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秀梅
摘要:信息时代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是衡量新时代人才的重要因素。小学生成长于信息时代下,信息技术水平较以往应有明显提升,然而要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就必须激发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不能止步于课堂上的学习,要认真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事物,只有不断探究不断总结才能提高创新能力,使信息技术发挥作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43
引言
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小学教学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且还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拓展。通过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使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以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針对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展开谈论,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一、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调,学生兴趣缺失
教师没有可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在小学教育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课本。许多教师只根据脚本教给学生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使学生感到信息技术知识模糊且难以学习。另外,教师教学信息技术的方式单一,进而降低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学生缺乏足够的思考空间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通过直接讲授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点的传播,忽略了实际操作的课时安排,导致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由于教师占用了大部分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述,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练习,不仅影响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吸收,而且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无法和实践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为学生留下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在课程结束时,虽然教师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学生对于学到的知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从而削弱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应用网络资源,激发创新思维
网络资源能促进师生的沟通,为学生的居家实践打开学习的大门。比如在教学《GIF动画》时,首先为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GIF动画作品,这里有学生熟悉的聊天表情、影视剧画面,这些内容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氛围。接着,要引导学生认识本课的理论知识,为学生预留自学时间,让其根据教材中的提示去理解“帧”这个概念。在制作环节,为了使学生的创作独具个性,教师要随机分发不同的素材,有动物类、表情类、文字类等,要求学生自己调整图片的播放顺序和帧频率。当学生完成第一个GIF动画作品后,就已经掌握了操作要领,接下来就能加快速度,熟练地制作更多的GIF动画。要在本节课结束前为学生预留展示时间,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逐一播放,让大家一起观察彼此的创意,交流自己的想法,有助于激发创新思维。
(二)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相同,而且对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的起点也不相同,所以教师在运用游戏化教学法时,可充分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使学生在小组内互帮互助,做到取长补短,进而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学“在文章中插入剪贴画”一课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多样的小组竞争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探究问题,并通过与组员的合作交流掌握剪贴画的插入技巧,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加强小组之间的讨论。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按照学生的能力将学生合理地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公平合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从而保证教学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小组合作中,大家发挥各自的优势,有的负责操作、有的负责设计,不仅能改善课堂氛围,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学习中保持创新意识,有助于提高实践能力。
(三)设计创新型的练习环节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到最后的能力提升,整个过程都需要借助大量的练习来完成。通过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而在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练习,通过设计有层次感和拓展性的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创新练习。比如在学习制作幻灯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帮助学生进行主题的选择,选择好主题后,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指派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根据学习任务来设计每张幻灯片,通过对幻灯片一个个细节进行优化,对每个环节进行一步步摸索,养成分析规划的能力。又如在学习设置幻灯片背景时,除了传统的设置背景格式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插入图片的方法来设置幻灯片的背景,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总之,当代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足,应注重教学中对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要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从而发现知识的广泛作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在作品点评方面,也要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引导,只有多鼓励,提出真诚的建议,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性,优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金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18):84-85.
[2]安保老.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157-158.
[3]束海青.学生创新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