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1-09-10 21:48:41叶权兴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8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德育教育小学数学

叶权兴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而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也要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基础的数学知识的讲授外,还要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在课堂中,增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数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8-280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一直都是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再加上,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并且,仔细分析教材的话能够发现,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地方都包含着德育教育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将德育内容与数学基础结合有效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建更为高效和有趣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如何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完成德育内容的渗透进行了以下几点探討。

一、挖掘背景知识,提炼数学德育内容

通常而言,大部分人都认为数学就是一门与数字、图形相关的理论知识科目,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与作用也主要限于应付考试或实际应用,而与德育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性,但这种想法是欠缺科学性的。在数学课本知识的背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与德育相关的知识,但这却需要任课教师透过现象来进行深入挖掘并加以提炼,进而将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助力于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圆》相关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将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讲述给学生听,即祖冲之小的时候就提出老师说的“圆周是直径的3倍”这句话是不正确的,从此就投入到了相关研究与探索当中,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学习与研究,最终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第7位。与此同时,数学教师需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与领悟祖冲之身上所体现的敢于质疑与创新、不畏艰苦、持之以恒的优秀思想道德精神,促使他们联想到自己在生活与学习当中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改进的方向,以加速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二、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思想道德榜样

德育既是一个说理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陶冶与迁移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德育过程中,任课教师的任务就不仅仅是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促使他们在不自觉的模仿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鉴于以上教学要求,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小学数学教师就都需要在以身作则理念的指引下约束自己的具体行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榜样,促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慢慢得以提升。

例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每节课都尽可能提前5分钟来到教室,以为新课讲解做准备,而在具体的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在基础教学之余就其中的重难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假如还有同学难以理解其中一些内容的话,其不要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批评,而是要在下课以后专门对他们作详细的讲解指导,直到学生最终完全理解掌握。在此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充分体会到教师身上守时的良好习惯,以及认真负责、尊重他人的美好品质等,从而在教师榜样模仿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组织开展活动,开辟德育渠道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知识掌握情况开展游戏活动教学。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借助问题的提出,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例如,“小数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中的重点知识,在帮助小数掌握除法计算要领的同时,教师还需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双向进步。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将学生分为五组开展“今日我当家”游戏,每组学生又分为买家与卖家,卖家售卖铅笔、橡皮、计算本、三角板等学习用品,买家进行购买,其中铅笔1元,橡皮0.5元,计算本1.5元,三角板0.5元。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提问学生“如果有10元,大家最多可以买几块橡皮?”学生积极回答“20块”。“那如果我想买1支铅笔、7个三角板、3个计算本,剩下的钱还可以买什么呢?”教师追问。由于购买量与购买种类的增加,学生需结合加法、乘法和除法进行混合运算,这造成学生计算困难。这时,学生A认为“可以再多买1块橡皮和1个三角板”,班上学生露出质疑的目光。随即,教师请学生A为大家讲解,学生A说道,买1支铅笔是1元,7个三角板是3.5元,3个计算本是4.5元,“10-1-3.5-4.5=1”。班上学生根据学生A的计算结果发现,还可以买1支铅笔、2块橡皮、2个三角板。“你为什么这么快就计算出了呢?”教师提问学生A。该生说“这是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我们组卖家计算老师提出购买物品的价钱,买家计算购买完剩余的钱数,最终求出剩1元。”教师表扬该组学生,并鼓励其他小组积极配合,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应延伸教材,通过相应教学活动的开展组织学生小组写作,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既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总之,基于当前的教育教学背景,德育渗透已经逐渐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平时的学科教学活动当中,各任课教师就需要在此目标的指引下不断进行教学改进与创新,从而在增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助力其高水平思想道德素养的获得。

参考文献

[1]马德泽.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1(10):31-32.

[2]林水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考试与评价,2021(02):114-115.

[3]张凤娟.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1):55.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第四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德育教育小学数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4:19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1:59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2:53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7:27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