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苏萍
摘要:读图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所需要的具备的一项关键能力,其本质就是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一种能力。为帮助低年级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点,数学教材中也设计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图片,但因为学生本身可能生活经验不足、智力发展不够成熟等,很多图片虽然能看得懂大概有什么,但却难以主动观察并总结出其中有哪些数学因素,所以可能会出现误解误读等问题。对此本文便围绕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展开论述,探讨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低年级数学;读图能力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304
引言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内容可以说是图文并茂,利用丰富有趣的图片内容来展现对应的数学信息。但这对于学生的读图能力却有一定要求,学生需要正确解读图中的含义,找到图中含有的数学知识,收集数学信息,在信息的分析过程中辅助解决问题。所以读图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学好数学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则成为了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注重语言描述的完整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尚小,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不够成熟,所以在观察图片时很多情况下都会借助想象力来进行解读,但加入了想象力的读图要么让学生过于沉浸想象,要么思想放飞太高太远导致读图结果失之千里。对此教师有必要锻炼学生一边读图一边表达的能力,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让学生一边读图,一边尝试着完整回答。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数》时,可以先根据学生们的量词掌握情况,开展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比一比谁记的量词更多,由教师打头“一张桌子、一架飞机”,让学生们继续向下接。之后就可以慢慢调整难度,并让学生们比一比谁描述的更加生动具体,最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短视频,学生需要尝试着描述一下短视频内容“小狗妈妈生下了5只小狗,它把其中2只小狗转移到了另一个窝里,嘴里叼着一只,草垛下还有2只小狗……”等。由看图说话到看视频描述,学生也逐渐发现了其中的趣味性,经过多次的练习及教师的引导抓住读图和描述的重点,学会利用数学关系来表达和信息记录,打下了读图的良好基础[1]。
二、多媒体的运用,培养学生读图兴趣
虽然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但这些插图一方面可能教材编写者与小学生存在较大的年龄跨度,另一方面学生在观看几遍后就容易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还要通过灵活的方式实现图片内容的延伸。生动有趣且新颖的多媒体图片更加容易吸引學生兴趣,学生也很喜欢观看这些图片,对此教师需要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包括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喜好特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与学生喜好契合的多媒体图片,将数学知识隐藏在图片中,让学生在读图过程中了解数学知识,并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测量》时,需要涉及一些基本的长度单位,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网络寻找或收集素材自己制作一些有趣的图片,图片可以是关于计量工具的,也可以是关于测量长度的,这些新奇的测量单位与学生学到的厘米、米等测量单位,以及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都有所不同,很容易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在讨论结束后总结一下小组中的意见。每一个学生都根据图中的测量方法发散思维,想象教室里有什么东西、家里有什么东西、自己能用什么东西去测量它们等问题,想象力与数学知识一同展开,从读图到理解图片,再到围绕图片的思维拓展,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同时也顺利将数学学习延伸到了生活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学习积极性。
三、读图方法的指导
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基础不够扎实,以及理解能力不强,所以在读图过程中难免出现方法错误的现象,教材内容汇总有单纯的主题性图片,也有图文结合基于问题的图片,还有一些包含较多信息较为复杂的图片,对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图片内容教授学生不同的读图方法,并对读图过程予以引导。如在主题图的阅读过程中,其中所包括的数学知识往往占比不高,多以生活情境来联系出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灵活拓展。如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教学中,该单元教材内容为10以内数的认、读、写等,并且利用多个情境活动来强化教学效果,“玩具”和“文具”两个情境则是1~10各数的认识与书写。对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图片进行情境的重设和拓展,以假期同学一起玩耍作为主题,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张图片,主要内容便是参观同学的家,看看家里都有什么,围绕文具和玩具进行创设,最后提出问题“在小亮的家中都有什么呢?”、“他妈妈给他买了什么玩具?”、“这些玩具分别有几个呢?”、“你最喜欢哪个文具呢?”等,学生们眼中所看到的是好玩且新奇的玩具,而不是单纯的数学信息,而在教师的引导下,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重新将目光放在图中,观察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从随意性的读图转变为有目的性的读图,用数学的思维和眼光完成读图和问题解答[2]。
三、重视对信息的加工
虽然低年级数学插图中具有很多数学信息,但若想将数学信息直观表现出来则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工,考虑到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方面自己实现这一过程具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若教师的转化方法过于突兀则失去了数学图片原本的趣味性。所以教师需要有意培养学生的图形信息加工能力,并通过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加工,感受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成就感。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如下图所示),图片中要求将上下两排图形进行连线,找出相对应形状的图形。
在图片中,下排图片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而上排图片则是这些物品的抽象化形状,所以学生需要抽取下排图片的形状信息,找出与之对应的进行连线,在完成连线任务的基础上也找到了数学图形在生活中的具象化体现,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同时加深对数学知识、对生活的理解感知[3]。
结束语:看图是低年级学生普遍喜欢的一种趣味性活动,而读图则略有不同,需要学生在观看的基础上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对此教师需要从低年级时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为以后的图形知识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成长。但读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教师需要耐心培养,探索更高效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