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课堂上,提问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提问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提问;思维品质;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1-0048-02
引 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核心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1]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从课程标准到核心素养,发展思维品质一直是英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提问是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的互动纽带,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将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提问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巧用信息差,增强提问趣味性,调动学生思维
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依托文本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寻找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差,增强师生沟通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
【案例1】
T: Hi, I'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Let's play a game "speaking shadow". Please do what I do, say what I say.
T: I like cats.(做出猫的样子,让学生模仿)
T: I can swim well and run fast.(做游泳和快跑状,让学生模仿)
T: Good! Now can you answer my questions?
Ss: Yes!
T: What animals do I like?
Ss: Cats.
T: Right! What can I do?(做出游泳和跑步的动作提示)
Ss: Swim and run.
T: How am I? What would I like(做饥饿状)?
Ss: You are hungry. You'd like a cake.
T: Right! You did a good job. Now let's go to the snack bar.(引出本节课内容)
【案例分析】
此例为教师借班上课的导入环节。本节课是四年级上册Unit6 At the snack bar 的第二课时,教师利用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差巧妙设计了speaking shadow的环节,配上动作和音乐,营造了活跃的气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既是一个暖场的开场白,又为下面的提问做了铺垫。游戏后的提问既趣味十足,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前面几个单元知识的同时,也为本节课话题的导入做了铺垫。教师认真分析学生的学情,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利用师生之间的信息差,在游戏后及时有效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提问应建立在沟通需要上,避免出现明知故问或机械问答的情况,充分利用和学生之间已有的信息差,让学生化被动交流为主动交流,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巧画简笔画,增强问题真实性,激活学生思维
在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下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激活其思维。
【案例2】
T: Now look, boys and girls, what can you see?(用粉笔在黑板上勾勒出一棵树和一些小花)
S1: I can see a tree and some flowers.
T: Good! Look, what can you see now?(在黑板上画出一条河)
S2: I can see a river.
T: Right!(随后在河的旁边画出一座小山)Can you see a hill near the river?
Ss: Yes!
T: Nice! (在河上画了一艘小船,看向学生)
T: Wow! Good one! Tell me, can you see a boat over the river?
Ss: Yes, I can.
T: Wonderful! Where can you see these?(手指黑板上的简笔画)
Ss: In the park.
【案例分析】
本案例为四年级下册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第二课时Cartoon time的导入部分。本课时的重点句型是“What can you see? I can see...”和“Can you see...? Yes, I can.”及“She/He can ...”教师利用手中的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勾勒出不同的景物,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公园,和花草山河相伴。此时,教师提问“What can you see?”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脱口而出“I can...”随后教师顺水推舟地提问:“Where can you see these?”学生自然回答“In the park”,进而过渡到本节课其他内容的学习。从旧知的复习巩固到新知的学习,在教师的简笔画中自然流淌出来,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的一笔一画跳跃。强烈的画面感帮助學生有效地复习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简单的几笔勾勒为课堂增添了很多亮点,让课堂教学灵动起来。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将提问落到实处,这样,师生之间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巧设问与答,提高问题开放性,拓展学生思维
提问是学生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学习能力之一。教师应依据学情,深入挖掘教材,探寻教材中的发散点,设计符合学生能力的问题,从而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
【案例3】
T: Boys and girls, can you still remember our story time?
Ss: Yes!
T: Good! Can you please try to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this story? Now girls ask and boys answer.
S1(a girl): Does Liu Tao like mum's soup?
S2(a boy): Yes, he does.
S3(a girl): Who's in the kitchen?
S4(a boy): First, Liu Tao's parents were in the kitchen. Later, Liu Tao went to the kitchen.
【案例分析】
本案例为五年级下册Unit 6 In the kitchen第二课时Grammar time的导入部分。教师让学生自由提问关于story的问题,男生和女生分别问答,学生不断发散思维,回忆旧知,思考提问的句型,思维的火花开始迸发。在这种开放的课堂上,学生可以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在传统的课堂上,大部分问题由教师提出,学生回答,长此以往,学生提问和质疑的能力逐渐降低,不利于对其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地将提问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提问和回答,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培养他们主动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自己在每个环节的问题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预留主动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
结 语
总而言之,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离不开充满趣味性、真实性和开放性的提问,教师要依托文本,尝试巧妙使用不同的方法,优化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提升课堂提问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于敏(1994.9-),女,江苏南京人,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