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泉生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关键目标,思考、质疑、反思、创新等都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阶段更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应立足学生发展需求构建能够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智慧课堂。通过启发学生智慧,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从而均衡教与学的关系,提升课堂教学质效。本文从智慧课堂理论的内涵分析入手,结合高中生物的教学现状,深入探究构建高中生物智慧课堂的途径。
关键词:智慧课堂;高中生物教学;构建途径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约束力和自我驱动力。高中知识更加复杂化、系统化,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深层分析能力、文化综合底蕴等要求较高。所以,高中生物课堂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如何构建高效的生本课堂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要素。智慧课堂是指教师通过精巧地设计、引导、激励,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科学探究的思维活力。传统大班化教学显然不利于智慧课堂的有效构建。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认为智慧课堂应建立在小班化教学模式基础上,注重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实践,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质疑、互相评价等教学方法。通过搭建平等、自主、开放、个性的课堂,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所以,智慧课堂是指唤醒学生智慧的生本课堂。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践行小班化教学模式,通过学额减少,动态分层,因材施教的原则,将教育管理精细化,从而使学生具备更加丰富、自主、广阔的学习空间,最终推进师生共同发展。可见,小班化教育模式契合新课程理念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更符合智慧课堂的构建原则。笔者就从以下几方面深入探析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智慧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智慧课堂的内涵分析
智慧课堂是引领学生智慧的生本课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智慧课堂构建的原则是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学习效率,促进自主健康发展。所以,智慧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模式的一种创新和升华。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习空间,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智慧课堂视域下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突出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相比传统单一教学模式,教师注重小班化模式的应用,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差异表现以及发展需求,以便采取有针对性地教学措施。其次,应注重小组合作探究的价值,尝试运用小班化的课堂的优势,使学生始终保持主观能动性。所以,相对传统课堂模式下学生层次多,反馈难以实时掌握,教学进度较难把握的特点,小班化的教育模式更易于智慧课堂的构建。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构建智慧课堂的重要意义
新高考模式的打破了传统三加X的模式,凸显了更多个性化发展需求。而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选修和选择性必修三种。针对智慧课堂的特点,将小班化、小组化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从而满足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所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参与兴趣更加浓厚,能够更加凸显高考改革的益处。其次,智慧课堂更加注重因材施教,通过设计不同类型课堂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从而体现全面教育。最后,智慧课堂是启发学生智慧的课堂,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高中生物中的知识点杂而多,个性化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契机,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多元教学活动中发展核心素养。
三、高中生物智慧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
(一)有效引导,激励自主探究
新课程理念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努力转变传统“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在拓展学习活动的设计中也应注重教学活动的启发性。在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通过创设情境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给予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对于知识点到为止,既对教材内容讲解到位,但更注重对学生的启发,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点到为止,设计拓展学习活动,激励学生们进行自主探究。
在人教版《细胞中的无机物》一课教学中,鉴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相关知识,对水和无机盐的含量和作用有一定认识。对此,在课堂中可设计“我的疑问”版块。通过为小组内学生设计学习“空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探究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归纳和落实。如“水的存在形式?水的含量和功能?无机盐的存在形式?水和无机盐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细胞中的无机物有哪些?”等。小班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更加直观。相比传统单一化教学下常因课时和学习空间限制问题的落实,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将更加自主。学生可分成几个小组对问题展开合作讨论和探究。通过以问引思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二)眼见为实,组织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是丰富数学认知,拓展学习渠道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之后,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开展实验,将静态抽象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直观的现象。在小班化课堂模式下,学生们动手操作的可能性更强,实践反馈和评价也更加清晰。相比传统课堂模式人多难以管控的问题,小班化模式下在动手操作前期准备阶段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这样给参与动手实践活动的学生预留了更多时间和空间,尤其是对于基础知识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有充分的时间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和反思。
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導学生合理分组,给予每小组两个暗盒子,每个盒子放入20个乒乓球,其中10个白色球标注D,10个黄色球标注d。小组中成员随机抓取小球,每人抓取3次,详细记录下每次的抓取结果并统计,进一步体验3:1的分离比是怎样产生的。小班化模式下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更加直观明了,所获得的学习体验也更加丰富有趣。通过实践体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优化了课堂教学实效。
(三)求同求异,发散思维活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改革应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在教学中尊重个体差异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立足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拓展。巧妙设计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教学问题,锻炼学生同中求异的理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小班化教学模式下学生进行合理分工,分別包括小组长、副组长、实践操作者、队员等。在《减数分裂》一课教学中,设计开放式的课堂。由学生自主提出疑问并展开合作探究。首先,小组长组织队员看课本,随即共同研究解题思路。副组长解答组内疑问并记录相关讨论结果。组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问题探究。最后,每个小组将学案展示出来。教师通过对比几个小组的研究结果进行针对性讲解,以完成教学目标。可见,小班化教学模式下小组内合作学习更加高效,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活性。
(四)课外拓展,小组合作创新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传统的作业方式单一,强调机械训练与死记硬背,常常忽视对人个性的发展。小班化模式下的小组合作作业就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些缺陷。在小班化模式下,将学生分成固定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互动协助共同完成一项作业。通过分工合作,查阅资料、调查实践和统计分析等完成任务。教师按照各小组总成绩和各成员个体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小班化小组合作作业相比传统作业模式而言,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体验、拓展学生的思维活性,发展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作业设计应遵循开放性、实用性、分层性和探索性原则。在小班化模式下,教师有充足的实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将课本拓展练习设计成小组合作作业的形式,使作业除了具备检验性质外,还体现了学生合作学习拓展数学思维的作用。
如《糖类与脂类》一课教学时,由于内容主要是以记忆为主的,教师在讲解时不容易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因此,教师将学生分成了6个小组,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当一回“小老师”。其中三个小组负责讲解“糖类”相关知识,其他三个小组负责讲授“脂类”相关内容。在课前任务驱动下每个小组都结合课程资料进行预习和“备课”。小组成员结合信息技术知识自主制作PPT课件。通过自主搜集、整理和归纳共同完成任务。最后,每个小组派出小组长讲解本组课件,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分。“小老师”的设计显然是小组合作的有效延伸,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量化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教学评价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导者,而教学评价相对整体化,缺乏对学生的个性评价。而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模式突出了量化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行反思总结,从而获得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效果。
高中生物教学中可针对作业进行量化评价。具体包括:学生作业加分和扣分由教师决定,但加分整体不得超过3分。根据实际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实施连带责任制,小组内有学生因没有完成作业时小组长应扣1分。其次,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情况给予小组整体加分。小组加分意味着每位小组成员都能够得到1分。同时,给予学生进步分加分。退步扣分。每周组内公布该组总成绩,并以小组为单位选出本周的周冠军,评选出最佳小组2个,教师给予奖励。选出最差小组2个,由小组准备相关表演节目可适当抵扣扣分项。通过这种量化评价方式增加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凝聚力,更促进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和全面化发展。
结束语
总之,智慧课堂并不是任由学生自主发展,而是通过智慧地引导和教育,促进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和成长。本文针对高中生物教学现状,深入分析了构建智慧课堂对学生智慧发展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发展需求,营造自主、积极、开放的学习氛围,创设激趣的探究情境,为学生探究学习、讨论学习、纠错学习提供更加广阔自主的平台。这样,才能够发扬学生个性,实现深度学习和智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晓燕.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有效互动课堂的思考[J].文理导航(中旬),2020(10):57-60.
[2]汤丽芳.大数据构建“智慧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效果观察[J].校园英语,2020(27):168-169.
[3]毛侹.智慧课堂下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9(04):81.
[4]万俊玲.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有效思维课堂的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21.
[5]韦艳柳.智慧课堂的平板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8(11):39.
基金项目: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0年开放课题,课题编号KCZ2020083基于“读思达”的高中生物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2020年泉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课题编号:QJYKT2020-14“人工智能视域下的高中生物单元教学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