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松
(盐城新东仁医院放射科,江苏 盐城 224005)
卵巢癌是发生于卵巢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可出现下腹不适、腹痛、腹部肿块、月经紊乱、压迫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严重危害女性生理与心理健康。目前临床上对于原发性卵巢癌分期的诊断方法有CT与MRI,其中CT是一种广泛的、有效的诊断病变程度的方法,在原发性卵巢癌的病变与定位诊断中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其在预测手术切除可能性方面的应用有待提高[1]。MRI的空间分辨率较高,可对盆腔进行三维成像,获得立体图像,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大小,在卵巢肿瘤的诊断方面更具优势[2]。CT与MRI检查各有优缺点,联合检查可起到弥补单独检测的不足,并发挥协同诊断的优势,有助于临床医师尽早明确患者病情,使患者尽早接受有效治疗。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CT与MRI联合检查在原发性卵巢癌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盐城新东仁医院2016年5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原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患者年龄22~75岁,平均(55.06±10.05)岁;停经天数39~49 d,平均(45.11±1.01) d;检查与手术间隔时间3~29 d,平均(9.11±3.05) d。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 妇产科学分册》[3]中关于卵巢癌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均行手术治疗,且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卵巢癌;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者等。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严重器质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本研究经盐城新东仁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CT检查方法:选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设备[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型号:Brilliance 6],非离子型造影剂按2.0 mL/kg体质量使用,将扫描层厚设置为5 m,间距设置为10 mm,扫描时间控制在2 s。MRI检查方法:选用磁共振系统[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型号:1.5 T],将平扫TR设置为9 145 ms,层厚1.8 mm,FA 25°,TE设置为4.5 ms,矩阵设置为512 mm×512 mm,扫描时长控制在60 s/次。CT、MRI联合检查方法:引导患者平卧位,参照上述仪器设置与方法进行诊断操作,需要与其他3位医生共同完成研究并探讨结果。
1.3 观察指标 ①CT、MRI及联合检查对不同病变部位的检出率,包括包膜受侵破裂、肠系膜病变、输卵管受侵及小肠受侵。②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CT、MRI及联合检查对不同临床分期原发性卵巢癌的诊断效能。卵巢癌分期标准[4]:Ⅰ期:肿瘤未转移,仅仅存在于卵巢中;Ⅱ期:肿瘤发生于卵巢单侧或双侧,并且发生向盆腔方向的转移;Ⅲ期:肿瘤发生在卵巢单侧或双侧,已转移至盆腔腹膜内和肝脏表面,且威胁到大网膜和小肠,真骨盆腔亦是癌细胞的活动范围。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估诊断价值,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度=(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③分析典型病例CT、MRI检测影像学图片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多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趋势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CT、MRI及联合检查对不同病变部位的检出率 经对比,CT、MRI对不同病变部位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CT与MRI联合检查对包膜受侵破裂、肠系膜病变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单一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对输卵管受侵与小肠受侵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
表1 CT、MRI及联合检查对不同病变部位的检出率比较[例(%)]
2.2 诊断效能 经病理学检查显示:Ⅰ期32例,Ⅱ期25例,Ⅲ期29例。CT检查显示:Ⅰ期阳性20例,其中10例为真阳性;Ⅱ期阳性15例,其中7例为真阳性;Ⅲ期阳性18例,其中8例为真阳性。MRI检查显示:Ⅰ期阳性20例,其中13例为真阳性;Ⅱ期阳性15例,其中10例为真阳性;Ⅲ期阳性18例,其中13例为真阳性。两种方法检测联合检查显示:Ⅰ期阳性20例,其中17例为真阳性;Ⅱ期阳性15例,其中12例为真阳性;Ⅲ期阳性18例,其中15例为真阳性。CT、MRI联合检查不同临床分期原发性卵巢癌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CT、MRI单一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表2 CT和MRI对不同临床分期原发性卵巢癌的诊断效能(%)
2.3 影像学图片与描述 患者1,刘某,47岁,左下腹痛伴月经紊乱、干净后仍有阴道出血1月余。CT检查显示:左侧卵巢区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尚均,边缘尚清,增强后呈轻度强化,见图1-A。MRI检查显示:子宫上方、左侧卵巢区仅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信号欠均,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界欠清,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略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增强后呈不规则强化,见图2-A。病理分期:Ⅰ期。患者2,王某,53岁,左下腹痛、腹胀伴阴道不规则出血2月余。CT检查显示:左侧卵巢区不规则混杂密度影,与周围组织粘连,侵犯肠管、子宫、直肠及周围淋巴结,增强后呈不规则中度强化,见图1-B。MRI检查显示:左侧卵巢区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信号不均,侵犯周围组织,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略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增强后呈中度不规则强化,见图2-B。病理分期:Ⅱ期。患者3,仇某,60岁,两下腹痛、腹胀3月余,阴道不规则流血2月余;CT检查显示:腹膜、肠系膜、网膜粘连并增厚呈饼状;腹腔内多发结节、肿块影;右侧腰大肌受侵肿大;腹腔积液,见图1-C。MRI检查显示:双侧卵巢区不规则囊实性肿块,信号不均,边缘不清,伴盆腔淋巴结转移;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混杂略高信号;增强后呈轻- 中度不规则强化,见图2-C。病理分期:Ⅲ期。
图1 卵巢癌CT影像学图片
图2 卵巢癌MRI影像学图片
卵巢癌是发生于卵巢组织的恶性肿瘤,相对于其他的妇科癌症危险系数较大。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当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或压迫神经时,可引起腹痛、腰痛或坐骨神经痛,及早进行临床检查和诊断,可对患者后续治疗起到重要作用。CT检查操作简单,显像清晰,可较好地显示肿瘤囊实性特征,同时可较好地显示肿瘤与周围器官组织的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状况,但其成像参数较少,且仅提供横断面图像,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5]。
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具有多层面、多方位成像的优势,可较好地显示卵巢结构和异常病变情况,从而准确地判断肿瘤结构与分期状况,可为临床诊断肿瘤提供参考,有助于临床医师术前评估患者手术难度和预后状况。CT诊断原发性卵巢癌表现为盆腔内体积较大的不规则囊实性肿块,囊性部分无强化,肿瘤发生腹膜腔转移时,可见大网膜弥漫性增厚,密度不均匀增高。MRI诊断表现为盆腔内不规则囊实性肿块,囊性部分于T1W1上可高可低,T2W1上为高信号,间隔及囊壁形态不规则;强化时,囊性部分无强化,间隔及囊壁强化。包膜受侵破裂、肠系膜病变、输卵管受侵、小肠受侵等极易导致原发性卵巢癌分期情况的误诊,增加分辨难度[6-7]。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对比,CT、MRI联合检查对包膜受侵破裂、肠系膜病变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单一检查,提示CT和MRI对原发性卵巢癌不同部位的检出率均不同,联合检测的检出率较高。向莉娟等[8]研究结果表明,CT、MRI联合检查检查可细致地观察不同临床分期与严重程度,且图片清晰全面,分辨率高,因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8]。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原发性卵巢癌分期诊断中,两种检查方式联合检查不同临床分期原发性卵巢癌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CT和MRI单一检查,提示CT和MRI联合检查在原发性卵巢癌分期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CT与MRI联合检查在原发性卵巢癌分期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更加准确地判断病变部位与分期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