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莉
摘要:随着新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德育教育已经渗透到了小学生的教育方案中。道德教育不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事业,而是需要各个阶层的人共同参与进来进行学习的一个教育。这样做的话,可以完全发挥道德教育的机能。本文发表了一些相关意见。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育;重要性思考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以学生自身水平的提高和自身能力的飞跃为焦点,是完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好方法。这就需要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展示他们丰富的特性。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在这个基础上完成飞跃,完成自己的生活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欲望的时代给小学生的生活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障碍。基于此,笔者深入思考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查明现有问题,分析问题点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小学德育教育目标
从实际教育体系和实践来看,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没有形成基本教育的综合概念。所制定的德育目标并没有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是为了符合应试教育的体制,并不利于小学生德育的发展。此外,一些无用的道德教育理论正在急速发展,在小学生的学习功能和道德教育之间相互影响。小学生在学习德育的过程中只对知识进行机械记忆,没有领会、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思想道德素质并没有得到提升,德育目标也没有实现。
2.小学德育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反映在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上。学生必须使用这个概念来规划自己的发展。道德教育所需要的是对社会的理解和明确的态度,包括对教育的本质更全面、更详细的解读。道德教育的内容含糊不清,落后于时代,无法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这些都需要道德教育工作者加以注意。若德育成了与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也无法使其认同、内化。
3.小学德育教育的方式
现在的教育方法,道德教育法有单纯的教义和单一模式的特征,这是阻碍小学道德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方法的优缺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定位。道德教育不仅是理论的实际进步,也是理论向实践的转变过程。德育教学以灌输和考试为主,缺乏小学生的亲身参与体验,难以提升小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应对措施
小学生身体上和精神上都在发展,这段时间是正确培养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生的道德教育非常重要。教师必须是指引学生走上人生正路的领导人。所以关于道德教育的机制,我们必须改变。首先,关于道德教育的方向性和教育实践内容,教育部门和教师没有制定完整的教育计划,老师总是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在第一位,同时也把他当作考评学生的唯一条件,这让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慢慢开始变得自卑起来,对生活,对学习失去乐趣与信心,这完全违背了德育教育初衷。为了促进学生内部的发展,老师必须改变。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学习鼓励学生。但是,有必要在学习能力和道德教育之间形成和谐的体系,建立相互启发的机制。无论哪一个,都達到了平衡的状态,给小学学生一个自己发展的空间,慢慢地发现了自信,这样的话,身心的道德教育就会健康地发展。
1.改变观念,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小学教师必须首先改变道德教育的观念,创造有利于道德教育的环境。在这一进程中,必须重视和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就要求教师真正了解和理解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生的情况。教师可以在道德教育中认真研究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并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不同的方式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鼓励每个学生在发展自己的个性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使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极大地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2.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道德教育是全部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和灵魂,不仅是课堂道德教育,所有课程都应当渗透到道德教育中去。不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活动,而且要将道德教育纳入到学校日常工作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育才也要育人。在正确的教学思想的基础上,各学科的教师要掌握哲学和道德教育的要求,在各个学科学习,挖掘各学科道德教育的材料,将其纳入教学材料,无形地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只有纠正德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小学德育才能达到新的水平。
道德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业,而是需要有效调整各个方面来进行。德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面对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工作者要克服困难、科学决策,真正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汪才明.论小学道德需要与道德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5):133-134.
[2]郑富兴.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思考[J],教育研究,2018(12):56-57.
[3]谢贻祥.小学教育工作地困境和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2017(13):13-14.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