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月
摘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作为语文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处于人生重要发展阶段的初中生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书籍对初中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影响深远。新课程标准提出因材施教,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阅读教学上也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积极的配合学生的差异性进行针对性的分层指导,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分析和对教学中的分层指导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对读者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分层指导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8-097
青少年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外界的认知还在探索和学习阶段,自我意识开始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建立
开始对事物产生自我的主观看法,但此时的青少年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此时青少年对书籍的选择更多倾向于能直接带来感官刺激的,这对青少年的人生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所以这时的老师应依据青少年的特性有意识的引导初中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人格。
一、熟知学生水平,合理分层
全人类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那么应该怎样推荐,推荐哪些呢?初中生对比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已经有了一定提升,但还处于发展阶段,此时不宜推荐太过深奥难懂,初中生在阅读思考后若是不能体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哲理,觉得文章枯燥难解,再加上初中生本就缺乏一定的耐心,那么初中生会对文学作品烙上不好的印象,下次再想让初中生仔细阅读难度就会大大增加。此时最好推荐国内优秀文学家的作品,最好不要太长,能够使初中生耐心的看完,文章要表达的情感不能太浅显,要让初中生稍加思考,却又能够在初中生思考能力范围内。
二、兴趣与差异相结合
初中生中更喜欢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以老师最好是将阅读能力培养与兴趣相结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对阅读的差异性,观察学生对阅读兴趣的浓厚度和学生对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例如分为:高兴趣高理解、高兴趣低理解、低兴趣高理解、低兴趣低理解将不同类的学生进行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阅读的书籍分类不同采用不同层次的引导方式使学生对阅读的书籍能够理解共情这样还能使学生保持对阅读的兴趣高涨,尊重差异,以差异进行分层阅读是一中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三、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多元化阅读
传统的课堂阅读氛围严肃且枯燥,难以提起初中生的兴趣,在阅读课堂上老师要创造积极主动的阅读氛围,使初中生活跃的融入其中,老师通过针对性的分层指导,引导学生走入文章中,和文章作者进行共情,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学习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老师可以先将杜甫的平生以第三人称讲述出来,让学生走进杜甫的生平,感受他情绪的悲欢跌落,在环境的熏陶下使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仿佛体会到了杜甫当时的愤慨,即使杜甫一生坎坷从唐朝繁盛的意气风发,到唐朝逐渐衰败时期的命运多舛却仍把天下人和国家放在第一位,到老年残喘之际还是写下这表达了民生疾苦的关心,忧国忧民的诗,堪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只乐而乐”以榜样为例鼓舞青年学子们要热爱祖国,报有社会责任感,不具艰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教师还可以将更多的名人文章极其生平经历推荐给学生,丰富学生的阅读面,增长学生的见识,使爱国正统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初中生的人生观,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四、提高阅读能力,进行分层
在分层的同时老师还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除了让学生们多读,基础的阅读知识和阅读理解也是很重要的,老师应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制定针对性教学。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教授不同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阅读理解,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时使学生带着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学习。例如:A类阅读能力弱,则可以在阅读中寻找摘抄优美的语句;B类阅读能力比A类好些则可以在阅读时引导B类学生进行针对性句子的理解;C类属于阅读能力优秀的,则在阅读中应理解整篇增长的中心思想,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会抒发这样的情感。根据其基础不同使阅读能力弱的学生阅读能力增强,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全面。
五、多媒体辅助
在上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的不同阅读方案,一并展示,但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后面不展示学生的名字,(提前在私下里告知此学生属于哪一类)让学生明了自己的目标,既节约老师的时间,又能让教学分门别类有序的进行。
综上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教學方式中学习,成长,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在课堂中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提高综合语文素质和使全体青少年都能通过优质的书籍使自己身心健全的发展这也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巧艳.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2021(27):56.
[2]李梅彦.提升小学语文习作修改能力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5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