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震岳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因此,本文将着眼于教学实践,具体阐述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一种对于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活动以及未来社会生活均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能力与品质。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既具有普遍性的要求,又可以体现出各学科的鲜明特点。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化学学科的特征与化学核心素养的内容,并利用恰当的方式对教学过程加以优化和完善。这样一来,有利于为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一、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微观探析过程
从本质上来讲,化学知识通常会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基于此,微观探析能力无疑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观探析主要是从微观层面对物质进行研究的能力。不难发现,微观层面的物质结构是难以直接通过肉眼观察的。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直观化的教学,以此来优化学生的微观探析过程。
通常来讲,信息技术融合了图、像、影、音等多种媒介要素。借助这些媒介要素,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以《水分子的变化》为例,这节课主要讲解了水的分解与水的合成。为了使学生从微观层面深入了解这两种化学现象,我借助多媒体设计了分子球棍模型,并进行了动画演示。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明白了这两种化学变化实际上就是水分子分解成氧原子与氢原子,以及氧原子和氢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从微观层面对相关知识产生了一定的理解。
二、借助化学反应,建立变化平衡思想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化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揭示了物质变化的规律,并且强调用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化学反应。为此,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化学反应有关的问题,并借助相关的核心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化学知识中的变化平衡思想。
比如,这样一个问题:A、B、C三种物质各有15g,在化合反应时可以生成30g的物质D。如果增加10gA,那么反应结束之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下C。据此推论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次反应结束后,剩下9gB;B.第二次反应结束后,D的质量是50g;C.在反应当中,A与B的质量比为3:2;D.在反应当中,A与C的质量比为5:2。在解题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利用差量法与质量守恒定律对各选项进行了分析。以B选项为例,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第一次反应之后物质的关系,可得A:D=1:2。然后再利用差量法對第二次反应进行分析,就可以求出答案。在这种解题方式中,不但渗透了变化平衡思想,而且使学生学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
三、引导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探究意识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实验探究意识无疑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和品质。在化学学习中,实验探究意识主要是指依据探究目的设计优化实验方案,并通过信息加工获得正确结论的能力。为了真正强化学生实验探究意识,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引导学生在常规实验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案。这样一来,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实际的教学效果。
在组织本班的化学实验活动时,我主要会引导学生利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实验内容的改进:第一,从原理上进行创新:我会鼓励学生突破常规的实验模式,在了解更多物质特点的基础上,寻找最优化的实验方案;第二,从装置上进行创新: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可以对实验装置进行调整,以此来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第三,通过局部顺序的调整,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第四,借助现代科技模拟实验内容。利用化学实验仿真软件,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实验流程,而且能够减少原料的浪费以及有害物质对环境的破坏。最终,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与能力。
四、联系现实生活,强化社会责任观念
化学学科中的社会责任观念,主要是指运用化学知识的观点分析各种社会问题,并最终树立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观念。这样一来,可以逐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加入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决策当中。
以《化学与社会发展》为例,这一单元主要讲解了化学和能源、材料、农业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引入一些案例,并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化学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并思考如何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巩固了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转变教育理念,并精心设计更加恰当的教学策略。这样一来,有利于逐步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从而促进育人目标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朱燕飞.试谈初中化学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4):24.
[2]陈灶阳.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0):59-60.
[3]刘燕.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浅谈[J].才智,2019(0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