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融入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

2021-09-15 18:47周变红
高教学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周变红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环境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所以充分发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与元素,提出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坚持将思政教育贯穿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中,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专业课程的正确价值导向。这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做坚定的“环保守护者”,实现使学生将来具备作为环保人的责任与担当。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4-0177-04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clearly points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millennium pla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 is an important go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s the basic way to achieve the educational goal. Therefore, we should fully explore the ecological thoughts and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teaching contents, put forward the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ained i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ersist in carrying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moting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correct value ori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his will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trengthen student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ponsibility, and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be firm "guardian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future, they will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 as an environmentalist.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teaching practice

2016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所以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三全育人”过程中,是迫切需求的[1]。我校非常重视课程思政建设,通过请专家解读、引进示范课程、专门组织学习、慕课等方式,以提升思政教学的严谨性和迫切性。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以培养学生对新建、改扩建等项目进行环境影响综合分析评估,确保其建成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符合环保要求等方面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为目标,以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目前,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大一大二就已经进行了通识课程素养教育,树立了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使得该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实践中具有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基本条件和先天优势。

一、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位与问题分析

目标定位即价值取向,决定着价值的多维性及其随着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而发展的变动性、上升性、延展性,是人需求的丰富多样性与社会历史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多维价值取向包括:经济价值取向、制度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取向、文化价值取向、生态价值取向及最高价值取向[2]。而我们的专业课程教学需要让学生明确职业价值取向。张晓东等从传统文化(古)、现代生态文明(今)、物质进步和精神文明四个方面对价值取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3]。范廷玉等从“三全育人”来阐述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提升学生的就業能力[4]。石定芳等从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需求及过程中的阻碍进行了阐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希望通过思维的改变,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5]。

二、立德树人,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价值核心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该计划是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我国工科教育和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升工科教育和工程人才在国际上的地位。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6]。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刘策
互联网+时代以项目引导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山西省低热值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工艺技术路线探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