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逻辑推理 巧构图形解题

2021-09-15 02:20吴发继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逻辑推理

吴发继

摘  要: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探究、追根溯源、聚焦推理、深度思考,从不同角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文章以一道几何题为例,浅谈在教学中要如何解题及为什么这样解题,并对问题进行反思、变式、拓展,从而使学生在解题中积累经验,内化解题方法,发展思维品质,提升数学素养.

关键词:逻辑推理;巧构图形;辅助元素

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解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解题教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只教“怎样做”,即简单解读解题过程;第二个层次,教会学生“怎样做”,即以知识转化为思路引领,追根溯源,明晰“怎么想到这么做”;第三个层次,教会学生类比,即由一道题拓展到一类题,追求“解一题,通一片”的效果. 笔者认为,解题教学的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怎么想,为什么这么想?第二步,怎么做,還有其他方法吗?第三步,反思,再拓展. 本文以一道几何题为例,浅谈如何运用以上几个步骤对典型问题与方法进行再探究、再拓展,意在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能反思解题、学会解题,掌握基本的解题策略,领悟解题之道.

一、题目呈现与分析

题目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BAD= ∠BCD=]90°,[BC=CD,AB=3,AD=4.] 求AC的长.

此题图形简洁、数据简单、条件清晰. 求线段的长,学生首先会想到以下3种思路. 思路1是运用勾股定理、相似等方法,却发现AC所在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于是想到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 思路2是通过分析发现已知条件[AB=3,AD=][4]与AC有着某种关联,但是如何将其建立联系呢?能否将AB,AC,AD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这是一个难点,仔细分析,唤醒解题经验,发现利用旋转变换可以解决. 思路3是在四边形ABCD中,由[∠BAD=∠BCD=][90°]可以得到A,B,C,D四点共圆,利用圆的知识加以解决. 以上3种思路通过添加辅助线和严密的逻辑推理都能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断的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较熟悉的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解法探究

1. 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解

解法1:如图2,过点A,C分别作[AE⊥BD,CF⊥BD,] 垂足分别为点E,F.

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BD=5.]

在[Rt△ABD]和[Rt△BCD]中,根据等面积法,分别求得[AE=][125,] [CF=52.]

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BE=95.]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BCD]中,由[CF⊥BD,] 得[BF=][12BD=52.]

所以[EF=BF-BE=710.]

由[AE⊥BD,CF⊥BD,] 易证得[△AEO∽△CFO.]

所以[AOCO=EOFO=AECF.]

所以[CO=2524AO,FO=2524EO.]

由[EF=EO+OF,] 易得[EO=1235.]

在[Rt△AEO]中,由勾股定理,得[AO=1227.]

所以[CO=25214.]

所以[AC=AO+CO=722.]

此解法从求线段长的基本方法切入,过程比较复杂,计算量也较大. 但这种方法是学生容易想到的方法,也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自然解法.

2. 运用旋转变换求解

解法2:如图3,将[△ACD]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ECB].

则[△ACD≌△ECB,∠ECA=90°.]

所以[AC=EC,AD=BE,∠ADC=∠EBC.]

在四边形ABCD中,易证得[∠ABC+∠ADC=180°,]

所以[∠ABC+∠EBC=180°.]

所以A,B,E三点共线.

所以[AE=AB+BE=7.]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E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C=722.]

此解法运用了旋转变换,过程较为简单,计算量也相对较小,但难点在于如何想到利用旋转变换解题. 其实,对于这种方法,学生已经有过相关的解题经验,对于题目中出现已知几条线段的长,但线段较为分散且无法直接利用时,可以利用旋转变换加以解决. 旋转变换改变图形的位置,但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有利于组合图形,构造出新的特殊图形.

3. 利用辅助圆求解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由条件中的[∠BAD=][∠BCD=90°]还能推出什么结论?师生共同探究、讨论,发现可以引入辅助圆来解决问题.

解法3: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BD=5.]

由已知条件,易证得[BC=CD=522.]

因为[∠BAD+∠BCD=180°.]

所以A,B,C,D四点共圆.

因为[BC=CD,]

所以[∠CAD=∠CBD=45°.]

如图4,过点C作[CM⊥AD,] 垂足为点M.

则[AM=CM.]

设[AM=x,] 则[CM=x,DM=4-x.]

在[Rt△CDM]中,由勾股定理,得[CM2+DM2=CD2,]

即[x2+4-x2=5222.]

解得[x=72]或[x=12](舍).

在[Rt△AMC]中,由勾股定理,得[AC=722.]

对于此种解法,如何才能想到添加辅助圆呢?此题中有一个关键条件就是[∠BAD=][∠BCD=90°,] 即[∠BAD+][∠BCD=][180°,] 通过对角互补得到四点共圆.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多积累解题经验,反思解题思路,内化解题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思维拓展

1. 借力旋转变换再探究

问题:题目中线段AB,AC,AD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在解法2中,如图3,利用旋转变换求AC长的过程中发现通过旋转变换可以将AB,AC,AD三条分散的线段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中构造出[△AEC,] 得到[△A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易得[AE=2AC,] 即[AB+AD=][2AC,] 得到AB,AC,AD之间的数量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利用旋转变换解决等腰直角三角形问题时,可以将条件中分散的线段集中到一起构造出特殊图形,从而找到问题解决的切入点.

2. 借力旋转变换再拓展

变式:如图5,[⊙O]的半径为1,点A,B在[⊙O]上,C为[⊙O]内一点,[AB=AC,∠BAC=90°,] 求OC的最小值.

在上述题目求线段AC的过程中,已经讨论过当有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可以尝试利用旋转变换进行解题. 于是有如下解法.

解:如图6,连接OA,将[△OA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DAB,] 连接OB,OD.

由旋转,得[△OAC≌△DAB,∠DAO=90°.]

所以[DB=OC,AD=AO.]

所以在[Rt△OAD]中,由勾股定理,得[OD=2.]

在[△ODB]中,因为[BD>OD-OB=2-1,]

所以OC的最小值是[2-1.]

此题中,对于求线段OC的最小值问题,由学生已有的解题经验可知,条件中已知了[AB=AC,∠BAC=] [90°,] 从而联想到运用旋转来解题,将分散的线段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中,最后再利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使问题得到解决.

四、几点思考

1. 聚焦逻辑推理,唤醒解题思路

数学解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分析问题、唤醒解题思路、提出解决方案,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严密的逻辑推理. 对于问题的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一层一层揭开问题的面纱,直击问题的核心,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思路,从而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地理解. 对于学生来说,分析上述题目的难点在于如何构造一个线段AC所在的直角三角形. 给出的3种解法各有特点,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一个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解法1是作垂线,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相似、等面积法,求解难度较大,但这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一种自然解法;对于解法2和解法3,学生不易想到,切入点也不同,一个是利用旋转变换将分散的线段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中,另一个是从四点共圆的角度思考. 这两种解法都需要学生有日常解题经验的积累.

解决数学问题首先要分析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思考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唤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解题经验,制定解题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 添加辅助元素,内化解题方法

解题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从“怎样解题”到“学会解题”. 波利亚曾指出,引入辅助元素是拟定解题方案的常用方法. 如何引入辅助元素,从何处添加辅助线,这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题目中要求线段AC的长,学生容易想到勾股定理、相似、等面积法等,也就是需要构造直角三角形. 结合题目条件具体分析,因为题目中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各边长都能求出,运用等面积法可以求出斜边上的高,所以自然想到作两条垂线段. 解法2特点明显,要唤醒学生已有的解题经验,将分散的线段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中. 解法3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题经验作为支撑. 在四边形中,由两个对角互补联想到四点共圆,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CAD=45°.] 如何利用45°这个特殊角呢?学生自然会想到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作一条垂线的思路自然生成,最后再根据勾股定理、方程等相关知识加以解决. 解题方法的不同代表思考的方向不同,切入点不同,学生要反思每一种解法,理解每一种解法的特点,并思考能否将这种方法迁移到其他问题的解决中. 这样长期的思考能使学生内化解题方法、提升解题能力、发展解题素养.

3. 反思解题过程,发展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思维的教学,数学课堂应该是思维培养的主阵地. 波利亚把解题概括为四个步骤,即“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反思”. 部分师生常常会忽略第四步,而回顾反思是對题目进一步的深刻思考,反思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并进一步思考能否对问题进行变式和拓展等,意义深远. 反思上述题目,线段的转化常常需要借助图形变换,解题的过程体现了旋转变换的价值,方法简单、思维深刻,这种方法在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等问题中都有着广泛应用.

对于解题教学,教师不能仅停留在会解题、会讲题的层面,更要教会学生解题,与学生一起反思知识中蕴涵的思想方法,总结方法的步骤序列,剖析步骤序列中的指导思想,感悟方法之中的思想策略. 通过解题后的反思使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领悟基本思想方法,进而将外在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力量. 解题反思是对问题进行再探究、再拓展,引发学生新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使学生将已有的解题经验运用到新的情境中,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解题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华为. 中考压轴题:怎样解,为何这样解[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4.

[2]钟鸣,蒋育芳. 挖掘障碍成因  建构深度思维[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8(7):54-56.

猜你喜欢
逻辑推理
利用思导图进行抽象逻辑推理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策略
逻辑推理
运用逻辑推理法开展结构与功能观教育
花生是谁的
真假借据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超难度逻辑推理大挑战
数商周云华
培养学生英语阅读中的推理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