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创学习中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反思

2021-09-10 14:44刘志元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4期
关键词:自主驱动探究

刘志元

摘要:在研创学习理论下,结合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变革,对我从事的初中化学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特别是角色转变、科学方法探究、学生自主学习、驱动性问题链的设计等方面进行对比、剖析,总结经验,尝试教学方式转变,引领课堂教学变革。

关键词:教师;教学;探究;自主;驱动;问题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369

化学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课改的突破口,激發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我在教学中,从教师的角色、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驱动性问题链的设计等中去反思。

一、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合作伙伴

以往我的教学行为:我教、你学;我说、你听;我问、你答;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其表现是学生为教师服务,而不是教师为学生服务。有一次我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得出铁与水、氧气相互作用。一位学生问道:“铜生锈的条件是什么?”我脱口而出:也把铜放在密闭的水中、二氧化碳、干燥的氧气中,然后就可以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这个学生又问我:“老师,铜锈的化学式是Cu2(OH)2CO3,根据化学式推测,把铜放在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也会生锈?”我问:“为什么?”学生答:“因为这个条件就够铜锈的组成元素了。”我恍然大悟,也深受震动,从中领悟了“教中学”和“学中教”也真正体会了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

二、教学方法以科学实验探究为主,多想办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对化学实验,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教师画实验学生背实验的怪圈。我们对新教材的实验认真专研,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而是改变书上的教学,设计通过把四个浸有石蕊的干燥蕊纸分别放入醋酸、水、二氧化碳气体以及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去探究。学生通过实践动手、动脑对知识的获取是主动的,印象特别深刻,更为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在学习后面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原理时,学生就能迎刃而解、不攻自破,这就是探究教学的优势。

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自主合作讨论学习

在课堂上,我现在更多的为学生着想,而且比教师的角色更重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授之以渔,要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和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让学生围绕问题去表现、交流、思考、讨论、合作,有时又组织组与组之间或男生和女生之间进行对抗赛,看谁答得又对又快。在小黑板上记下各组的得分,学生的那股兴奋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班级顿时活跃起来,有很多问题、知识、方法是我没想到的。课外我布置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如让学生利用碘酒去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淀粉等,学到课本没有的知识。这种由教师的教向学生学转变带来的最大收获和体验,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效果自然就水到渠成。

四、驱动性问题链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对讲“燃烧的条件”时设计了一系列问题:①老师问学生“一般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一个学生回答温度、氧气是否充足、可燃物自身性质、接触面积等这些可能是燃烧发生的影响因素。②老师接着说:“针对以上几点,哪些是燃烧的必须条件?”一个学生说“温度和氧气是否充足”。他举的例子是氢气必须有明火点燃和铁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纯氧中燃烧。第二个学生说是可燃物自身性质。他举出的例子是二氧化碳不燃烧,而氢气可以燃烧。③老师接着这个学生的话说:“氢气能点燃,二氧化碳不能点燃”,“点燃是不是燃烧的必要条件?”老师放了一段录像录像:呈现了一个装满开水的烧杯中放有白磷,在烧杯上方有铜片,铜片上方有红磷和白磷。过了一会,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变化。老师让学生描述现象。④老师问“同样是白磷,水中白磷的温度比铜片上白磷的温度还要高,为什么水中的白磷却没有燃烧?”学生说是有氧气。老师问“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充分接触,为什么也不能燃烧?”学生们说应该是因为白磷达到了着火点。老师接着解释了着火点不受外在因素影响是可燃物自身的性质。⑤老师提出一个假设:“若向热水中通入氧气,白磷会燃烧吗?”。一个学生说可以,因为既达到着火点又有氧气而且白磷自身是可燃物。通过一系列观察和讨论,老师和学生们得出了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充足的氧气、达到着火点。在开始学生提出接触面积的问题,⑥老师提出“氧气的多少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对燃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的问题。老师放了燃气灶的录像,讨论这个问题并引出了下面要讲的问题---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老师首先提出驱动性问题“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围绕这一问题,学生们提出温度、氧气是否充足、可燃物自身性质接触面积可能是燃烧发生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成为老师提出的驱动性问题下属的子问题。围绕这几个子问题,老师和学生们共同研究了燃烧的条件,并得出了结论[1]。

以上是我在研创学习的引领下,大胆借鉴参与课改,研究教法、学法,开放课堂,学生参与,师生互动,认真反思,不断总结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实惠,使自己由经验型的教书匠向专家型的新教师迈进!

参考文献

[1]张莉娜“恰当设计与处理驱动性问题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教学实效性”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第二卷第6期2007-12

[2]《给中学生的极简化学课》黄明建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8-5

[3]何彩霞“物质燃烧条件”日常概念的诊断与教学对策[J]化学教育2007(10)

四川乐山沐川县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自主驱动探究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