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

2021-09-10 19:14周敏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自然界手稿共产主义

周敏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重要著作。虽没对生态进行专门探讨,但《手稿》中蕴含的先在自然与自为人类、人与自然在实践中实现统一、资本逻辑下的生态批判、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双重和解的生态思想,为大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路提供了理论思路。

关键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

马克思虽然没有撰写有关生态的专著,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述。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与费尔巴哈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黑格尔虽承认人与自然的相互统一性,但认为自然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自然对人的制约是“绝对精神”的否定阶段。这样的观点不仅否定了自然的先在性,而且认为自然处于被主体的自我意识所主宰的状态。费尔巴哈对人与自然相统一也持肯定态度,但却认为感觉直观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强调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忽视了人对自然界的能动性作用。马克思则从实践出发,通过人与自然双向对象化来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协同共生性,超越了主客体二元割裂的思维范式。《手稿》中的生态思想长期以来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对其进行探讨有助于廓清生态虚无主义者对马克思“缺乏生态关怀”的诽谤,并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增添理论底色。

(一)先在自然与自为人类

马克思在《手稿》中表达了自然具有先在性的特质,人对自然具有依赖性,“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都不能创造。”[]自然界既给人提供生产资料,又提供生活资料,使人在劳动中维持自身肉体的生存,并在对象化过程中证明自己的本质力量。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类的生产生活不能脱离自然,必须在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中实现。

“人作为自然界的有机体”,是一种自为存在着的类。人受“必然性”的制约同时也具有能动性,是不同于动物的类存在物。“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对自然进行索取,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对象化生产。”[]在认识、改造无机界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存在物在生态意识薄弱以及现有的科技不足于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生态隐患时,人与自然则会处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状态。“先在自然与自为人类”的生态思想要求我们坚定“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二)人与自然在实践中实现统一

“整个所谓的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由此看出历史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实践是人与自然双向生成的中介。人通过实践不仅使自然物发生了形式的改变,一切的对象也成为了实现他个性化的对象。人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过程被称为“人化自然”。例如,人通过自身的劳动实践活动,将生产资料注入自己的心血,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自然自身不能生成的存在物,使自然打下人的烙印,创造出与自在自然有所区别的人为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发展。

与此同时,人与自然的对象化过程不是单线性的运动,其属于双向性的运动。人的能动性本质上是以人的受动性为前提的,人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学习、模仿自然,掌握和同化自然力,用各种自然物的属性、规律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從而使人真正了解自然并融入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过程被称为“自然化人”。人不是自然规定的固化存在,是区别于动物的类的存在物。“人与自然在实践中实现统一”的生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从而完成自然规定未完成的存在。

(三)资本逻辑下的生态批判

基于资本逻辑下的异化劳动,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做出了资本逻辑下的生态批判。从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本身、劳动者类本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异化的维度进行考量,发现劳动者不仅生产“异化”的劳动产品,也生产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取了他的生产的对象……夺走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及自然界”[],使人与自然之间发生分裂,工人意识不到自然界是自己的无机身体从而无需像珍惜自己身体一样来珍惜自然。作为占有工人劳动产品和支配工人生产行为的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剥削剩余价值,不仅疯狂地压榨工人劳动,也不断向自然进行索取。异化劳动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主客体二元相互分离的、主体对客体不加节制的索取关系。

私有制条件下,“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任何对象对于人的意义都是以人的感觉所及为限度的,私有制条件下的人只有不断占有作为资本而存在的对象,才能生产出他内在的丰富性,自然的丰富属性简化为对人的有用性,私有制条件下人与人的对立,也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对立。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认为在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现代自然观认为自然本身没有内在价值,只有对于人的工具价值。本逻辑主导下的生产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攫取剩余价值和获取超额利润是驱动资本家的唯一动力,这势必导致自然价值与人的价值严重贬值。“资本逻辑下的生态批判”的生态思想要求我们站在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高度来建设生态文明,严守生态红线。

(四)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解

《手稿》具有严谨的逻辑性,共产主义社会构想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批判异化劳动条件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扬弃私有制的社会,这里“异化”将不复存在,每个人将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状态。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活动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活动。这样的生产关系下,生产不再表现为竞争性积累和对劳动者剥削的特性,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对立状态转变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状态。“这种共产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解”。

同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生态中心主义有所不同。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之一是物质世界的极大丰富,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并不否定发展,其所批判的是资本逻辑下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对抗的生产关系。“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解”的生态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协同共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也表明了凭借扩大生产力来造就物质世界极大丰富的发展思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3,92,63,85,81.

[2]刘敏敏.《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经典导读,2019(10):55-57.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6.

(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74)

猜你喜欢
自然界手稿共产主义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作家手稿
天价手稿
罗丹手稿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
漫画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