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林
摘要: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独立的个体,小学是学生提升小学阶段是最重要的,是长身体、长知识最旺 盛的时期。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对什么问题都要问为什么,他们像海绵吸水那样,不断地吸收各种知识。但是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身体素质都不相同,单一的教学并不适用于所用学生的教学,特别是体育这一个学生之间差异更明显的学科,所以分层级教学的教学模式更适应于小学的体育课堂。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体育;应用
前言:
体育课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能够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身体素质和身体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是传统教学每一位学生所要做的都是一样的,但是学生的体质之间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在运动中承载不了,造成损伤,而有的同學却没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体质,兴趣等差异分层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长处,得到适合自己身体素质的锻炼。
一、分层教学的优点
以往的小学体育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老师按部就班的进行单调乏味的体育锻炼,但是学生的身体灵敏性,思维活跃性,柔韧性,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都有很大的差别,单调的教学模式让本来应该是活跃的课堂变得枯燥,磨灭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与运动的主动性。而且还让身体状态不太好的学生根不上学习的进度让学生,容易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畏惧的心理,对学生以后的身体素质的发展带来不好的影。而且老师往往以自身的观点去看待体育的教学,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比较忽视,忽视他们的想法,不能全方面的照顾到学生的状态,只是一味地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课程进度。而分层教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不足之处,根据学生平时的爱好,成长的环境,身体状况等等条件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根据每一层学生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充分的利用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最大限度的提升与发展。
例如:学生的分层可以根据兴趣爱好来分层,在完成基础的运动之后,对学生能力进一步的提升还是需要进行体育活动,在学生玩耍的同时得到锻炼,并且有一个能力的发展。可以根据已有的教学设施让学生自由选择体育锻炼,比如篮球就可以让对篮球有兴趣的学生自由选择,但是我们都知道篮球的运动量极大,对体质比较差的学生不宜进行强度比较大学习,由于部分学生喜欢篮球但是身体素质根不上,这时老师可以再简单的对于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然后让身体较弱的学生学习简单的原地传球,拍球的学习,对于体质较好学生就可以进行行进间的传球训练以及带球跑的训练,对于对篮球天分比较高的学生可以继续进行深入教学,学习三步上篮,以及单手投篮的训练。还有的学生并不喜欢运用强度比较大的运动,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羽毛球的学习,这种运动的趣味性比较高而且容易学习,还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眼力以及身体的灵敏性。这是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分层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当然还可以根据其它的适合学生的方法进行分层教学。
二、分层教学的应用
分层教学,各层次学生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比如对低层次学生可采用过程性评价,使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而激发学习内驱力,以得到成功体验,使自己产生成就感,为进一步学习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由于分层教学可使体育水平相差不大的学生在同一个层次中学习,他们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以及各方面的学习条件基本是相同的,因此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条件准备体育教学方案。划分学生的层次水平以及对学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把分层教学不仅运用小学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比如教学的分层,学习的分层以及最后考核的分层。
例如:在小学体育最后的考核中就可以采取分层的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了解,不会让体质差的学生产生不自信的心理。比如对与跳远的考核,在学期开始时要先对学生的跳远水平进行测试,让老师对学生的基础水平有一个认识,也便于之后的分层,像是跳远成绩在130到150的学生可以分为一层,学生还有这个成绩即为合格,对比于初次的跳远有进步的为合格,进步明显的为优秀,150到160,160到170等依次进行分层采取相同的方法进行评分,进步明显的学生进步下一层次进行学习,循序渐进的进行锻炼,保证的锻炼强度适当的同时由于相同层次的人一同进步。
总结:
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能让让那个学生,正视个体之间的差异,让学生的能力水平在一个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的方案发展与学习,小学体育老师在教学中要发现学生不同,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制定教学方案,让能力差的学生有一个从浅至深,有弱到强的体育能力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针对性的进行学习,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
参考文献:
[1]黄国强.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实践[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1):170-171.
[2]江允健.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148-149.
作者单位:浙江省三门县心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