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也是为我党提供新鲜血液的重要渠道之一。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中,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也是我党人才的优秀后备军,青年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如何,直接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方面与学生党员思想建设要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思想现状,试分析如何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加强学生党员思想建设工作中的作用,促成两者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党员;思想建设;衔接
我国的高校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是锻造优秀青年的大熔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渠道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亦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然而,在实践中,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党建工作的融合不够,往往各行其是,缺乏有效衔接,导致学生党员的思想素养没有显著提升,难以对其他广大学生形成正面影响作用。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思想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入党动机不纯、理论学习弱化、理想信念意识模糊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高职院校随之扩招,生源质量方面较本科院校差,很多高职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对自我要求不高,对自己的未来缺乏清晰规划,对实现人生价值没有足够正确的认识,容易随大流和跟风,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在思想意识方面也或多或少具有高职学生的这些共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入党动机不纯。由于缺乏对党的深刻认识,许多学生对于自己为什么要入党说不出所以然,这完全背离了加入共产党的初衷,入党动机带有功利性。很多学生在写入党申请书时并没有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旨,大多是百度抄袭,要求入党有些是因为父母要求,有些是认为成为党员以后找工作更方便,有些是认为入党是一件有面子的事,借党员身份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有些是随大流,看到周围同学纷纷入党,所以也要求入党。不管是基于什么缘由,大部分高职学生入党并没有在思想上体现純洁性,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追求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相背离。
其次,理论素养不高。高职学生多来源于高考最后一批次录取,学生普遍理论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差,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兴趣寡淡,动力不足。现在的高职学生多为95后甚至00后,他们的兴趣爱好表现在唱跳或者游戏方面,平时关注的也多为抖音、快手等视频软件上的资讯。学生党员也不例外,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不多,对于党章、政策文件精神、会议精神等内容的学习更是停留于表面,丝毫没有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需要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理论学习弱化,导致理论素养不高,比如,对于学习强国软件上的各类知识,很多学生党员仅仅是为了追求高积分,并没有由衷的认真学习,而以一种应付的姿态对待。
另外,理想信念意识模糊。95后或者00后大学生可以说从小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大多物质生活优渥,他们未曾体验过生活的艰辛,也未曾经历过父辈甚至祖辈生活年代的辛酸,他们出生和成长在最好的时代,国家、社会、家庭给他们提供的都是最好的条件,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对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人生价值的实现等缺乏思考。同时,学生大多价值观处在定型时期,容易受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三观不稳定,没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网红成了他们关注、追求和羡慕的对象,对于共产主义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则意识模糊。
(二)师资层面:负责学生党员培训的师资力量薄弱,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引领乏力
民办高职院校虽有一套党政班子,但党政队伍还是稍显薄弱,尤其是负责开展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培训的师资力量更显单薄,作为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并未纳入到党政培训队伍中。高职院校给学生党员进行党课教学的老师多由党务工作者或是辅导员来担任,这些人员本身行政事务或学生事务繁多,再兼任党课培训工作明显力不从心。很多老师把党课培训作为一项临时任务,并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在确保党课授课的质量上,而且很多辅导员都是刚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自身党龄也不长,对于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理论知识并不扎实、实践经验并不丰富,在对学生党员进行党课授课上采取满堂灌的形式,亦不注重授课方法、授课效果和学生的接受程度,缺乏亲和力和吸引力,任务式教学,很难以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其理论素养,党课并没达到给学生党员带来思想洗礼的效果,党培队伍对学生党员进行思想引领乏力。
(三)学校层面:重视组织入党,轻视思想入党
民办高职院校和公办院校都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都要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对学生党员进行思想建设方面,明显力度不够,民办高职院校存在注重学生党员的组织入党、轻视学生党员的思想入党的情况,在学生党员选培、考核方面缺乏一套系统完备成熟的机制,特别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考察以及后续的思想教育关注不够。对于学生入党的标准,没有明确化,大多以学习成绩好坏、获奖多少或参与校园活动的表现来确定发展对象,不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考察,很容易导致一些在思想政治觉悟上没那么高的学生加入了党员队伍,而政治觉悟高的学生因为名额有限在入党方面显得困难重重的情况出现。学校不注重思想考察,这也是导致学生党员理论素养低、理想信念模糊、先进性意识淡漠的原因。由于高职院校学制短,大多在校只有两年的学习期,一年在外的实习期,学校在对学生党员进行组织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仅仅出于完成任务,很多时候走过场,搞形式,并没有真正落实文件精神,自然难以把控学生党员的质量。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党员思想建设工作衔接的关联性
思想建设一直是我党建设工作中的核心,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就形成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优良传统。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就如何做好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离不开对学生党员进行思想建设,而思想建设工作从本质上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内在一致性,都是做人的工作和做人思想的工作。
从内容上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党的思想建设的总要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导下,围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等开展思想教育;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开展理论教育;围绕最新时政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既注重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又注重带领学生回顾历史和总结经验,引导学生关心时政;既坚持了党思想引领的统一性,又具有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逻辑,在引导非党员学生和学生党员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理论学习能力和理论认识水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起着高屋建瓴的作用。党的思想建设既注重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又注重理论学习教育,这两者都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得到很好实现,同时也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载体形式。
从目标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于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党建在于培养合格的共产党员,不管是普通大学生还是学生党员,都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担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所以,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习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或是共产党员,在政治自觉、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上都应该是走在时代前列的模范者。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党员思想建设工作中的价值分析
学生党员是党的新鲜血液,也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高校党的思想建设工作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党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在学生党员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工作离不开也不能割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论是在理想信念教育上,还是在加强理论学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都能发挥很好的效用。
(一)有助于坚定学生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信仰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助于帮助学生党员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提高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信仰。习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必须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个核心。由于生源质量相对较差,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同非党员学生一样,共产主义信念缺失,马克思主义信仰模糊。大多学生党员并没有体现党员思想觉悟的先进性,很多学生党员由于入党动机不纯、对党的知识匮乏,他们在价值取向和人生选择上很容易受多元化社会思潮影响,变得功利,更多的倾向于追求满足自我物质生活,并没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不崇尚为人民服务和奉献社会,对于共产主义不抱希望,对于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不以为然。学校组织的党课学习不具有系统性,知识点呈现碎片化状态,并不能加深学生党员对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识。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针对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高职学生的思政课既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也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这几门课程对于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三观;了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历程,从而提升“四个自信”;对了解时政热点,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起着重要作用。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习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与此同时,习总书记对95后大学生予以高度评价,“新时代的大学生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擔当,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起着表率作用,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应该成长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更应该自觉提升作为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然而,大多高职学生由于自身学习成绩、学校层次、学历背景等多方面原因,对自身作为“时代新人”这一身份不够自信,甚至认为民族复兴大任的伟大事业是985或211等重点院校学生才能担起的责任,与自身无关。其中,哪怕是学生党员同样存在这样的错误认识,他们并没有朝着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要求,去夯实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思想素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让学生党员更好的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在人生选择和人生价值实现上,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提升使命感和责任感,将自己的青春投入到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去,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与时代同进步。习总书记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中,勉励同学们“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青年的正确方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作为学生党员,更应该成为广大青年学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榜样。
(三)有助于学生党员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既关系着自己的健康成长成才,又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学生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尤为重要。正如习总书记指出,“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帮学生把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好,当今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整个社会思想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复杂多变的新特点,在一些领域一些人中,价值判断没有了界限、丧失了底线,甚至存在以假乱真、以丑为美、以耻为荣的情况,青年学生由于情感心理尚未成熟,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很容易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价值取向中去。学生党员虽然在这些方面思想意识要较非党员学生先进,但他们定力不够,也很容易受影响。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和道义力量,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有助于学生党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己人生的价值导向,在平时生活中积极传播,真心实意的做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四、提升思政课与学生党员思想建设工作衔接的有效性之对策
高职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工作是学校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效,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的与学生党员思想建设工作衔接,本文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深化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高校思政课教材由教育部统一修订,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两门课程所使用的是201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版本,里面涵盖了十八大以来最新的思想和理论成果,但课程内容偏政治性和理论性,不管是对非党员学生还是学生党员来说,都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和消化的,内容枯燥难以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要提升他们的思想素养和理论素养就更难。所以,作为思政教师,自身首先应该吃透教材,在保证同教材一致的情况下,将党的最新思想和理论融入课堂,同时注重关注授课对象,针对高职学生的特殊性,深化和更新教学内容和形式,做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视听化、数字化的素材,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也可以在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如小型辩论、讨论,在课前布置学习任务由学生在课堂上来进行展示,将学生最关注的热点新闻带入课堂一起讨论,指出新闻背后蕴涵的理论知识,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既做到与时俱进,又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随着自媒体等工具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 QQ、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线下的思想动态,引导广大学生主动接受党的思想,学习和理解党在新时期的各种方针、政策。
(二)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要成为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必须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亦是一名共产党员,其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莫大影响。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有效的发挥了自身的主导性、担当好了学生的引路人,可以以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政教师座谈会上谈到的“六要”标准来衡量。首先,政治要强,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保持高度的政治站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信仰,习总书记指出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我们要让学生信首先得做到自己信。其次,情怀要深,作为思政教师应该有家国情怀,有高度的责任感,我们要从党的事业、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的高度来认识自己的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再次,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理论素养,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在课堂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教学,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变注重知识获得的手段为知识获得的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在课堂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提高学生党员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提升理论素养。
(三)开展红色实践活动,注重实践育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融理论性和实践性一体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积极配合团委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实践活动,发挥指导作用,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注重实践育人。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如可以在校园内开展微党课比赛、党的知识竞答、红色文化宣传栏设计、“伟大复兴、青年担当”主题演讲等各种主题活动;高职学生实操能力强,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注重发挥学生党员的积极带头示范性,从而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积极践行。在校外可以组织学生參观红色革命遗址、瞻仰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为革命烈士扫墓献花、在烈士塔下或纪念碑前宣誓等多形式的红色实践活动,让学生党员亲身经历,现场感受,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三观,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结语
不管是高校的党建工作还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要着力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培养时代新人这一问题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和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工作可以实现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3,48.
[3][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32,84.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72.
责任编辑 姜淑娟
*作者简介:刘晓雨,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思政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