语教学的重点,是第二外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2.注重循序渐进。语言知识博大精深,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也是艰难的。因第二外语在高职院校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开展教学往往只是走走形式,所以学生的学习也往往是十分敷衍的,根本无法累积多少词汇与其他知识。但是身为第二外语教师,不可放任这一局面的持续,而是应当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思考如何提升教学实效性。为了保证教学的实效性,循序渐进是基本原则,因为任何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合理控制教学难度,要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对学生事先做好分组,根据分组情况去规划不同的教学方案。在初期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最简单直白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在课前必须要做好课程导入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导入课程内容,不可一堂课中讲解过多知识点,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进度很容易落下。此外,对于重要的词汇以及句式等一定要引导学生不断重复演练,才能记得更加牢固,并且要懂得利用多媒体教学去吸引学生。例如为了巩固学生的记忆,教师可以使用影视剧片段去引导学生,训练学生的听力。第一次可以播放带中文与外语字幕的视频,第二次可以去掉中文字幕,第三次可以完全去掉字幕,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强化记忆,达到听懂并记住的目标。
3.克服第二外语课程课时限制。课时的限制是影响第二外语教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每周一到两次授课,加之大教室的集中授课模式,即便学生每个学期都选修同一门外语学科,也很难积累词汇,很难做到熟练应用。语言知识是博大精深的,学生即便全身心投入去学,也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运用,何况是在每周一课时到两课时的情况下,更无法达到深入学习的目标。学生在校内的文化课学习时间是不可被占用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思考如何利用课下的碎片时间,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必须要将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设置趣味性的课后研究项目,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可以让对短视频平台感兴趣的学生在课后利用短视频平台录制影视配音的对口视频,上传分享到班级群组中,供大家鉴赏。亦可组织学生排演舞台剧等。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能够让学生的课后学习兴趣被激发,以更加自然、自由的方式学习外语,感受外语的魅力。
4.落实激励教育。激励使人产生进步的动力,在第二外语学习过程中,因课时少、教学流程短,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更要重视对于学生的激励,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源源不断。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激励需求,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奖励形式去褒奖学习态度认真积极的学生。一般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奖励往往是物质形式的,即给予一定的实物奖励,或是以发放奖状的形式去奖励。但是学生的需求却往往不在于此,学生希望得到的奖励可能是一次集体聚会,或者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奖励需求去设定相应的激励方案。例如在组织排演舞台剧时,获得演绎某个角色的机会,也许就是对学生的奖励,在排演舞台剧之前,教师告知学生出演每个角色的要求与台词,让想参演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去“试镜”,也就是针对舞台剧开展演员海选,有表现欲望的学生自然会努力去学习角色的台词,掌握角色的情感表达要点,而最终获得表演的机会则是对学生的一种奖励,正是学生所期待的。
5.寻找语言环境的融合点。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深刻的理解,母语化的语言环境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第二外语的应用范围并不像汉语以及英语那般广泛,所以教師要努力寻找不同语言环境的融合点。因为语言之间往往有许多共通点,实际应用环境也无外乎社会的生产生活,因此教师要将语言与环境融合起来,即便是在国内学习,也要密切贴合生活,让学生认识到一门语言的实际应用是十分重要的,并不只是需要记住单词、语法,而是要懂得在怎样的环境下需要用怎样的词汇去表达,需要用怎样的语境去表达。语言的本质是复杂的,一个词汇错误,也许就会造成他人的误解,甚至引发一次争吵,所以教师必须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并且尽可能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加深理解。例如在外出就餐时,怎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是礼貌的,怎样的表达方式是对他人有所冒犯的。而且要结合地方的民俗习惯,包括肢体表达等,让学生对于第二语言的表达要点有更深刻的理解。语言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以及理解,如果无法体现出这一重要作用,语言学习便不具备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会用为终极目标,让学生的学习体现出实效性。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用过于严肃的、斥责的语气去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对学生的错误体现出更高的包容度,因为语言学习与应用过程中错误是无法避免的,即便是我们在使用母语交流时,也无法保证始终不出现错误。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表达时,必须要注重敢说,只要学生敢于大胆说,教师便要对其勇敢的态度给予充分认可。
三、结语
第二外语的学习,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一直都是难题,因为各方面条件的局限,学生的学习往往停留在浅显的层面,无法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没有充分的实践应用机会。本文针对第二外语的教学现状及策略展开讨论,总结了教学重点,希望能够对第二外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振.第二外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问题——从教学与教育谈起[J].黑河学院学报,2020(10):113-115.
[2]汪雅.普通高校第二外语教学中“面向行动教学法”的价值与实践[J].红河学院学报,2020(5):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