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佰慧
摘要:近年来,随着《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等文件的出台,学生思维培养逐渐成为学校、社会关注的重点。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维亦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了解数学一般的规律的关键能力。为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立足学生发展实际,把握数学思考题的核心内涵,从内容、形式上给予转变, 提高教师教学工作针对性与全面性的同时,点燃学生学习热情,为其日后学习、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考题;数学思维;发展研究
数学思考题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学生思维感知、知识运用等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数学思考题中渗透数学思维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知识主导”的教学架构, 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而且多种形式问题引导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抽象的数学定义,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跃迁。
为此,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立足学生发展实际,打造趣味性、知识性兼备的数学讲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
一、丰富思考题形式,唤醒学生学习热情
现阶段小学生思想、认知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受年龄、学习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他们对知识的认知流于表面。教师作为学生发展路上的“风向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解读数学思考题的特点,结合现阶段学生认知,丰富思考题形式, 唤醒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培养其数学思维,从而提高自身学习效率。
以“圆”一课为例,本节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定义与周长计算方式,并通过练习感受圆与日常生活的练习,对此, 教师可以转变思考题形式,立足数学史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欲望的同时,加深其对知识的印象。
例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世界上第一个轮子以及制造过程,并设置多个导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要设计“圆形”的轮子?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由“圆”组成的?
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我国关于“圆”的研究, 如:《墨经》中提到,“圆,一中同长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教师还可准备一些数学道具,让学生通过对比探究,思考句中“一中”“同长”的含义,把握圆综合特性的同时, 增强学生对圆的直径、半径和圆心等知识的认识。
随着课程的深入,教师可以围绕“圆的周长”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并设置多种形式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如车辆的轮胎,并向其询问:如何测量车辆轮胎的周长?
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结合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利用“滚动法”“绕线法”进行实验探究。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还可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共同测量身边“圆”的周长,如学校圆形花池、圆形花坛等等,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依托“双线”课堂,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一)课前新知
课前预习是教师掌握学生学情、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抽象、冗杂的知识进行压缩,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课程重点,从而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升。
以“变化的图形”一课为例,在开展教学工作前,教师可将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利用社交软件提前下发至学生,并根据其现阶段认知设置相应的思考问题。针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教师还可有针对性的穿插“图形移动、旋转、对称”等数学知识,拓宽其数学视野的同时,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整合。
(二)课上育人
课上作为学生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亦是数学思维、数学认知形成的关键。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注重思考问题与多媒体技术的融糅,提高课堂深度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以“时分秒”一课为例,本节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钟表的构成,并能够根据指针、分针所指数字准确读出对应时间。对此, 教师可以立足实际,设置多个导学问题引導学生思考,在此过程中, 教师还可开展相关数学游戏,联系日常作息帮助学生认识整时与特殊时刻,并使其在游戏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为日后学习、身心发展奠基。
(三)课后反馈
课后反馈的目的在于评估教师教学成效,拓展学生知识层面, 从而开创师生“共进步、同发展”的新局面。为此,教师可以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以线上、线下为节点优化评价形式,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与全面性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要重新审视数学思维培养工作的重要性,立足学生发展需求,把握教材核心知识,丰富思考题形式,唤醒学生学习热情;依托“双线”课堂,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多措并举,转变传统“教师、知识主导”课堂结构的同时,给予学生最大程度上的自主性,从而促进其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磊. 重视思考题教学,提升学生数学素养[J]. 新课程导学, 2019(S1):81.
[2]商林锋 . 小学数学思考题教学中思维方式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J]. 科普童话,2019(41):34.
[3]胡剑 . 小学数学教材中“思考题”教学策略例谈——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下教材“思考题”为例 [J]. 数学教学通讯,2021(04):5-7.
(沛县实验学校,江苏 徐州 22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