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思亮
摘 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用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教师来说,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终身受益。
关键词: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学
一、小学数学的学法基本素养
(一)打好扎实的基础
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清楚透彻地理解数学概念、意义、法则、公式等。这是数学知识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基础。此外,教师应该训练学生灵活地运用公式,培养运算能力。
(二)训练数学思维方式
数学学习离不开对数和形的基本属性、科学规律的认识,也要弄清数形的内在联系和关系。这就需要教师教学中加强数形结合的训练。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学法指导的实施
(一)指导预习
1.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预习时间。预习时间一般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之后,可以根据剩余时间的多少来安排预习时间的长短。
2. 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教师要辅助学生做好预习,应给学生介绍一些高效的预习方法,供学生选择。
(二)课堂学习
1.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是学习中的关键,如果能引导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2. 通过提示引导学生思路。教学过程学习方法并不一定直接告知学生,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对于学习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在语音上做提示。
3. 提高听课效率。小学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课前教师会认真备课,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最重要的知识让学生接受。而教师上课会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更多的内容,讲课的精华只集中在其中的20分钟的内容中,所以听课时,教师要强调关键内容,引起学生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4. 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对学生预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做针对性讲解。预习时要求学生将不懂的地方,用些记号标出来,等到上课时解决,对这部分问题的内容,老师应该事先了解,以便上课有针对性地讲解,要求学生仔细聆听。
5. 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应抓住教师讲课重点。听课时,学生对老师的讲解进行分析可以促使学生保持专注的听课状态,也能养成积极的思考习惯。
6. 做好课堂笔记。课堂笔记就是对教师所讲内容做的书面记录。记笔记是多种器官的协同运用,可以帮助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地听好课,提高学习成绩有着显著的效果。
三、复习指导
复习就是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再进行学习,以达到深入理解,融会贯通,精炼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包括一堂堂数学课累积起来的,因而所获得知识往往是零碎和片面的,时间一长,就会出现知识链条断裂現象,基于这一点,单元复习和总复习都很重要的。
(责任编辑:淳 洁)
参考文献:
[1]伏旭明.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 新课程,2021(10):196.
[2]李路燕. 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学分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