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2021-09-10 06:12徐丽珠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3期
关键词:模式探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

徐丽珠

摘要:我国正在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历史转变,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随着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机械专业教学活动受到格外的关注和重视,职业院校《机械基础》教学工作也应积极探索方式方法以提升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力图将学生培养成技术能力优秀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并据此提出了改革策略,以期有所贡献。

关键词:《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0  引言

职业院校是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职业教育的实效自然也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突出问题影响着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致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行业需求。因此,职业教育体系试图以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推动相关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开创新的教学格局,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方能成为适应行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1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1.1 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机械基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中很多知识记忆起来都比较困难。例如,制作螺纹的工艺看似简单,但是螺纹的形成、螺纹的旋向以及螺纹的线数都是不同的,此外,螺纹还有牙型、外径、螺距、头数、精度和旋转方向这六要素。在实际生产中,如果不了解与螺纹相关的这些理论知识,学生就难以制作出合格的零件。但是,目前大部分学生卻对机械专业存在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基础知识不重要,即使自己无法掌握螺纹的知识,但是熟能生巧,待参与生产后,他们一样可以娴熟地掌握生产流程。学生对于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不足,在学习活动当中的主动性并不高,致使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一直无法提升。

1.2 课堂教学模式僵化

目前大部分《机械基础》课程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明显不足,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展开课堂内容,既不注重内容的创新,也不注重模式的改革。例如,在教授润滑剂的作用时,教师会直接按照课本告诉学生润滑剂,有可以润滑、冷却、防锈、清洗、缓冲以及减震和密封,但是却不会通过更加直观的教学手段,把润滑剂在零件中的应用过程,以及所产生的作用直观呈现在学生眼前,这就致使学生对机械知识无法产生兴趣,不愿意参与到课堂中。

1.3  重”理论“轻”实践

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主要强调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岗位竞争力。由于《机械基础》是学生学习机械专业其他知识的重要保障,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学科知识,教师就容易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例如,在教授轴上零件的用向固定方法时,教师通常会通过语言、图片等方式为学生展示的键、花键、销、过盈联接和成型联接等方法,但是不会让学生自己采用键、过盈联接等方法去固定零件。这不仅和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也不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以及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1.4 教学基础条件滞后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都会为学生准备一些常见的例如联轴器、离合器、滚动轴承、滑动轴承、螺栓、齿轮等通用零件或者飞机的螺旋桨、发动机的曲轴、涡轮机的叶片等专用零件供学生学习机零件知识。但是由于资金有限,学校无法购置生产零件所必须的数显铣床、数显成型磨床、数显车床、电火花机、万能磨床等设备,为学生打造实训基地。这就导致学生对《机械基础》只有粗浅的认知,没有深入的了解,未来真正参与到生产环节时,很难胜任相应的岗位工作。

2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2.1 启发式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机械基础》课程时,存在兴趣不足、学习知识完全依赖教师的现象,使得机械专业的理论教学水平无法提升。理论知识基础不足,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受限。想要改变《机械基础》教学的现状,教师就需要善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授《机器的组成》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前后机器动力的来源有什么不同。职业院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常识,以及历史知识,所以他们很快就能判断出,工业革命前的机器动力来源于,人力、畜力、水力机和风力,而工业革命后,机器的动力则来源于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核动力等。据此,教师就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机床上的主轴以及汽车上的轮子都属于执行部分,而动力部分和执行部分还需要传动部分作为中间环节,而机械的传动系统又可以分为带传动、链传动、螺旋传动以及齿轮传动等不同种类。随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汽车的运动去想一下,机械组成还缺少哪一部分。通过联想他人开车的情境,学生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机械组成还需要控制部分。至此,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明白机械工作的原理。

2.2 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面对抽象的《机械基础》知识,他们往往无法在脑海中构建出机械的模型,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阶段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庞大的数据库,能为《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素材,视频既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富有层次,也能使机械知识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解决《机械基础》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因此,在《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形象的多媒体展现出来。例如:在教授《连杆机构》时,为使学生明白曲柄摇连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这三种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教师就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寻找一些形象的动画和视频内容,为学生在课堂当中播放。这样学生既能直观地看出这三种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还能从多媒体所展示的缝纫机、电影胶片拉片机构、天平秤、汽车车门开闭机构、炉门闭阀机构等工作过程中,明白这三种机构的工作原理以及实际应用。此外,这三种机构的应用范围较广,在课程中教师无法一一讲解,故此,教师就可以把三种四杆机构在生活中常见的应用录制成微课视频,供学生课后学习。

2.3 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职业院校的学生未来所从事的是技术岗位,因此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十分关键。在《机械基础》教师中,若教师不重视实践教学,不仅会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就需要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此外,机械基础中的部分知识,是无法通过课堂实践来深化的,为此,学校还需要加强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實习的机会。例如:机械制图与CAD制图,是《机械基础》中一门重要课程。在教授完学生投影作图和机械作图等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标准,让学生熟悉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后。教师就需要让学生绘制一张机械零件工作图和部件装配图。零件的尺寸以及制作流程都是有固定要求的,在学生制图前,教师一定要强调,让学生在图中标出正确的尺寸、公配差配合以及表面的粗糙度等。想要绘制出一张完整的图纸,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零件知识,还需要熟练使用不同的制图软件。在制图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升。想让学生明白现在的数控机床都是由计算机系统操作的,在数控机床加工时,技术人员只需要设定程序,机床就可以自行加工,只要改变数控机床道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轨迹时,就可以加工出不同零件这一知识点,就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到车间生产中,学生才能理解。

2.4 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德育教育是人才培养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每个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也都应融入德育教育。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教师也应结合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此,方能塑造学生美好品质,让学生懂得如果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保持初心,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让自己更具行业竞争力。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划分固定学习小组,无论是学习机械基础的理论知识,还是动手实践都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并将小组的综合成绩作为学生个人成绩的一部分。例如,在CAD中,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图纸。绘制图纸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多,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会存在一些盲点,小组一起制图,学生的知识就会被整合在一起,从而快速高效地完成图纸的绘制。而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互帮互助,尊重他人等美好品质。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小组间进行竞赛。竞赛的项目可根据教学内容划分。在理论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按照学生活跃度、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小组成员的默契度等为学生评分;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操作水平、操作流程、工序分配等为学生评分。

2.5 创新考核模式,提供学生综合能力

目前部分职业院校仍旧把期末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这不仅会导致教师重理论轻实践,也会导致学生不重视实践学习。想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让学生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学校就必须改变评价模式,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评价体系的激励下,自觉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例如:学校在制定考核系统时,可以分为四部分,其一是卷面考试,其二是实践能力,其三是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其四是其实习考核。卷面考试可以考察学生对机械基础以及机械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实践能力考核需要将计算机操作、机加工、AutoCAD、数控机床操作等技能训练进行整合,这既可以检测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考察学生的综合水平;而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考核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由于机械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较少,所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比如在教授学生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结构分析、设计计算时,学生很少会进行课堂互动,而将课堂评价融入到课程体系,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顶岗实习是提升学生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机械理论知识的有效方式,将实习成绩列为考核重点,学生就能认真对待工作岗位,切实参与到生产流程中,运用自己所学知识产生出合格的零件。

3  总结

机械基础课程对于培养专业素质优异的中职机械专业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不仅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开创新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格局,提升机械专业教学质量,还需要创新考核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如此,方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技术水平,推动机械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俊.翻转课堂在技师学院机械专业教学实践中的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8.

[2]方庆美.校企合作下中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改革[D].贵州师范大学,2019.

[3]朱洪杉.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程开发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8.

[4]魏文净.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模式探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
“先学后教”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小额贷款公司资产证券化模式探讨
浅议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