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凤梅
【摘 要】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等交往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道德诚信建设,中学生诚信的缺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环境,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贯穿和渗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中学生 诚信教育 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004
一、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社会和谐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也是世界上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人民都推崇和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品质,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尤为重要。诚信作为道德基本要求和行为规范,在开始是分开使用的,一般来说,“诚”即诚恳、诚实、真诚,主要指主体内在的道德品质,“信”即信任,守信,强调主体内诚的外化。诚信是个体修身之本,是促进人们团结的纽带,无论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基本社会属性,或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其立足点都是诚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所以公民树立诚信意识,遵守诚信的道德标准,以诚信行事办事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学生诚信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理,国无信不威。诚信是一种品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一种责任,是人与人友好交往的前提。中国古代先贤很看重诚信的重要作用,商鞅为推进变法的“立木为信”之举,还有“一诺千金”的成语,“曾子杀猪”的故事,无一不是告诉人们要讲求诚信,要说话算数,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层面的基本要求。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諧,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诚信”就是从公民个人层面提出做人的道德准则,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的含义:诚实就是真实无欺、不说假话、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守信就是讲求信用,实践诺言。
诚信是中学生发展成才的重要品质,培育中学生诚信价值观是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中学生的诚信品质不仅和自身的前途息息相关,更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近年来,诚信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中学生诚信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诚信缺失的现象,影响着中学生的发展。中生生正处于心理及身体逐渐成熟发展的关键时期,诚信教育在此阶段的有效实现能帮助初中教师有效培养学生的诚信素养。无论生活还是学习中,都需要与人合作,而只有获得了别人的信任才能有效的开展合作,只有拥有诚信品格,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因此,在中学生中开展诚信价值观教育,使中学生自觉树立诚信意识,培养诚信品格很有必要。
三、中学生诚信教育现状与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中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
学校重视程度不足,家庭教育不到位。一些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其行为品质和思想观念缺乏重视,诚信教育往往只停留在理论教学上,缺乏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导致学生未能有效参与到互动中,难以形成情感共鸣。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每位家长的责任,然而现在很多家长本身的观念就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能说谎,说过的话和做出的承诺要尽力去兑现,回到家里家长却告诉学生“老实人”容易吃亏,做事要懂得“变通”等。
学生过于依赖思想品德课,不注重小的细节。初中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程,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和品德培养,诚实守信一直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重点。然而,其他学科教师忽略了在学科中进行诚信理念的有效渗透。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认为初中生年龄小,很多道理还不明白,只要没有出现原则问题就没必要过于较真,却没有意识到中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有些习惯一旦养成想要更正过来十分困难,因为学生会从心里认为谎言和欺骗是一种“智慧”,能够让自己获得好处。
(二)中学生诚信教育的表现
中学生诚信缺失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在学校上课不专心,课后作业抄袭,考试存在作弊行为,涂改成绩单,欺骗老师与家长,不能坦诚地和父母交流,讲假话、以交纳书本费为由骗取家庭钱款,骗取老师批假、逃学玩乐等。在人际交往中未能以坦诚的态度与他人交流沟通,同学间互相欺瞒,借别人的财物不能及时归还,还编造各种谎话。不能明确判断是非,犯错后撒谎逃避责任,不敢正确面对现实,隐瞒事实真相、编造谎言,拒不承认错误。个人经济行为方面不能正确对待,如在路上捡到钱物,不主动上交或寻找失主,据为己有。不能积极主动做好事,甚至遇到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避而远之,等等。
四、开展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一)加强学校教育,规范诚信教育,营造诚信校园文化
学校要让师生认识到树立诚信道德的重要性,加强学校、班级制度建设,强化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学校主题活动的优势,通过传统课堂教育、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诚信教育的倡导和宣传,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和引导、积极组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报告会、活动月、辩论赛、讲座、利用身边的事例开展一系列活动,把诚信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整个过程始终,并鼓励中学生走向社会、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的诚信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鼓励校园内学习诚信行为,摒弃失信行为,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实教材内容,创设丰富情境
诚信教育如果只局限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当中,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的出现。为此,教师应重视校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创造丰富有趣的生活化情境。教师也可运用古今中外与诚信相关的故事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诚信教育的兴趣,使其意识到诚信教育渗透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教师可以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在网络中筛选和整合诚信教育资源,运用网络知识竞赛和微课等形式,带领学生参观当地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情境教学法,以文字结合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能够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以生动的形象展示出来。另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实践机会,通过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等,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拓展,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三)课堂教学要渗透诚信教育,重视学生的细节表现
教师要紧紧抓住思想政治课堂的道德教育阵地,使其成为诚信教育的主要平台。日常教学中各科教师要协同育人,向学生渗透诚信理念,从教材中发掘诚信教育因素,教师要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诚信教学,要教会学生诚实守信做人,并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良好品质,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张人生道路上必须具有的“诚实通行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诚信教育过程中要从细节抓起,才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例如,通过讲述抄袭他人的作业、编造谎言、欺瞒老师和家长、撒谎逃避责任等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行为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进而使学生养成踏实做人,诚实做事的好习惯。同时,要加强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地展开诚信教育,深入学生内心,如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以诚信为主题的优秀影片,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利用身边的事例开展系列活动,围绕活动让学生积极讨论,并深刻检讨自己身上曾经出现的不诚信行为并加以改正。
(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不讲诚信的家长影响的只是自己的孩子,而一个不讲诚信的教师影响的却是一群学生。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讲诚信的优秀教师其本身就是活教材,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以良好的诚信形象取信于学生,通过自己的德行感化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品格。教师应该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關系,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诚信意识向诚信行为的转化,并运用循循善诱的方式使其意识到诚信的价值,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培养自身的诚信品德。另外,教师要多与家长交流沟通,家长要以身作则加强对子女的诚信教育,共同促进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本文系2020年商丘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中小学生诚信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立项编号:L200309008】
参考文献
[1]宋银玉.初中生诚信价值观培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7.
[2]张潇.初中语文教学中诚信教育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8.
[3]吴斐斌.浅谈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J].中学课程辅导,2020.
[4]陈秋蓉中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