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下,音乐广播应具有传播途径多样、受众定位精准、互动渠道丰富、经营方式创新等特征。本文结合福州音乐广播的发展实际,提出全媒体传播体系下音乐广播发展策略以及如何植入互联网基因,创新经营模式与服务理念,勾勒线上线下“同心圆”等方法,以期为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全媒体传播体系;音乐广播;网络融合;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1-0255-02
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强调,“加快构建网上网下一體、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音乐广播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曾经拥有较高的受众关注度,在融媒体视域下,如何因应发展需要,主动融入,创新发展,持续发声,保有活力,是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福州音乐广播工作实践,分析国内音乐广播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下音乐广播应具有的特征,并就如何加快融合发展提出相关策略。
一、音乐广播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节目形式单一,辨识度不高
基于音乐广播伴随属性的传统认识,目前,国内许多音乐广播的节目存在内容和制作模式单一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前阶段类型化广播的发展,强化整体品牌的同时,一些音乐广播没有关注网络互动平台的价值,没有树立强烈的媒体融合意识,日常节目只是单向的“播”和单纯的“陪伴”为主,节目和听众之间没有形成积极有效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节目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媒体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福州地区最早开办的音乐广播,福州音乐广播也面临传统市场份额缩减、收听率下滑、影响力减弱等发展瓶颈。
(二)融媒体产品研发不够
传播技术飞速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新形势。广播队伍如何通过业务学习、培训等方式,实现广播融媒体产品研发和量产,以适应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值得我们思考[1]。近年来,各大音乐广播也在努力尝试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例如,依托于各类在线收听App,尝试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增加广播的互动量和曝光度,虽有一定的成效,但终究是为其他平台累积流量池,并没有开发出新的传播阵地。因此,如何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解决“刚性收听”对精致音频产品的需求,如何在提高音频节目的质量的同时挖掘广播知名主持人的优势,打造主持人大“IP”,如何完成广播和新媒体之间的引流和反哺,是广播工作者需要从长计议的一件事。
(三)广告减少,播出形式单一,经营思路不明确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音乐广播的广告收入以代理广告为主,广告经营形式单一、时间固定,存在较大风险。多数音乐广播没有自营的产业,如果广告一旦下滑,对于整个音乐广播的发展势必是巨大的挑战。媒体融合的今天,由于车联网以及网络在线收听平台、直播平台和各类相关App异军突起,广播如何借助媒体融合优势找到新运营模式,挖掘媒体潜力,为收听用户提供精准服务,挖掘广播的产业,是目前的一大难点。如福州音乐广播广告多为定点的传统硬广和节目中的口播广告为主,广告播出方式较为生硬,传播效果不佳。为了让广告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就要创新广告形式,并积极拓展可能的产业方向。
二、全媒体传播体系下音乐广播应具有的特征
(一)传播途径多样
全媒体传播体系下的音乐广播不应再局限于单一的收听方式,可通过手机、网络平台直播收听甚至可以进行可视化广播的改造,打破传统广播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用户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区收听到不同地域的广播音乐节目。
(二)受众定位精准
全媒体传播体系下,用户将有更多的音乐选择。从国内音乐广播市场来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轻松调频节目区别于同质化的国内音乐广播节目,瞄准25~35岁受过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青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劲曲调频定位影视资讯及电影音乐赏析,成为国外电影在内地推广的广播类首选平台。再如上海动感101、湖南年代音乐台、陕西年代878、广西970女主播电台等,人群定位各有不同。可见,广播电台面临的是无数分散在各个角落的“窄众”群体,这些“窄众”群体不再是被动地接收某一电台,而是从海量节目中便捷地筛选符合自己需求的节目,音乐广播应迎合受众,精准抓住“需要”的目标客户[2]。
(三)互动渠道丰富
全媒体传播体系下,音乐广播节目互动不局限于线上的热线,还可扩展为全媒体互动的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信平台互动、微博平台互动以及语音、图片、短视频的互动已经被听众熟知且普遍使用。随着5G时代的到来,更多的互动手段如AI智能语音互动、云社区互动、网络视频直播互动等形式也逐渐丰富了音乐广播节目的互动方式。
(四)经营方式创新
音乐广播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广播的产业品牌,着手探索成立垂直细分行业工作室,如音乐工作室、语训工作室、音频制作工作室等,激活内部项目组与垂直行业的深度对接,为项目组及团队提供创造价值的平台和机会,带动行业突破发展。此外,除广告行业代理外,要积极拓展互联网经营渠道,通过已经搭建的电台商城、会员平台、直播平台等增加流量和创收,创新广告经营模式,在融合发展领域培育新的广告经营增长点。
三、全媒体传播体系下音乐广播创新发展的策略
(一)融合广播伴随性和新媒体即时性功能,创新互动模式与节目形式
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功能,使传统广播改变了这种单向的传播模式。借助新媒体,音乐广播的许多节目实现了与听众的双向交流互动。
正是有了这种双向互动,音乐类广播节目更应该探索音乐与人们日常生活有效融合的途径,结合场景收听,在各个时段设置相关的内容。福州音乐广播创新了互动模式与节目形式,在各个时段采取“音乐+”模式。如音乐+互联网资讯、音乐+互联网热搜、音乐+潮流生活、音乐+分享美食、音乐+网络购物等,把日常节目与生活场景相结合,并将热搜、朋友圈、评论、直播带货等互联网形式与节目融合,创新节目形式,更好地实现广播的双向交流,让听众为节目提供内容,成为内容生产的一个环节,让节目变得丰富又不失音乐广播的伴随特性。收听方式上,除了传统广播端外,新媒体端等实现收听、回听和点播。同时,还可以通过抖音、微赞、一直播等各大平台实现节目的同步在线音视频直播[3]。
(二)节目进行碎片化、标签化改造,创新生产方式与传播方式,打造适应互联网传播的短音频产品
现有的大版块音乐节目已经不适合短平快的传播方式,随着人们接收信息渠道越来越多,接收信息越来越碎片化,传统音乐广播也必须改变现有的节目生产方式,将节目进行碎片化、标签化改造,让其成为适应互联网传播的短音频产品。
福州音乐广播针对福州广播市场所缺失的“女性广播”入手,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流行风潮的类型化音乐电台,成为贴近都市有消费能力的女性群体的清新时尚的音乐广播,打造适应互联网传播的短音频产品,如《斑马音乐榜》《且听风吟》《亲爱的你》《蔷薇映画馆》等,并分别对接音乐、文化、亲子、电影等行业,实现资源共享。文化类短音频节目《遇见福州》更是与福州市档案馆等单位合作,开主题专栏,优质短音频“世遗来了”板块还拍摄成短视频在抖音、微视、快手等平台推广。
(三)依托品牌节目,举办具有频率标签的线下落地品牌活动,利用线下节目的影响力反哺线上节目
笔者所在的福州音乐广播充分运用资源,举办各类具有频率标签的线下落地品牌活动,提升频率美誉度和影响力。《原创新势力》是福州音乐广播品牌原创音乐节目,与福建省音协、福州市音协、福建省音乐创作人协会、各福建高校等联合创办,助力福建原创音乐,用声音传播福建正能量。该栏目每周推荐优秀福建原创歌曲,并制作原创歌曲榜和歌曲展播,并通过“大学生原创音乐节”“原创音乐大赛”“原创新势力颁奖盛典”“原创新势力培养计划”等落地活动实现品牌价值。同时,福州音乐广播还运用音乐品牌优势,举办“全民K歌赛”“新福州人歌手赛”“悦动音乐节”等本土歌唱类赛事和大型音乐活动,利用线下节目的影响力反哺线上节目。
(四)植入互联网基因,创新经营模式与服务理念,勾勒线上线下“同心圆”
传统广告一直都是音乐类广播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但近几年传统广告持续下滑,不少音乐广播始终没有找到新出路。应植入互联网基因,创新经营模式与服务理念,勾勒线上线下“同心圆”。福州音乐广播抓住女性这一消费群体,针对服装、化妆、美容、瘦身、教育等行业,让日常节目和网络直播相结合。福州音乐广播将直播间搬到城市广场,尝试进行《乐听越快乐》节目广播端和新媒体端同步直播,线上线下进行互动,通过先期打造节目品牌的影响力,形成一定流量池后,衍生到符合节目定位的优质产品直播带货。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是机遇也是挑战。音乐广播转型势在必行,要通过打造全媒体服务平台、推出全媒体产品、拓展全媒体合作领域,转变生产方式,優化节目形式,研究经营模式,形成长效运作机制,在传播途径、受众定位、活动渠道、经营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有益尝试,探索出一条全媒体传播体系下音乐广播的创新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璐.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带状节目创新研究——以郑州新闻综合广播的《应急之声》和《科普之声》为例[J].记者摇篮,2019(12):114-115.
[2] 蔡琰,臧国仁.试析“大众传播研究”之人文取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06):129-139.
[3] 周睿鸣,徐煜,李先知.液态的连接:理解职业共同体——对百余位中国新闻从业者的深度访谈[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07):27-48+126-127.
作者简介:陈頔(1988—),女,福建连江人,学士,助理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