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
摘 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以《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中的跨文化作为切入点,从不同文化价值观对比和融入中国文化故事两个方面着手探索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设,以便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商务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3;F7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5-00-02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融合价值观教育,将德育润物无声地融入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思政的本质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目的是实现各类专业课程与德育的融合,实现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化教育理念既是新时代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对当前高等教育的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1],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跨文化能力培养,故跨文化课程是融入思政的最好切入点。
二、《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关系
《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跨文化沟通与管理能力及国际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是时代赋予英语专业内涵建设的目标之一,服务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目标。跨文化交际具有多元性和跨学科性,非常适合作为“课堂思政”的切入点,做到将“育人”与专业知识学习巧妙融合。将思政教育理念与《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融合,致力于培养既具有中国情怀、文化自信,又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
三、《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商务英语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化视野、合理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多元知识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能在国际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外事、教育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是以专业技能知识课堂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了解各国文化知识的同时进行文化对比,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接触到各国文化碰撞时,很难辨别孰是孰非。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可能会出现崇洋媚外的心态。因此,新时代下应将单一的知识与技能培养目标转变为跨文化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培养,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中,尤其是《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中,为社会培养出思想素质过硬、中外人文知识底蕴深厚、跨文化沟通能力和专业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引入其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意义[1]。
四、《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路径
(一)以时事热点为切入点,培养爱国情怀
近年来,时事热点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被广泛运用于跨文化沟通教学中。课堂上,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热点时事出发,一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打破沉默的气氛,拉近师生距离。比如,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一目前备受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的教学中探索课程思政。首先,引导学生收集语料;其次,对其背后的语料予以分析;然后,结合跨文化章节理论知识,对语料背后所反映的人群意识形态和认知进行分析,加深对现今世界中国及中国人民面临的问题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此次新冠疫情所折射的中西认知差异,探讨在中国复兴道路上应该如何发出声音,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屹立于民族之林。
(二)融入传统文化,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1],一方面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起到德育的功能,培养中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根据《跨文化商务沟通》教学模块,融入中国传统和中国文化。例如,《跨文化商务沟通》第四单元“Contrasting Cultural Values(文化价值观对比)”阐释了不同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围绕这一主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课下查询价值观的语料,可以是名人名言或俗语,也可以是名人故事,然后对语料进行对比分析。例如:
Self-help is the best help.(一个好汉三个帮。)
If you want thing done well, do it yourself. (人心齐,泰山移。)
God will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
Self comes first. ( 国家利益至上。)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英文報告展示或者举行辩论赛,辩论赛可以让“思政”与“课程”进行完美融合。将本章内容“文化价值观对比”课程教学中隐性的“德育”内容显性化,使学生感受到理论的“温度”的同时,促进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统一。同时让学生互相学习分享,深深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价值观文化骄傲自豪,树立强大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不同文化价值观对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跨文化商务沟通》其实就是一门不同文化价值观对比的课程,非常适合切入课程思政内容。首先选择一个价值观冲突点;其次让学生思考,通过查询资料,理解和融合中国文化,培养中国情怀;再次从国际视野理解西方文化的不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后从人文教育角度,让学生树立文化平等、文化自觉的意识,激发人文关怀。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内容,并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和各种教学活动将其融入教学设计中。德育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既可以使跨文化知识点传授与国学传授同向同行,学生进一步深刻学习国学知识,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同时,又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西方价值观及其根源,更理性地看待西方文化差异与制度差异。
(四)案例教学,树立正确的批判性思维
在选择案例时,要选择比较典型的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利用案例进行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普及其中暗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在利用专业知识解释后,能将其中的核心观念上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牢牢把握其深层含义及价值观念,并指导自身行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调节自身文化身份及思维定式,深化在全球化世界中树立自身民族文化自信的认知,培养中国情怀;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从理论视角辩证看待国内外时事,进一步深化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跨文化商务沟通》思政教学路径建设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需要制度来落实,院系部门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所有院系、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理念形成广泛共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二是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2]。三是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要将高校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等各方面。四是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教学效果与教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加强教师自身思政能力的培养。五是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制定相关的激励约束和评价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将思政体系建设与实际效果纳入考核指标,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奖励指标,引导和激励更多教师投身于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
六、结语
《跨文化商务溝通》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辨别中西方两种价值观,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认同感;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让学生能以批判的态度对待中西方不同文化,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视角,即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用中国的眼光看世界,用世界的眼光看世界,让学生辩证分析中西认知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价值层次从个人到社会到国家到世界;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
参考文献:
[1]李海燕.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科技视界,2019(28):107-108.
[2]张一璠.高校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挖掘梳理论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38-42.
[3]侯子雯.立德树人理念下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策略分析[J].现代交际,2020(23):114-116.
(责任编辑:张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