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

2021-09-14 02:33张澍斌
中学理科园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张澍斌

摘   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通过更新课程理念,探索、研究和应用新的教学策略来提升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将生物核心素养渗透到生物概念教学中,使学生核心素养不断得以有效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宗旨则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生物学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形成生命观念、培养科学思维、进行科学探究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学生在学习生物时逐渐养成的适合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与品格,是学生通过学习生物学而内化的具有生物学特性的关键品质[ 1 ]。教师在概念教学中也应服务于这一根本任务和宗旨,通过更新课程理念,探索、研究和应用新的教学策略,对生硬、呆板、单调的概念知识,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细致性的讲解,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运用概念,从而使学生核心素养不断得以有效发展。

1  关于核心素养的概述

从功能和效用上看,核心素养是学生提升素质和能力的基础。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深度学习的思维品质,以及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行为品格。因此,要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学校需分析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构建完善、健全的教育教学体系。一方面,要让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教育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展开教学。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意识、思维方法、情感态度等,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和发散思维,从而理解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掌握知识的具体运用方法。

2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缺乏自主意识

相比于初中生,高中生具有明显的学习优势,他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应对、解决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会随着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教师需要善于把握这一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意识。但现阶段大多数教师,仍未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依然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造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情况,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奴隶,难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发展核心素养也就成为空谈。

2.2  学生缺少思考空间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对待事物有属于自己的认知方式,所以教师要尊重他们的想法,要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尽可能地创设想象和思考机会,从而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各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不进行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得课堂教学死气沉沉,学生失去学习意识和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师、厌学情绪。再加上缺少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缺乏学习与探究的方向,使得学生在面对新知识时,常常出现“无头苍蝇乱飞”的情况,从而难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2.3  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

生物学作为研究生命规律和生命现象的一门自然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具有一定难度,阻碍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2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忽略对实践技能的训练,而只是一味追求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难以对知识进行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建立的学习方法无法行之有效,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难以进行。比如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科缺乏认识,没有从思维的方向理解概念,而是选择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概念,学习能力也就难以提升,更谈不上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2.4  技术应用水平较弱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创新与应用,教学技术水平得以快速提升,这就为生物教学的创新提供了许多契机。但受限于传统教学观念,以及生物学科知识本身的特点,使教师不能将概念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再加上概念知识与其他知识不同,其内容过于枯燥、单调,因此教师很难对概念内容进行充实教学。此外,教师自身教学技术水平有限,还不能有效将教学技术应用于概念教学,从而导致概念教学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2.5  没有重视总结评价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的教学评价,不仅能使学生知识基础得以夯实,对学生学习内动力的激发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日常教学中,概念教学往往是“走形式”“走过场”“一概而过”,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更不要谈开展相应的总结评价活动。因此,为强化概念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合理融入教学评价机制,加强对概念知识的总结,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3  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策略

3.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若将生物学科比作成一棵树,那么概念就是这棵树的根。只有根扎得深,树才能长得健壮。因此要想夯实学生的生物知识储备,教师就必须要重视概念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将“树根”“树干”“枝叶”有效地连接在一起,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成果。首先,教师要重视改变学生对学习的被动意识,进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为例,教师可以将激发探究兴趣作为重点教学任务。利用一些有趣味性的小故事,如生物学家如何发现细胞,发现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技术手段,视频展现生活中常见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以及细胞活动的特征,促进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搜索相关资料,主动学习相关概念知识。其次,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植入自主学习意识。通过让学生自主挖掘知识,认识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从多角度上体会和感悟概念所反映的本质规律,从而更好地记忆、理解、运用概念。以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章第5节“人脑的高级功能”为例,围绕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课后资料:STS-脑机接口让工具真正实现“随心所欲”,讓学生通过主动自主学习,了解不同的意念是在哪里产生的,进而明确人脑有哪些高级功能,人脑又是如何工作的等。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死记硬背”的问题,还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方法的养成。

3.2  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学生之间没有代沟、学生之间的话题也比较多,能够及时交流,因此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增强自己的思维表达能力又能倾听他人的思考角度、思考方法,新思路、新思维可以在学生的大脑中开拓,从而达到锻炼学生思考问题、探究能力的要求[ 3 ]。这样就可以使“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使学生的分组科学合理,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性格特征、课堂表现等因素进行全盘考虑。通过将学习任务精准地布置,既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又能让学生间互动交流、借鉴得以有效开展。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6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为例,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扮演一个时期并总结本时期的特点及相关概念,让学生在分组活动中更深刻地理解本节课相关的概念知识,如:染色单体、染色质、染色体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其次,为了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师引导和监督下得以充分激发,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从而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多个层面上得以不断发展。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为例,教师可将达尔文和摩尔根的近亲结婚的悲剧以及史上最著名的血友病携带者——维多利亚女皇作为新课的引言,引导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出伴性遗传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伴性遗传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同时不断学习和理解本节课相关的概念知识。

3.3  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生物是一门和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正因为如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更需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坚持“教学做相统一”的教学原则,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加强对抽象概念的讲解。采用“边理论,边实践”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在生动、形象、具体的知识情境中汲取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以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4章第2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为例,教师可以利用通过研学活动,深入当地的自然保护区,师生一起认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及其价值,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然后让学生思考本节的相关概念知识,引导学生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出谋献策,让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循序渐进地得以提高。

3.4  灵活运用教学技术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各种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利用,使得学生对学习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将生物概念根植在学生的思维中,教师应加强对教学技术的学习力度。通过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技术手段灵活运用于概念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变苦学、难学为乐学、易学。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为例,因为DNA的复制过程较为抽象且复杂,知识内容又含有大量晦涩难懂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颇为困难。教师可通过编制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用真实的复制情境代替传统教学中本该画书上、黑板上的模式图、文字,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知识情境中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使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得以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3.5  做好教学评价和总结

教学评价和知识总结对扩充知识储备与拓展思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使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得以不断培养,教师应将教学评价和总结工作扎实的落实到概念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活动后,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依托丰富多彩的评价活动,帮助学生认识不足和分享学习心得,从而实现取长补短和及时改正错误。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为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这一实验相对简易且可操作性强,学生探索兴趣也高。教师应在学生完成该探索实验后,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评价方式,如小组、师生、生生自评与互评等,进一步挖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上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這些教学评价方式不仅能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还能构建“尊师重生、教学相长”的局面。另一方面,在评价活动结束后,师生应一起对本节课所学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总结。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等方式聚焦概念知识,在总结中既让学生强化对概念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收获更多的学习心得。

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的,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概念教学是关键一环。教师要重视概念教学,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使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得以不断提高,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石丹花.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3):63.

[2]刘慧敏.高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3] 林丰开.高中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策略[J].考试与评价,2020(9):99.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