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秋平
【摘 要】信息化作为网络信息时代的主要特点,对于各行业发展转型都有积极意义。在教育领域,幼儿园教育的信息化能够实现教育创新,使幼儿教育更丰富,更符合教育预期,因此,在信息时代探索有效的信息化创新路径至关重要。
【关键词】“互联网+” 幼儿园 教育信息化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2.042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冲击下,幼儿教育随之发生了巨大变革,智慧幼儿园、多媒体课件教学、智慧观影等一系列新型教学方式走进了广大幼儿园,成为幼儿教师主打的教学形式。在教育改革的当下,幼儿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成了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创新,正确理解“互联网+教育”的基本概念,并能通过各种媒介将互联网有效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同时还要以能给幼儿带来快乐为主要目的,以幼儿为中心进行班级课程设计,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符合幼儿心理需求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本文是根据笔者对于幼儿教育经验总结的,以在当代“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为主要课题,并进行多方面论证,以期能为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
一、教育资源的共享
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进行过程中,从前很难实现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地点之间的教育活动与交流,以及幼儿园教学资源的共享,这就导致我国国内各地幼儿园教育水平发展的不均衡。在“互联网+”背景下,各个地区的幼儿教师能够通过互联网上传幼儿教育经验以及教育资源,真正实现跨时间、跨地域的共享与交流。就为我国国内各地区幼儿教育水平的平衡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尤其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幼儿教师来说,他们能够通过互联网第一时间掌握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资源,这就助力了我国国内幼儿园共同发展得以实现。
二、立足实际,推动幼儿园服务供给创新
在信息化时代下,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帮助幼儿园的工作朝着信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需要将信息技术和幼儿园管理工作结合,这样可以给幼儿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例如,在幼儿园综合服务管理工作中,实现“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需要构建刷卡入园模式、营养就餐模式、安全系统模式,全面保障幼儿园的综合环境,给幼儿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按时打卡、文明排队中规范家长的安全意识行为,也对幼儿的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园内会涉及孩子的日常用餐,这个过程就可以借助营养系统实现点餐服务,合理搭配孩子的一日三餐,全面提高幼儿园的工作效率。
在幼儿园中还有相关的安全配套体系,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安全管理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做好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可以让幼儿在园中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在幼儿园内需要设置消防和信息安全监控系统,它们作为校园的安全屏障,给幼儿的安全提供保障。幼儿园教育还需要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让教育深入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其他教育阶段不同,因此,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双方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顺利地完成幼儿教育工作。在信息化时代,面对“互联网+”背景,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合理地利用起来,借助网络平台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实现家庭资源在幼儿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会更好地推动幼儿园服务供给能力的完善,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园教育进步。“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幼儿教育实现全面发展。为了推动幼儿园服务的创新发展,需要在新型教育模式下帮助幼儿园服务供给工作全面提升。
在当前幼儿园中,教学活动大多是根据游戏活动模式开展的,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只是根据最终结果进行的宏观评价,这种评价模式不能帮助幼儿实现全面提升,也无法推动幼儿园服务供给的完善,因为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当前各个阶段中幼儿的表现都输入数据库中,利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形成日常观察表,利用线上平台做好统一评价管理。这样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服务供给创新,让幼儿园的服务供给创新和幼儿的实际情况相联系,给幼儿、家长提供满意的教育服务。
三、实施信息化教学,促进幼儿教育资源的开发
教育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利用对于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信息化教学发展背景下,教师应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拓展、开发及利用,以丰富幼儿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首先,教师应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以此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满足幼儿的学习及娱乐需求。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辅助技术,集文学、音乐、动画等元素为一体,能将相对枯燥、乏味的内容以生动、形象、动态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教师以幼儿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以折纸教学为例,折纸是一项锻炼幼儿精细操作能力的教学活动,教师往往会因为幼儿人数较多,无法对每位幼儿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而部分幼儿也会因为无法看到教师的示范动作,出现“开小差”的现象,影响整体学习效率。而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示范动作录制成视频,并通过大屏幕进行播放、展示。这样不仅有利于幼儿对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观察与模仿,还解放了教师,使教师能对每位幼儿的学习给予现场指导,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还应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教学内容开发相应的教学软件。这样就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使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处理更加贴合幼儿的具体情况,有助于满足幼儿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例如,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讲,自主穿脱衣服是必须掌握的一项生活技能。但是由于不同类型的衣服有着不同的穿脱方式,这项教学内容就变得格外复杂。因此,在幼儿园的信息化教学中,根据培养幼儿生活能力的目标,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制作具有趣味性的“换装”电子游戏,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会各种類型衣服的穿脱技巧。这能够使幼儿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幼儿园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强化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要求幼儿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够灵活驾驭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工作。由于幼儿时期的孩子知识量不多,涉世未深,自控能力与自律性不强,需要幼儿教师的引导。很多幼儿在学习或者玩耍过程中并不能集中注意力,因而其学习能力很难得到提升。鉴于此,幼儿园以及教师不仅要重视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还要注重应用方式与手段的多元化创新。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播放音乐,带动幼儿跳舞;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演讲,培养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与表达能力;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的育儿环境,让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智力发育都得到进一步培养与提升。
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状态以及个性化特征,通过音乐、动画、图片以及音频等方式,创造更加逼真、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学习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热爱学习的兴趣爱好,集中幼儿学习的注意力,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幼儿看图识字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教学技术将图片展示出来,并搭配一定的音频讲解或者动画视频,让幼儿通过音频或者动画的讲解与展示就能够了解这个字的含义,加深幼儿的记忆,便于集中幼儿学习的注意力,使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更加有趣、有意义。
五、利用大数据整合资源,完善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当中应用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快速处理,对信息的存储更加简单便捷,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教师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教学,而是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融会贯通,整合学科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幼儿的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另外,幼儿园可以利用大数据完善信息化教育评价体系,采用线上网络评价的方式让家长进行评价打分,然后对评价体系结构进行调整,实现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有效交流沟通,同时幼儿园能够根据家长的实际评价做出相应的改变,创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
六、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思维
幼儿的思维锻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有目的并长期的引导。如幼儿的感官思维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需要通过幼儿对大量的感性材料的积累而加工出来的。如参加幼儿园的外出游览、班级互动等,都是需要他们接触并感受到各种实物,通过亲身体验而获得感性认识,在长期感性认识的积累下,幼儿思维得到扩展,对事物的判断能正确地概括。为了让幼儿形成全面的学习思维,我们就需要给幼儿一些适当的启发,如幼儿能自己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去做,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去解决,让他亲自去尝试,要知道人的大脑会越用越聪明的。
除此之外,为了让幼儿形成学习思维,还要多给幼儿自由活动的机会。教师要融入到幼儿的活动里,在游戏的过程中和幼儿一起玩耍,在玩的过程中鼓励他们多动脑筋,多尝试。在玩耍的过程中,还要尽量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刨根问底”。在碰到好奇的东西时自己去摸一摸、试一试,这些在幼儿自己尝试的过程中都是激活他们大脑思路与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在“互联网+幼儿教育”的背景下,幼儿的学习途径、思维锻炼方式多种多样,幼儿的学习思维很多都是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而形成的。幼儿教师要做幼儿思维形成道路上的引路人,多创造机会,多给予引导,让幼儿的思维能获得开拓与发展。
七、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以往的家园共育工作中,所谓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体系指的是纸质投票的方式,这种评价方式虽然看起来较为公正、公平,却是不够客观与全面,这种表现形式所带来的实际应用价值相对较低。而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现在的幼儿园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了网络化的家校共育评价体系,不仅评价形式能够达到公开、公正,而且评价内容也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这将有助于幼儿园未来的发展以及幼儿自身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性、生成性的评价体系,能够使幼儿直观意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进行查漏补缺。
八、根据长效原则,实现教育与服务供给侧改革
“互联网+”技术能够为幼儿园的教育与服务供给侧改革提供很大助力,幼儿园要将这一改革工作划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突破口在于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人力利用率、盘活教育与服务的存量资源,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教育现象。幼儿园可以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努力改进教育与服务供给方式,适当增加教育与服务供给量。在“互联网+”环境下,移动智能技术能够提供更大的助力,需要幼儿园对移动智能技术在教育与服务供给工作中的运用优势及应用途径进行教育研究。
阶段二:依托移动智能技术提升幼儿园教育效果,为幼儿提供精确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这一阶段的幼儿园教育与服务供给量会逐渐提升,不断满足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需要。对此幼儿园可建立起一个教学平台,将幼儿园教育与服务供给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同时不同幼儿园之间可以共享资源,做到取长补短,构建真正符合幼儿园办学实情的“互联网+幼儿教育服务”模式,让幼儿园教育真正走向信息化、网络化。尤其是乡村幼儿园,依托“互联网+”技术对教育服务供给方式进行科学优化,能够缩小城乡幼儿园教育差距,实现网络化教育资源的均衡性分配。如今,借助“互联网+”技术,幼儿园教育与服务的覆盖对象越来越多,教师在单位时间内的教育教学效率也大幅度提升,有利于保证新时期幼儿园教育质量。
九、实施信息化教学,促进学前教师队伍的构建
教师扮演着幼儿园教学组织者、设计者与实施者的角色,其专业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学质量及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进程。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发展自身专业素养,具备更高的信息素养和更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因此,教师应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信息素养方面的专业培训,以此实现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教师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开展线上学习或线上互动交流,进行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教学经验的借鉴,从而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
十、巧借科学技术创建幼儿网络课堂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幼儿园要提供信息化的技术和设备,加强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保证每一个教育场所能够随时上网。首先,幼儿园要加强对信息化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的提供、维护,保障无线网络的全覆盖,为幼儿园教育教学创建良好的信息化网络应用环境。同时,为每个教师配置笔记本电脑,实现线上教学和视频教研,也可以实现对幼儿的信息化管理。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方式建立讨论组,让幼儿展示学习成果,实现幼儿之间的沟通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
总之,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幼儿教育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作为新时代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幼儿教师要时刻以幼儿为主体,正视当下幼儿教育面临的问题。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究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巧妙地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介为幼儿设计高品质的课堂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拓他们的学习思维,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能在欢声笑语的幼儿园环境下快乐地度过幼儿教育阶段。
参考文献
[1]王娟.论“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J].科学咨询,2021(4):169.
[2]何泓位.互联网+智慧幼儿园建设方案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1(7):74-76.
[3]沈婉琴.谈现代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教学的影响[J].文理导航(下旬),2021(08):11-12.
[4]颜美珍.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0(30):138.
[5]張莹.快乐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成才之路,2021(1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