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燕华
摘 要:粤剧是我国戏剧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即岭南文化。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交融日渐紧密,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对粤剧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并且也挤压了粤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加剧了粤剧的传承困境。粤剧文化进校园有着十分丰富的现实意义,其有利于实现粤剧传承目的,拓宽粤剧传承渠道,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为此,应在校园建设中积极营造粤剧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融合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对粤剧教学形式进行创新,让粤剧文化有效地“走进校园”。
关键词:粤剧文化;校园;实践研究
引言
粤剧不仅是岭南地区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今时代,文化多元化发展迅速,娱乐方式纷繁多彩,越来越多的人们迷恋上国外文化,而忽视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粤剧文化的传承遭遇困境。这一背景下,应为粤剧文化的传承打造更好的环境,由于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品格的塑造以及艺术文化的感知都基于此时期,因此,小学教育成为继承粤剧文化的有力渠道之一。将粤剧引入校园中,可以实现文化传承和素养提升的双重目的,对于学生的发展意义深刻。
一、粤剧文化进校园的现实意义
粤剧文化作为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戏剧形式,将其融入校园教育,开展粤剧教学,具有十分丰富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实现粤剧传承目的
将粤剧文化引进校园,利于实现粤剧传承目的。粤剧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较为新奇的文化形式,从小学阶段开展对其文化灌输,能够调动学生的感知、探索兴趣。与传统课程内容相比,学生们可以在粤剧学习中接触唱念舞打等丰富的学习内容,更具趣味性、生动性和多样性,因此非常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粤剧文化的有效传承做好铺垫。并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文化理念的初步构建时期,自此阶段引入粤剧文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深化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培养其文化兴趣,进而促使其成长为粤剧文化的主动传承人和弘扬者。
(二)有利于拓宽粤剧传承渠道
将粤剧文化引进校园,利于拓宽粤剧传承渠道。现阶段,受到社会发展因素和文化多元性的影响,粤剧的传承空间极为狭窄,限制了粤剧文化的延续性传导,对传统文化建设与发展而言属于阻碍因素。而学校一直都是知识与技能培养传授的主要场所,也担负对学生思想与理念塑造的职责,同样作为文化知识,粤剧也可以借助学校这一育人场地开展教授和传承,通过社团方式由专门的教师组织教学,让粤剧得以规范的继承,让粤剧文化更好的渗透到每一位学生心中,从而突破当前粤剧文化的传承困境,拓宽粤剧的传承渠道。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将粤剧文化引进校园,利于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粤剧是中国戏剧的一部分,其中也蕴含着丰富且深刻的岭南文化内涵,因此作为特色文化其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粤剧中的文化底蕴深厚,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岭南文化的内涵,感受到戏剧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感受到传统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促使学生加深对戏剧、对粤剧的认知深度与广度,将学生培养为综合素养更高的优秀人才。
二、粤剧文化进校园的实践策略
目前,学校组织学生学习粤剧的方式主要是社团形式,未设置专门的教学课程,每周进行一次,从实践层面而言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粤剧教学。
(一)营造粤剧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做好对粤剧文化的校内宣传,增进学生们对粤剧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有利于构成粤剧学习的积极氛围,促使更多学生参与到粤剧社团当中。在校内宣传栏中展示一些粤剧的文化知识介绍,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影响,扩大粤剧文化的传导范围;将经典粤剧音频作为广播站的播放内容之一,创设活跃的文化氛围;在校园中展示一些粤剧表演中演员们所穿戴的衣服、头饰等,吸引学生的关注和欣赏,是输出粤剧文化的有效方式;将粤剧文化相关的知识进行整理和编辑,通过校园宣传平台,如微信公眾号等方式,针对性的推送至学生群体当中,其中也可以加入本地粤剧戏团表演的相关信息,促使学生在校外也积极去感受粤剧文化,并且这也能够带动学生家长的关注和参与,实现了粤剧文化的连续性、辐射性传播。
(二)融合学科课程教学内容
除了单一的社团教学之外,也可以将粤剧文化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合理的融合,借助跨学科的方式实现对粤剧文化的多样性渗透,同时也能够拓展粤剧教学的新颖性,避免长期单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出现枯燥和消极情绪。如将粤剧和体育课程相融合,体育课程的目的之一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强身健体,在粤剧的表演中有许多舞打动作也具有同样的功能,云手、骑马、旋腰等都可以作为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基础热身动作;也可以与英语课程进行融合,英语教师在课上为学生以英文方式展示粤剧文化的相关知识,并让学生从中提炼关键词或关键语句,播放粤剧表演选段,让学生用英文方式表达观看的感受,强化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的同时锻炼其英语表达能力。
(三)创新粤剧教学的形式
每周一次的社团教学方式还是缺乏高效性,具有一定的优化空间,因此学校应以创新思维为指导,对粤剧教学的组织开展形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在保持社团教学方式基础上,组织进行更多样化的社团活动,不要将学生限制在教学中,需给予其更广阔的展示平台,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所学习的粤剧,从中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利于带动其粤剧文化探究积极性。如举办粤剧文化节,由社团成员准备和编排粤剧节目,在校园舞台中展示给其他学生,吸引学生和教师的关注度;经过专业教师的多项基础训练之后,包括发声练习、技艺练习、形态练习等,掌握了较好的能力后,可以为学生提供对外表演的机会,将展示平台进行外扩,以更好的实现粤剧文化的输出,引起社会上人们的关注,达到继承粤剧文化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粤剧文化目前面临较为紧张的传承环境,为实现对粤剧文化的有效继承目的,开展粤剧文化进校园的积极探索。将粤剧文化引入校园当中,不仅可以传承粤剧,拓宽其传承渠道,也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化品格,对学生未来的人生成长奠定优良基础。新时期教育背景下,为再次提高粤剧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教育效果,学校应主动营造粤剧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跨学科的融合教学,并创新粤剧教学的组织开展形式,以实现对校园这一教育渠道的价值利用。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2020年度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粤剧文化进校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DXKT2582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剑琴,唐亮平.粤剧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创新策略研究[J].黄河之声,2020(13):134-135.
[2]唐芬.夯实粤剧特色品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9):109-110.
[3]黄燕.浅论粤港两地“粤剧进校园”[J].戏剧之家,2020(02):124-125.
(作者单位: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甘泉小学,广东 广州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