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云
摘要: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小学生,将相对抽象和困难的英语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让学生在学习以及做题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有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小学生主动投入到对英语学科的学习中,以良好的兴趣去接收相应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本文从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入手,探究教师在其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以及具体策略,希望为小学的音乐教师提供相应的案例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教学;英语课堂;实践应用;案例分析
引言: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由于心智还不够成熟,所能理解的程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零散的知识,且整合能力还相对较差。并且,英语学科与其他文化学科不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了解每一个字母的读音,在深入学习每个单词的意思,最终完成相应的对话和写作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来为学生创建一个活跃的英语课堂,让学生主动投入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同时,要明确教学的计划和方向,引导小学生通过建立思维导图的方式,将零散的英语知识整合起来,实现有效的学习。
一、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意义
思维导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帮助学生总结知识,规划学习方向,将零散的知识系统的整理出来,方便学生进行记忆和理解,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同时,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来说,不仅需要指导他们学习相应的基础知识,还要重视小学生这里的开发,思维能力的锻炼,帮助小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通过思维导图的促进,带领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用相应的知识来进行实践,让思维导图在小学生的脑中扎根,形成一个固定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延伸,通过不断的学习,引导小学生完善自身的思维导图,帮助小学生积累更多的音乐知识。
二、思维导图的实践应用
(一)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
以用思维导图对小学生进行英語课程的教学,首先需要引导小学生在脑中建立一个完整的模拟图形,并在其中不断的填入相应的知识,通过笔记结合记忆的方式,让小学生形成一个学习的习惯。其中,对于零散的音乐知识来说,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每一个章节进行总结,学习其中的主旨以及重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不断的完善思维导图,并在主题和日常的对话训练中,对视为导图进行实践应用,以此来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教授三年级英语下册中,Unit 2《My family》的内容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之前,熟悉本课的内容,并利用思维导图将重点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以此来保证在引导小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的时候,能够顺利的进行。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先对学生传输思维导图的概念,在黑板上或者利用信息技术,以图形的方式,将“My family”的内容融入到树状图中,以不同的树干来表示“爸爸、妈妈、学生自己以及学生的兄弟姐妹”,让学生理解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与文字结合的学习工具,以此来奠定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基础[1]。
(二)引导学生提炼和归纳重点知识
学习哪一篇课文,都有其中的重点和主要内容,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其中去进行重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针对不同的对话场景,提炼出其中的中心意思,并在此过程中,收集其中存在的重点句子和英语单词,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重复的复习,找出其中记忆不牢固的相关知识,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重复的记忆,以此来实现有效的学习。另外,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思维的发散,从不断的学习中,去完善自身的思维导图,构建一张完整的知识结构网。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五年级英语上册中,Unit 4《What can you do?》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去总结重点知识以及相关的生词,还要引导学生拓展对“ What”疑问句引导词的学习,指导学生学习不同的造句方式,让学生在造句训练的过程中掌握对“what”疑问句的回答,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并在思维导图中进行完善,以此来掌握“what”的相关用法,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2]。
三、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知,应用思维导图来对小学生进行英语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将零散的英语知识,系统的整合起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记忆和理解。同时,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对小学生传说思维导图的概念,引导小学生如何去构建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如何教课文中的知识整合起来,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归纳,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做题中,获得思维导图的指导,帮助小学生提升学习英语知识的效率,为教学质量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张微.以”图”为引,巧筑”思”路——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7).
[2]思维导图助力英语课堂——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生(下旬刊),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