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笑
摘要:当前众多高校加入到创新创业的改革浪潮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使大学生创业获得了很多的机遇,但是因为来自多方面的原因的作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本文就当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如何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进行阐述,以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落实贡献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在高校掀起了一股热潮,大学生不在作为时代的看客积极融入创新、创业的实践当中。随着一些新产品和新的商业模式不断的涌现,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为我国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力量。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行动的方向。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各大高校开展开来,但是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大学生普遍理解不够深入。随着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了一批有先进思想、敢于创新尝试的有志青年,他们不断突破自我,学习创新创业知识,从而学以致用,希望能为以后顺利就业或者创业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但是在创业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遇到了诸如学业时间如何分配、创业资金从何而来等的问题需要解决,同时面临着心理承受能力和学业的双重挑战。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借助学院管理方面的专家和优秀的教师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了系统建设,同时借助高校和相关企业合作,入住企业实习基地等的方式来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基地,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创新創业教育理念仍然滞后
相关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学校中,存在教育形式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教育表面流于形式等现象。教师仍强调书本知识的教学,对于实践环节不够重视。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认识不足,热情不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相对仍旧滞后。
(二)创新创业教育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许多高校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或者作为学科的边缘课程,提供给学生学习。每个学院根据本学科的需求自行安排,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未做具体要求,相关课程比较零碎,未能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也反映出当前创新创业教学的尴尬境地。并且多数创新创业教学老师只是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很少结合相关专业进行实践讲解,学到的理论知识浮于表面,未能达成实际效果,使得学生不是很感兴趣。课程的存在感和体系感不足。
(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应用落后
学生由于在校还要忙于学业,繁重的课业压力导致多数有创业理想的同学没有时间进行教育实践。或者学校提供的创业实践机会本身就有限,学生只有踏入社会才能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考虑到家庭因素、创业成本等的原因,这也给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教育的应用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同时创业失败带来的恐惧感,让还未成熟的学生不敢轻易尝试,只是满足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虽然越来越多的同学踏上了创新创业的道路,但是额外的经济压力、学业负担、思想压力等让他们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环境不理想
当前政府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出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一些社会企业也提供了就业实践岗位,但总体来说扶持力度仍然不够,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仍旧不够深入,校企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虽然高校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提供了许多学习的机会,但结合实际还是存在差距。大学生所需要的的创业启动资金,也存在审批程序复杂、审批时间过长等问题,这些也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只有外界环境更加优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才能进一步发展。
三、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建设
学校往往因为对创新创业理念不够重视,忽视对创新创业教学课程的重视,因此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建设。首先,从学校层面,将创新创业课程与实际社会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再次,从教师层面,要端正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授课态度,认识到创新创业课程对于学生的影响意义。最后,作为学生自身应树立新观念,拓宽思路,积极主动的投身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当中去锻炼自己。
(二)拓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领域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的提升,取决于参与实践应用总结的经验和动力,高校应当修正相关课程的实践方案和教学模式,来拓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领域。同时不断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引进更多的项目,加强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积极的进行校企融合,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实习的岗位,拓宽实践领域。
(三)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良好环境的养成,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首先,积极的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平台,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其次,针对高校的创新创业出台相关的政策法律保障,建立健全项目资助体系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产权等进行保护。再次,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高校创新创业网络平台,方便为高校大学生提供线上指导服务和学习资料的查询。最后,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相关手续审批给予帮助,简化办理程序,为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
结束语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国家大力支持高校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创业,也提出了相应的鼓励政策条例,然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水平还需要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从业者不断的进行研究,需要一个发展过程。当代高校大学生只有积极主动的投身到创新创业中来,不断的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和实践水平,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作为高校应当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完整教学体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融合,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的优良平台,才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所以,就要求各大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关注力度提升,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帮助其养成正确的创业理念,使得大学生均具备较高的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素养,为促进社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杨继芝,王西瑶,罗慎,等.基于试验站平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农业教育研究,2019(3):9-12.
[2]王岩,陈嘉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J].新丝路:中旬,2019(1):0119-0119.
[3]夏丹.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科学与信息化。2016.(17).
[4]李国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11).
[5]张廷,杨雁飞.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J].科技创业月刊,2,2018(1).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