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方瑛
摘要:新课标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因此而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很多教师不重视体育教学,忽视学生在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领域的发展,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则为广大教师在理念转变之后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需要大家去提出适合当前要求的教学策略,以推动学生在体育学科领域的成长。以下将初中作为切入点,从培养良好运动意识,做好基础体育训练和丰富体育学习内容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0-431
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初中生今后能够享受美好生活,应对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各种难题的重要基础,体育学科则是在这两方面对学生展开有效锻炼的主要途径。可惜的是,当前很多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堪忧,平时也很少参与体育活动,抗压能力较差。这样下去,他们将很难适应未来的高强度工作,还会因为无法克服困难和挫折感而出现自卑等心理问题。为此,有必要从初中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出发,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去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一、培养良好运动意识
这里所说的良好运动意识,不只是说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而且还要有足够的运动知识积累,能够在此基础上积极有效的参与运动,从运动中感受到快乐。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又还不够强,如果只是单纯加强运动强度,很容易出现受伤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在运动领域的长期稳定发展,而且还会让学生产生对运动的畏难情绪。特别是在初中七年级,更是要加强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为此后的教学工作能够取得良好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不过,鉴于初中生容易对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的特点,教师应该采取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的充分参与。比如有较好教学硬件条件可兹利用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教室,利用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来向学生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之后,要再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进行实践,巩固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切实体会到这些知识的益处。另一方面,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教师也要坚持向学生进行渗透,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看法,不断提升学生的运动效果,帮助他们养成更加全面的良好运动习惯。
二、做好基础体育训练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这些运动对于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运动技能有很大帮助。但是在学生充分参与到这些运动之前,首先要做好基础体育训练,增强学生体质。这是学生能够长期有效参与各项运动,提升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我们在观看体育比赛的时候,会发现有些运动员出现抽筋等情况,以致无法全程参与比赛过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体能不足。还有动作变形,也与此有很大关系。教师应该通过学生比较喜爱和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例如,短跑和长跑是初中体育课堂锻炼学生体能的基本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反复进行短跑和长跑训练,模式单一枯燥,学生经常因为缺少兴趣和怕苦怕累而无法充分参与进来,自由散漫,敷衍了事。对此,教师应该尝试通过结合体育游戏的方式来推动学生参与这些训练项目,并为学生制定比较详细的成长目标,让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意识到自己上升了一个层次,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兴趣和信心的双重作用下,学生就可以一直坚持下去,基础能力素养不断提升。
三、丰富体育学习内容
上文提到,初中体育课堂有很多种运动项目。单从教材内容上来看,就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但现实情况是,很多教师真正引入的项目非常有限,一般为篮球、排球和乒乓球,剩下的项目要么浅尝辄止,要么根本不会出现。有限的项目严重限制了学生的选择范围,一些学生因为没有非常适合自己或者自己喜爱的项目而不能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地引入和开发学习内容,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例如,对于女生群体,教师可以引入板羽球。该项目难度不大,不是非常激烈,所需的场地比较小,比较符合初中女生的需求。针对男生群体,则可以开展武术、散打、跆拳道等教学,以满足男生的需求。在传统的篮球或乒乓球等项目上,也可以推陈出新,带给学生丰富的学习感受。比如组织专门的篮球运球比赛,或者与其他体育教师合作,组织大范围的校内乒乓球锦标赛。不过,在积极引入新项目的同时,教师也要进行持续的归纳整理,教学内容不宜过杂,在帮助学生找到最喜爱的项目后要推动他们在该领域持续坚持下去。
总之,初中是学生养成正确运动习惯,提升身心健康素质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对此有充分的重视,带领学生去进行积极的尝试,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和正确的锻炼方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參考文献
[1]覃静宇.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与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0):6+8.
[2]黄德雪.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初中体育教学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