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研究

2021-09-10 07:22王廷廷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王廷廷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要求下,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也有了新的改革。初中体育教学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健康的心理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体育课程作为学生最喜欢的科目,在长期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下,逐渐难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愿意再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就需改变传统教学观点,优化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由此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对初中体育课堂中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策略

1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特征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个体生理、心理全面发育的关键时期,而关系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课程承担着重要职责。(1)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特征,以此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以及评价策略等,才能真正推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实际上,在一个班级中,学生受到个人体质等生理因素的不同限制,其运动量和运动项目是不同的。以常见的体育长跑为例,男生的标准为1000米,而女生的标准则为800米,然而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将教学工作细化,关注每位学生的不同,才能使课堂教学不至于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2)尊重每位学生的喜好。不同学生对于运动有所偏好,而当今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应当是关注学生终身体育的训练。而在一个班级中,男生更偏好于球类运动,而女生则会偏爱健美操等有氧运动。在学校现有条件下,为学生准备不同的项目,帮助学生调动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

2引入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主要娱乐方式,在初中阶段学生爱玩好动的需求与压力骤增的学业的矛盾性使初中生的情绪开始变得敏感起来,再加上此阶段本身就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此时体育教师若是采取强迫、命令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学生必然不会对体育学习产生主动参与的想法。对此,体育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对初中生的吸引力,将合适的体育游戏引入初中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时的快乐,这样初中生的主动性自然能得到有效提升。初中体育教师要注意,选择的体育游戏要保证两点,一是游戏要具备趣味性且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年龄,二是要保证学生的安全。

例如,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踢毽球这个运动项目制作成为体育游戏,首先让学生站成两排,然后用报数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两组,在体育场地中画出一块长10米、宽5米的长方形场地,在场地中线位置用一根1.5米高的绳子将网将场地一分为二,然后教师可以在每个半场内右上角画一块0.8米的正方形作为发球区,让两队分别站在两侧,通过猜拳的方式决定发球权,假设一队获得发球权,那么就由一队选人进入发球区用手将毽球发给同伴,同伴将毽球发给对方半场,对方借助球再踢回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体育游戏。在开始之前教师要明确游戏的规则,即除了发球时用手,其余时间只能用脚踢毽球,毽球发出界对方得分,发球失误,由对方发球,接球失误对方得分,在本场地内只能击球三次,每人触球不能超过两次,最后先到六分的一组获胜。这类游戏不仅能让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踢毽球,同时也能锻炼学生踢毽球的能力,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应变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对体育的抵触心理会降低,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也能得到切实提升。

3丰富体育训练项目

在初中體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普通体育与拓展训练进行适当的融合,丰富体育训练项目,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课程积极性。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蜈蚣行”的训练活动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队,后面同学的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再让所有学生集体下蹲,边蹲、边走进行竞速比赛。在此项活动中,可能会出现重心不稳的现象从而导致队伍无法前进或者中途掉队,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团队的配合来进行此项训练,本次训练不仅是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增强了学生下肢的力量。还例如,将两人三足的拓展训练与跑步训练进行结合,两名学生将脚绑在一起进行跑步的竞速游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体育学习的课堂效果。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体育活动的动作技巧,引导学生去寻找两人共同前进的方法,以及注意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4完善教学评价方法,激发学生信心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此阶段学生要充足的营养和运动才能提升体质,为学生的更好成长奠定基础。而要想让初中生能产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想法,就要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自信心和兴趣。此时就需要初中教师做好引导工作,要主动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激发初中生的运动积极性。为此,教师对学生运动的评价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要主动转变传统的评价态度,肯定学生的潜能。例如,当进行足球的教学时,学生容易受到打击,因为足球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学生在运动时常常会出现体力透支的情况,此时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鼓励而非肯定,这样学生才能从体育运动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教师要以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表现,也要指出学生的问题,肯定学生的运动潜力,将失败归因于学生运动较少才导致学生身体素质无法跟上足球运动的需求,要表扬学生踢球的认真态度,给予专业的指导,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组织的体育运动项目产生更加强烈主动参与的想法。

5结束语

随着教育革新的深刻发展,初中体育学科也越发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由此,吸引学生自觉参与课堂成为当前教学工作的重要思路所在。作为初中体育教师,遵循体育教育基本原则,不断探寻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式等,以此带动学生对课堂的主动参与。

参考文献:

[1]洪秀玲.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方法探寻[J].考试周刊,2021(03):126-127.

[2]王海艇.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01):191-192+195.

(重庆市开州区南门初级中学 405403)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