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医院药物管理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2021-09-13 10:03潘世斌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满意度优化

潘世斌

【摘要】目的:針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减少采取医院药物管理的优化,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纳入78例药物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18年5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依据随机法区分对照组(39例)、探究组(39例),对照组药物使用过程中采取常规药物管理,而实验组则在药物使用中实施优化云南宁江药物管理,对不同分组患者药物管理满意度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观察。结果:不同组别患者药物管理满意度比较,优化药物管理实验组满意度更高(P<0.05)不同组别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常规药物管理对照组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通过对药物管理的优化,实现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有效降低,并起到提高患者药物使用满意度的作用。

【关键词】药物管理;不良反应;优化;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2-0157-02

临床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为核心关键,其用药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身体健康。疾病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临床应用占比较大,其药物使用是否合理,与患者疾病恢复及其预后有着直接的影响。药物使用对患者机体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不良反应发生与治疗功效,而不良反应的发生,会对患者身体机能、系统功能造成不同程度损害。所谓药物反应,是指临床用药期间因药物使用途径、方法、剂量等因素产生的有害反应,且药物自身不存在关。当前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囊括过敏、致癌、毒副作用、畸形等症状,而在现阶段药物管理过程中,受到药物管理工作开展不合理的影响,导致患者用药质量极易出现不良反应,严重危害到患者生命健康。而要想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用药效果,需进行药物管理的优化强化,以此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药物使用效果,进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基于此,本研究针对78例患者实施不用用药管理的效果进行深入探究,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纳入2018年5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药物治疗患者78例,秉持着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9例,男性20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区间22岁至65岁,平均年龄(40.38±3.76)岁;探究组患者39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区间为21岁至66岁,平均年龄(40.52±3.84)岁。纳入标准: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存在药物禁忌症。患者基础资料录入SPSS17.0软件,结果P>0.05可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采取常规药物管理。

1.2.2 探究组

针对探究组患者,采取优化药物管理,具体管理工作开展包括:(1)进行药物使用的规范:针对相关药方的开具,医生需要为患者进行药物使用不良反应的介绍,并引导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1 - 2 ]。倘若患者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关解决措施,或者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药方开具前,医生需进行特殊药物的定期检测,并且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肝肾疾病等,避免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过敏反应和肝肾损伤等。患者药物期间开展定期观察巡视,若用药过程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对药物的使用,并视患者情况予以针对性的不良反应干预。同时,做到将患者情况第一时间上报至药剂科,对于患者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制成报告表,用于不良反应成因的分析。(2)进行药物管理制度的健全:医院需依据医护人员能力素质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在职教育的开展,或者是要求医务人员进行药物使用相关书籍的阅读和学习。与此同时,定期开展药物知识讲座、药物知识竞赛、临床药物使用实践活动等,以此强化医务人员对药物使用的认知。另外,引导医务人员认知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性,进而端正自身态度。依据实际情况构建药监小组,小组成员涵盖各个科室人员,包括药学、护理等,明确其小组职责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采取定期、非定期形式进行药物管理的监督管理,再配合对相关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构建,实现对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起到约束、制约药物管理的作用[3-4]。(3)构建不良反应检测系统。医院可以构建完善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利用计算机、电话以及打印机等设备实现对不良反应的监测,然后收集汇总关于不良反应的信息,然后在医院内部进行公开共享,进而提高医务人员的重视度。(4)进行药物全过程管理。针对药物的应用、采购、贮存、入库以及出库进行严格管理,并依据具体情况进行管理制度的完善构建。严格要求药物在运输、贮存期间的温度、湿度、清洁度等。与此同时,进行药物采购的严格监督管理,禁止出现不合格药物入库的现象,提高药物全过程管理水平,以期药物管理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管理满意度进行比对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处理利用SPSS17.0软件,以(%)体现计数资料差异,采取χ2或Fisher确切概法检验,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不同分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通过表1得知,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嗜睡、恶心、呕吐、头晕,其中优化药物管理探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

2.2 不同分组管理满意度比对

通过表2得知,常规药物管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更低,(P<0.05)。

3 讨论

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受到药物成分因素的影响,使得药物自身具备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需要注重对药物的谨慎使用,如若未合理使用药物,极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危害。通过研究发现,现阶段药物管理不良反应出现的产生因素包括:(1)不完善的药物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缺陷问题在我国各等级医院中普遍存在,具体体现在①因药物制度的不健全,致使药物选购工作的开展存在些许问题,部分医院甚至出现药物选用不严谨的情况,且部分药物未在规定时间内淘汰。同时,部分药物选购时未做到对质量的严控,使得患者服用后极易出现不良反应。②未在药物入库阶段进行规范且严格的药物验收工作,致使药库中存在些许不合格药物,再加上药物存储期间人员监管不力,导致药库中部分药物存在乱堆乱放的现象,无法起到应有药效[5]。③不完善的临床用药监管,医院未做到在临床用药期间予以全面且科学的监管干预措施,再加上部分药师工作不到位,导致部分用药处方审核完善,对患者用药安全造成严重影响。(2)说明书提示不到位。说明书是临床用药的关键凭证,而在具体用药时,偶尔发生说明书提示不到位的现象,部分药物说明书仅是对个别药物注意事项进行简单提及,如禁用、慎用等,而对该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却只是简单提及,甚至部分药物根本未对药物警惕进行体现。而医院在开具用药处方时,因说明书中未对注意事项进行全面提及,增大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6]。(3)专业性较差。部分医师受限于工作年限、实践经验等方面的限制,自身对抗菌谱、药物作用、药代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全面,再加上部分医师未在处方开具期间进行患者身体特质的掌握,对药物毒副作用的忽视,导致患者用药和促销思安不良反应,因医师给药方法不当、药物剂量控制不合理、操作处理不合规等问题的存在,增大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的几率[7-9]。所以,需要进行药物管理优化来进一步提升药物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研究中,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药物管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度,采取药物管理优化探究组表现更为优越(P<0.05),代表研究具有统计学价值。为进一步实现对用药不良反应的规范,医院需侧重对全过程管控模式的实施,对采购、入库、出库等环节进行药物监管的强化,依据当前药物管理现状,制定契合于药物管控全过程的制度与机制,加强对药库温湿度的控制。同时,结合宣教培训来加强医务人员对药物管理及其不良反应的认知,促使各人员对药物的规范化管理提高重视度,禁止出现药物采购不合理的现象,药物入库后加强对药品日期的检查,做到对药物贮存环节的动态化监督。在出库时进行药物信息的严格检测,禁止出现不合格药物应用于临床的现象。最后,临床用药阶段的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用药前加强对药物信息、注意事项的检查,通过全过程药物管控来抑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表明,药物不良反应不仅对患者临床治疗造成不同程度损害,亦对我院长久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近几年医务人员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加之医院接诊数量的逐渐提升,致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持续增高。对此,我院立足于综合防治的原则,组织各层级、各科室骨干人员,经长期的商讨制定契合我院的药物管理措施,并在充分掌握我院药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进行药物管理优化措施的实践,获取十分显著效果。

所以,要想实现对患者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有效降低,提高患者治療效果,需侧重对药物管理的优化,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保障,避免出现医患纠纷,提高医院形象,具有广泛推广价值。但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除药物管理外,药物自身、患者等都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对此,我院需继续加大对药物管理的优化力度,重视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全面开展,实现最大程度上抑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玉高,李玉华,董健文.探析优化医院药物管理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J].北方药学,2015(1):148-149.

[2] 梁桂英.优化医院药物管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J]. 海峡药学,2015,27(11):282-283.

[3] 杨国英,王国芳,沈永利.优化医院药物管理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J].医疗装备,2015,(8):113-114.

[4] 丁亚萍,吴晓玲,邓芬,陈丽红.优化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对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意义[J].大医生,2018(3):179-180.

[5] 熊代琴,李东锋,张茂慧,阿不都克依木扎·阿不都克热木,王建华.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管理体系建设探讨[J].新疆中医药,2015,33(2):86-89.

[6] 吴文清.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医院药事管理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10期):132-134.

[7] 梁群.分析药物的不良反应,谈加强医疗机构的药物管理[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4):401-402.

[8] 汪莉.降低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的分析与护理对策[J].饮食保健, 2017,4(11):161-162.

[9] 陈金和.药品的不良反应分析如何加强医院药物管理[J].医药前沿, 2014,(5):363-364.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满意度优化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