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可
【摘 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当今最具科学性的先进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巨大,应用价值非常突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重要指导作用。其能有效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时代大学生要主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只有不断加强理论教学,联系实际,才能走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困境,让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真正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知行合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186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与时俱进,全方位、多渠道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国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特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领头羊”,是其所必备的基本道德修养,也是其内心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头脑上保持政治清醒的基石与前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面临一些问题与困境,只有不断加强理论教学,联系实际,才能走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困境,让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真正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知行合一。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的教育中,只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优化思政教育,才能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实现时代新人的使命与担当。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学习内容,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教育的神圣使命。思政教育是一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和行为的科学,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高校的思政课则不仅是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信仰以及理性的政治态度等,还要引导大学生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视角出发,科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自身发展。新时代的大学生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势必要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因此,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
2.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理想信念的升华。马克思主义理论详细阐述了世界本源问题是物质与意识、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关系,是科学世界观的阐述。同时提出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揭示了人的本质,这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了方向和目标。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是我们追求和提倡的,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值得学习和深思的。当代大学生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取向和人生理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会内化为其理想信念、外化为其自觉行动,应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理想信念,提高理论素养,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和判断力。
3.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理论体系,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指导大学生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这对大学生客观、灵活地看待问题,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具有指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充满了时代精神,更符合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实际,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新时期高校加强思政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能够科学地学习和领会爱国主义的文化内涵,从而坚定报国信念。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环境的深刻变化造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首先,生活水平的提高助长了大学生之间的攀比、享乐的作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很多西方文化思潮涌入我国,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冲击。其次,家庭环境的变化也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学生的自理能力却越来越差,抗压能力、应变能力比较弱。第三,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各种良莠不齐的文化形态涌入大学生的视野,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难度。第四,大学生心理环境的变化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挑战,很多大学生因学业、家庭、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问题而产生很大压力,导致抑郁甚至有自杀的倾向,对于这一问题高校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2.教师的认知和学生的需求的差距。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产生于实践,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不断推进的当下,部分教师没有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循守旧,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当下的实践灵活运用,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3.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与现实脱节。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来丰富思政教育,大部分教师都将重点放在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以及其他的思想政治观点,缺乏实际案例教学,没有将思政课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点与实际案例进行结合,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不能真正體悟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要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传递给学生,仅靠口头讲解达不到教学目的,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容与现实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
三、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育途径
1.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熟知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新时代,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学生只有提高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能力,增强实践的自觉性,才能为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减少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盲目性。大学生要主动研究和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能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好地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2.重视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内涵丰富,理论深度较深,仅通过知识点的讲解不能够全面而正确地向学生传递马克思主义思想内涵,需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进而传递思想内容。因此,高校教师在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点时要学会应用案例,将新闻热点以及历史发生的相关事件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爱思政课程,进而在学生的兴趣下开展思政教育,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
3.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教学内容。教育工作者要极其重视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懂得如何去观察、研究、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所有问题。在对其内容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转变一下教学的方向,就会发现思想政治的教育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是紧密相连的。教育者能够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并举出实事对其原理进行解释和证明,教育工作者除了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之外,还要重视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这样的教育模式与现实生活接轨,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和有效性。
4.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紧跟时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基,同时要搭建网上互动平台,重视新媒体对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独特作用。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有着敢于创新和挑战的勇气,但是缺少实践,容易造成现有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书本知识到实际应用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高校也要紧跟时代热点,不断调整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以及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马克思主义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教育者要用更长远的目光创新教育模式,积极搭建校园网络,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把网络也变成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领域。高校应与时俱进,善于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宣传教育功能,适时推出寓教于乐的教学内容,促使课程内容生动有趣。要善于筛选和总结网络学习资源,提高大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学校可建立一个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将课程内容分类细化,提供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视频、文字资料、经典著作等,使得大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帮助学生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宝寅.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分析[J].青春岁月,2019,000(033):212.
[2]曹静.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育[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3(002):29-32.
[3]徐锦.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研究[J].祖国,2019(15):190-191.
[4]劉玲.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时代教育,2017,000(0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