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虎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探究式教学法逐渐受到各学科教师的关注。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该采取哪些方式和途径来实现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运用问题教学、采取小组合作、结合现实生活这三种方式,来实现探究式教学法的良好应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法;问题教学;小组合作;现实生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8-264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更深层次理解,进而实现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所起到的重要功能和价值,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结合具体物理教学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对探究式教学法进行应用。
一、运用问题教学,调动学生探究欲望
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的形式之一。教师通过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所以,运用问题教学是实现探究式教学法在物理课堂上进行应用的一种有效方式。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依据所教授的物理内容来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以此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一系列思考和分析活动。
例如,以“弹力”这部分内容为例,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我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为:撑杆跳高、跳板跳水等体育比赛场景和蹦极片段,在播放完毕后,我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在撑杆跳高和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怎么才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蹦极项目中,蹦极的人为什么在下落到最低点后又上升了?然后,让学生对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和分析,并与学生之间展开沟通交流。这样,通过提出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我顺势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便能迅速进入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学习状态中,为学生深入理解本节课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采取小组合作,增强探究动力
小组合作是让学生以多人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如今,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小组合作已经成为了各学科教师广泛使用的一直教学模式。通过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不再是单独的个体,他们之间需要分享想法、交流观点,能够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从而增强学习探究的动力。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物理教材内容,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以此增强学生的探究动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例如,教师在教学“杠杆”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再让各个小组进行自主性学习,如,学习小组可以利用羊角锤进行翘钉子的实验,从而深入了解到“省力杠杆”的内涵,提升对杠杆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程度。学生小组也可以利用其他的实物进行实验,从而增强对等臂杠杆、费力杠杆知识的理解,提升对杠杆知识的记忆程度。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既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动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同时学生在相互监督与讨论中也能够深化对教材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三、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事物和现象都与物理知识密不可分。然而,有部分物理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物理知识时常常将其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脱离,导致学生感受不到物理知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利用生活素材、采取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此,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例如,在教授“浮力”这部分内容时,我为学生呈现了帆船、木筏、轮船、鸭子、救生圈、热气球、潜水艇等图片,然后对学生说道:“同学们,这些图片中的景象相信大家平时在生活中或者电视上看到过,那么你们思考过为什么船能够在海面上航行吗?救生圈、救生衣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人在死海中游泳,为什么可以漂浮在海面上?”这些问题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提出这些问题,便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能够引起学生对生活中浮力问题的关注。
總而言之,初中学生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在学习物理课程的过程中通过探究式方式进行学习,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主体意识,在促使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更深层次理解,进而实现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水平,以及具体的物理教学内容,及时归纳总结行之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方式,使这种教学法的教学功能和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林美玉.主题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55):91-92.
[2]张明建.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