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也随之增强,电视民生新闻应运而生,并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与认可度,电视领域掀起了创办民生新闻节目的热潮。同时,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新媒体与电视民生新闻高度融合,在丰富传播内容的同时,催生了新的信息传播模式。本文对融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进行介绍,总结其现实意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创新;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5-0108-02
在电视节目的发展过程中,电视新闻界出现了电视民生新风潮,地方电视台改革势头明显,民生新闻节目逐渐成为重要的电视节目类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收视率提升的重要保证,可满足人们对新闻节目多样化的需求。但现阶段,民生新闻进入瓶颈期,其发展呈现出娱乐化、同质化的倾向,需要尽快转型。
一、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概述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具有显著的特性,也就是传播过程中的民生化、平民化。基于这一性质,民生新闻节目主要关注百姓的真实生活情况以及人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与百姓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1]。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通过这种形式,满足人们的观看诉求。新闻的选择性本身就是贴合民意的,实际报道民生新闻时,需要将电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
二、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传播特性与现实意义
(一)传播特性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特性较为显著,其在传播过程中,既存在新闻节目本身的特点,也存在更加显性的价值观。这一新闻类型,区别于传统化的新闻,选题主要关注民生,是一种社会性新闻,报道角度并不是大切口展开,而是从小切口进入,基于百姓的视角对新闻进行报道[2]。民生新闻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通过本土化新闻的播出,实现民众权益的最大化。
相关研究人员普遍认为,民生新闻节目的传播观念在现阶段具有先进性,其提倡以民为本,树立这种价值观能够提升传统媒体的公信力。
(二)现实意义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从媒体角度搭建了与人民沟通的平台,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生新闻节目的出现,能够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社会建设,实现媒介市场、思想观念、社会制度以及传统文化的构建。
三、融媒体环境分析
融媒体属于一种创新化的理念,并不是单指某一单位,人力及宣传方面,都可以使用媒体将具有共通性及互补性的事物有效整合,较为常见的有电视和广播,以此实现资源共享。融媒体环境是网络环境发展的重要产物,也是传统电视媒体走向新时代的重要标志[3]。
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弊端分析
(一)新闻价值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及更新的速度不断提高,但是新闻价值含量却越来越低,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新闻工作者为获得更高的点击量,或者让新闻成为头条,在收集新闻素材之后,会第一时间将信息发布出去,并没有考虑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新闻节目在这一过程中更像是一个信息传播媒介;另一方面,为满足节目的需求,新闻工作者经常报道一些没有价值的新闻,缺乏实质性,降低了新闻的质量。
(二)涉及区域分析
新闻节目的开设需要注重区域化,这是民生新闻十分显著的特征,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更切实的服务。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文化传播广泛,新闻工作者本地化现象严重,对其他区域的新事物的挖掘并不重视,受众难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讯。现阶段,融媒体环境不断发展,受众对民生新闻的兴趣降低,更倾向于使用手机软件关注社会热点新闻。
(三)内容统一化分析
在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内容统一化是重要弊端,这种现象存在网络传播资讯以及电视节目中。新闻事件发生后,各网站及电视台都会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且描述基本相同,之后再更换不同的标题作噱头。一些新闻工作者仅仅关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热度,不重视新闻资讯的新鲜度,同样一件新闻,报道次数过多降低人们的观看兴趣,收视率也会随之下降。
(四)民意分析
借助媒体的手段将问题公布,群众会据此形成自己的判断,并且自行在网络上发布个人看法,经过媒体的作用,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定性并得出结论。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尊重民众的意愿,但要重视其负面影响[4]。
五、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措施分析
(一)理念转变分析
现阶段,需要坚定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实现技术建设与内容建设的发展,逐渐形成形态多样化以及手段先进化的新型主流媒体,这种媒体形式具有竞争力。建设具备实力、传播力以及公信力的大型媒体集团,有利于搭建立体化、多样化、现代化的媒体融合发展传播体系。目前,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靠拢,以往的经营理念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媒介发展,受崭新创作理念的洗礼,以往的制作以及传播方式,难以留住新兴的网络用户。
电视媒体依旧是现阶段大多數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深受人们信赖。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能够让传统的电视节目带来互动传播以及场景多元化的新视觉。基于这一情况,传统电视媒体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经营生产理念,使用互联网式思维实现媒体的融合发展,通过内容制作以及运营等相应服务的改进,实现媒介的全面创新。
(二)内容生产层面分析
相关研究人员对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需要不断集中在社会性新闻中,实现其与民生新闻的讨论。社会性新闻主要是指保证受众能够积极参与报道,是一种公民实践的重要内容,能够组织以及推动大众参与公共生活讨论,帮助公众更好地应对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社会性新闻的发展势头不如民生新闻,发展空间较小,仅仅是国内相关研究人员研究热点的问题而已。随着民生新闻热度的逐渐下降,社会性新闻的使用成为民生新闻的解决方法并没有相应实验验证。
民生新闻分为大小两部分,其中大民生新闻是相对于小民生新闻来说的,是一种新闻样式。这种民生新闻更加重视社会生活中的普遍问题以及一些具有共通性的问题,从民生角度重新解读单纯的新闻消息,不仅需要对事件的具体信息进行有效阐述,也需要重视其中的社会性问题,在社会性新闻中,关于社会问题的公共化讨论、社会问题的议题设置具有较好的共通之处。针对较为迥异的政治以及公共政策中的语境,社会性新闻不适合本土移植,具体操作存在局限性。大民生新闻的尝试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也要重视国内民生新闻节目同质化的情况,努力脱离怪圈。
(三)渠道升级分析
电视媒体在发展过程中,进入触网步骤,这是阻止网络冲击,实现传统媒体新媒体化转型的重要步骤。使用新型媒介技术促成新媒体传播平台的搭建,这一过程有利于资源整合,可以不断扩大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传播覆盖面,积极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在新兴媒介的影响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需要与新媒体互融互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信息生产效率提升,能够缩小信息搜索的成本,逐渐实现互联网时代新消息的多样化更替,不断丰富受众媒介,使民生新闻的产出具有充分的线索来源。在实际选题策划中,栏目组可以结合受众的网络搜索热点,积极挖掘优质信息资源,可以使用新媒体平台获得多样化的新闻线索,实现素材的有效整合,提升节目内容的多样性,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
传统媒体工作对信息的把握比较严格,并且具备成熟的内容生产流程以及专业的采编队伍。在实际传播中,兼具时效性以及渠道多样性的新媒体显然更具优势,能够有效弥补电视新闻的弊端。栏目组可以使用这一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解其互动特点,将民生新闻节目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这对民生新闻的多样化传播具有积极意义,受众也可以获得多元化的接触平台。除此之外,可以通過新媒体渠道积极宣传正面积极的电视节目,不断收集受众反馈信息,实现传播效果的转化,大大增强节目的影响力。
(四)民生新闻重点分析
民生新闻的有效进步需要重视重点的掌握,其出发点是人民群众,因此需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意愿,分析民众喜欢什么。在采访品牌的过程中,侧重点为品牌名字及该品牌的优势;在介绍实际种植工作时,应关注相应种植事项,而不是开发人员的生活和具体开发过程。人们想要得到结果,过程只是少数人重视的部分,对大部分不开发实业的人而言,这些内容的报道并不具有实质性作用。
六、结语
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进步,融媒体趋势愈发明显,其促进传统节目改革,也反映出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不足和弊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想要长久发展,需要积极改进传播途径以及创新方式。新闻工作者需要重视新闻价值,防止统一化以及同质化,积极完善节目传播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新闻质量,还要使用多样化的平台,不断推送新闻内容,实现民众之间的友好沟通,扩大民生新闻节目的空间,促使其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虹.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3(34):77.
[2] 廖向阳.探析融媒体环境下广东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发展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0):249-250.
[3] 陈剑玲.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与创新[J].新闻传播,2018(18):119-120.
[4] 董强.融媒体时代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与创新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8,2(22):58.
作者简介:豆媛(1991—),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助理编辑,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