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校外教育40余年政策沿革与观念变迁

2021-09-08 05:49柴纯青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校外教育基础教育

摘  要: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北京校外教育经历了“学校教育的补充阶段”“与学校教育并举的阶段”“素质教育探索下的过渡阶段”“列入学校教育计划的阶段”“树立广义校外教育观的阶段”五个阶段。在校外教育政策的不断变化调整中,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更加清晰稳定,服务于以学习为中心的立意更高,校外教育机构的类型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善。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可在“学习中心”建设、社区体系重塑等方面互相开放,共塑未来教育新形态。

关键词:校外教育;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学习中心

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北京校外教育政策几经调整,为北京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支持。在政策实践层面,北京校外教育也逐步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呈现出更开放的格局。本文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视角切入,梳理了北京校外教育政策的沿革,探讨了政策观念变迁及对未来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北京校外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与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不同发展阶段相对应[1],北京校外教育政策也分为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课程与教学改革每个阶段所确立的培养目标不同,对校外教育的需求也就不同,从而推动了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校外教育机构的类型、提供服务的内容与方式、校外教育功能等方面的演变。

(一)1978~1985年:学校教育的补充阶段

1978年以后,北京基础教育调整到提高教育质量的阶段,通过以教学为中心的改革,培养符合农业现代化和城镇产业化需要的“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2]。

然而,由于学位数量严重不足,升学竞争加剧,各区县片面追求升学率,很多学校只抓少数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最终结果是,农村中小学既不能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合格的新生,农村教育也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的需要[3],城市中学培养不出足够的有合格技术的毕业生,影响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4]。更严重的是,“不少中学生缺乏远大理想抱负”,学习得过且过,看重个人得失,劳动观念淡薄,是非识别能力差[5]。在此背景下,校外教育政策沿着两个方向展开,努力消除学校教育的弊端。

一是组织以校办工厂为载体、以培养劳动观念和技能为主要目标的课外德育活动。“校办工厂要明确为教育工作服务的方针” [6],除了增加学校的收入外,它还是开展勤工俭学、培养学生劳动态度和劳动观念的场所。

二是开展以减轻学生负担、解决升学竞争对学生健康成长造成困扰为目标的校外教育。在当时的决策者看来,“许多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成年累月地被上课、作业、考试和分数束缚得死死的,没有多少机会参加课外科技、文体活动和劳动,没有多少余力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没有多少自由支配和玩耍的时间。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不应该继续下去了。”[5]这表明,校外教育的广泛开展有助于克服学校教育的弊端。因此,刚刚恢复的北京校外教育发展迅猛。北京市少年宫建立了舞蹈、合唱和无线电等12个教研室;北京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组建了天文、电子、航母和舰模等专业委员会,开展提高学生智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的活动。

(二)1985~1994年:学校教育与学校外、学校后教育并举的阶段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与学校外、学校后教育并举”的要求。从政策文本来看,这是推动学校教育改革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方法的一项措施,也有利于解决教育落后于科学文化发展、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等问题。北京基础教育政策对此高度认同,在1986年7月和1987年8月分別召开了两次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1987年4月召开了专门的校外教育工作会议,这些会议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学校教育与学校外、学校后教育并举”的措施,以适应北京产业结构向工业及第三产业转型、提高各产业科技含量的需要,为20世纪90年代和21个世纪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大批优秀的人才和大量训练有素的劳动者[7]。

一是要求校办工厂(农场),以及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办的直属厂(场)和联合厂(场)为中小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活动。勤工俭学活动的重心是劳动教育,旨在加强对学生的劳动观念教育和劳动技能训练[8]。

二是改革学校课程与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主要包括:北京市政府要求“大中型企业要向社会开放,安排学生参观、访问”[9];学校开设劳动技术课,劳动的范围包括社会公益劳动,参观工厂、其他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村乡镇,高中生做社会调查等[9];开展校内科技活动。1992年,许多中小学建立了小天文台、气象观测站、地震观测台、植物园或栽培温室、生物实验基地等[10]。很明显,学校的课程已经向课外及校外的活动延伸,表明“并举”之下,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更加有机地联结。

三是大力发展校外教育。截至1987年4月,北京市已建成校外教育点1461个,每年参加活动的青少年达1000万人次。在此基础上,北京市决定设立中小学生“金帆奖”和“银帆奖”,并推动校外教育不断扩大覆盖面,“到1990年,提高到中小学在校学生的50%”[10]。在校外科技教育方面,北京市建立了青少年科技馆(站)10所、专业小组600多个、学员10500人,形成了以市、区(县)青少年科技馆(站)和少年宫为骨干、以中小学课外科技小组为基础的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格局[11]。

四是推动校外教育发挥教育改革实验的功能。北京校外教育会议出台了《北京市、区(县)少年宫、少年之家工作条例的通知》《北京市、区(县)青少年科技馆工作条例》,这两份文件都强调校外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有着自己的规律,要充分、有效地发挥校外教育的示范、指导和改革实验的作用。相比于学校教育,校外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技能、独立思考和动手动口等能力。有文件特别指出,科技馆的教学内容要高于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和途径与学校有区别,“起到了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11]。

(三)1994~2000年:素质教育探索下的过渡阶段

在这一阶段,北京的经济发展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和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转变,“知识经济”的内涵更加突出,产生了对知识创新人才和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此,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明确的“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学生”等要求的基础上,北京市将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作为政策重点。校外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和特长上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

一是拓展了校外教育机构的类型。此前政策文件中的校外教育机构专指少年宫/少年之家。按照七部委颁布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北京市修订的新规程提出,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工人文化馆、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科技馆、影剧院、园林、遗址、烈士陵园,以及社会单位办的宫、馆、家、站等,可以组织少年儿童活动。校外教育机构第一次“扩编”,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素质教育场所,这是校外教育政策的一次突破。

二是加强社会生产劳动的课程化。按照“劳动技术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劳动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劳动技术教育与勤工俭学相结合”的理念,“每一所中学的劳动技术课和社会生产劳动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初高中学生在各自学段内要学会教学大纲规定的4至5项劳动技能,并参加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 [12]。校外教育进一步参与到学校课程建设中来。

上述政策意味着,校外教育在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上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学校教育也在尝试突破传统的束缚,在特定课程上实现与校外教育的制度化合作。

(四)2000~2012年:列入学校教育计划的阶段

进入“十五”时期,创新成为决定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北京开始建立以高新产业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创新体系和机制来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教育需要为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3],以及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公民素质等[14]的高素质人才。

相应的,北京市的课程与教学改革重点为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整合性,加强教材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经验之间的联系,推进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14],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更有利于发挥校外教育的功能,校外教育逐步被纳入学校教育的框架。

一是將校外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按照“全社会关心、支持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小学德育以生动活泼的课(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为主,中学德育要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学科教学活动、课外校园活动、社区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 [13]。

二是将校外教育机构作为开放和实施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基地。2006年,《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中小学要把校外活动列入学校教育计划,使其经常化和制度化”,“逐步做到平均每周有半天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学校主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技术课程统筹设置校外教育活动。校外教育机构主要是作为完善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教育基地[15]。校外教育在学校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为课程开发的场所。

三是推动校外教育机构主动与学校教育合作,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十一五”教育规划指出,各类校外活动场所要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联系,及时调整活动内容,精心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活动项目,积极探索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活动方式,同时“逐步建立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校外活动与学校课程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16]。这些工作机制包括:第一,校外教育机构要遵循自己的规律开展活动。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必须区别于学校教育,“防止活动课程学科化、课堂化的倾向”[17],而学校开展活动课程往往容易走上学科化和课堂化的路子。第二,校外教育机构要主动走进学校开展活动。结合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改革,校外教育机构走进学校所开展的活动应当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直接参与的机会。第三,校外教育要为学校的课外活动提供咨询和指导。其目的旨在推动学校教育的改变,共同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18]。

“中小学要把校外活动列入学校教育计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表明,校外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其核心在于,校外教育能够更好地践行第八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即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创设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和实践的课程与教学活动,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校外教育已经不再只是为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资源,还能按照自己的规律开发和实施课程,并反过来推动学校教育的改变,成为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体。

(五)2012~2020年:树立广义校外教育观的阶段

这一时期,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进入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引领的新阶段。核心素养的内涵表明,学生应具备在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中能够自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北京率先推动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目的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于北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格局的转变。

在上一阶段发挥校外教育独特功能,以及在几年来开展校外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树立广义的校外教育观,加强教育资源统筹,促进校外教育发展”的政策理念,其内涵包括: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课程开发(如初中科学实践活动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生志愿服务、劳动教育以及学农实践体验活动和军训等。“树立广义的校外教育观”带动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是推动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开展与社会机构的合作。为了加强学科教学内容与社会、自然的联系,强化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整合博物馆、科技馆、大学实验室和图书馆等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践活动菜单式服务[19]。在2016年出台的购买教育服务的专门文件中,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进入了“广义校外教育资源” [20]的范畴。随后出台并连续三年修订的“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的管理办法是落实“广义的校外教育观”、开展与“广义校外教育资源”单位合作的典型政策实施案例。在这一政策的推进过程中,中小学、少年宫等机构也是“通过承担市教委下达的工作任务而确定的资源单位”,而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等是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服务的承接主体。

二是通过将学生校外教育活动的成绩纳入中考评价体系,深化广义校外教育观的内涵。 北京市致力于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提出了“物理、化学学科将学生初中三年参与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成绩纳入中考考试评价体系”[21]的政策安排。这不仅表明校外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上具有独特的功能,而且还打破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升学评价的垄断。这是一种极具开创性和想象力的政策探索。

三是要求学校将校外教育活動纳入课程整合的新理念中。2014年进入深化课程改革的阶段后,《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要求“学校机动2周用于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和游学等” 。2015年10月,北京市首次启动初中生市内游学和学农项目,“课程设置侧重于集农事教育和农事劳动为一体的除草、施肥、养殖等体验类课程,并与生物、物理、化学、综合实践等学校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有效促进了校内校外教育的融合。”[22]学农教育计入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程整合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打破学校与社会的边界,打破知识与生活的边界,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阶段,校外教育对北京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远远超过了前期。以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为例,其目标是构建无边界、跨学科的开放式学习服务平台,开展的活动不是单一的生产、劳动技能型活动,而是必须体现课程整合与教学方式改革,服从创新人才培养对科学精神、动手能力等的育人要求。此外,校外教育活动的成绩还纳入了学生中考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的范畴。因此,“树立广义的校外教育观”已经不只是校外教育发挥育人功能,还要发挥对整个学校教育体系的改造功能。

二、校外教育政策观念与功能的变迁

伴随着校外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校外教育的理念、机构类型和教育功能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政策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还促进了校外教育观念的革新与进步,对未来校外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一)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更加清晰稳定

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表明,儿童是独立完整、有独特价值的人,儿童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建构中形成主体经验,实现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

北京的校外教育政策历来强调,校外教育有着自身的规律,有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相对于学校教育的制度化、程序性、秩序性和教学的系统性而言,校外教育更强调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学的个性化、灵活性和实践性更加鲜明,所开展的活动聚焦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口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

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前几个阶段,校外教育的这些特征被置身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成长需求的政策框架中。换言之,校外教育对学生上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首先服务于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还不足以成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

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经济对教育的需求逐渐转向“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不同于“合格劳动者”,更强调人的自主性和建构性。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充足的创造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课程与教学改革由此确立了学生主体性的理念,提出了发展学生特长、个性和创新精神的政策期待。个体自身发展的需求和经济发展对人的需求逐步统一起来,这种统一必须确立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来驾驭两种需求。

在这一重大理念转换的背景下,校外教育具有了更高位、更清晰的育人价值。在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下,校外教育本身尊重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和实践性、班级活动的自组织特征、表现性评价等,都焕发出新的更加理性的光芒。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正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彼此突破边界并不断融合的前提,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一起成为培养“完整的人”的活动。

(二)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重构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尽管校外教育理论研究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实践场景,但总体上都强调校外教育是在“学校教学计划之外” “各科教学大纲范围之外”,甚至“校园以外”发生的一种教育活动[23]。历年来的北京市校外教育文件总体是按照“校园以外”来描述校外教育的定位的。

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过程,是重塑学习场景的过程。强调“学生的学习随处发生”,这表明“以学习为中心”理念的确立。无论是社会大讲堂、综合实践活动、博物馆课程、开放性科学活动,还是其他整合型课程,都是学校教育开始打破围墙、打破学科边界,对开展更具弹性教育活动的探索。

这恰恰是校外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的特征所在。因此,校外教育从与学校教育“并举”“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再到深度融合,都表明校外教育能为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课程资源,尤其是思想资源。北京东城区的“学院制”就是对系统内外资源的整合,门头沟区的“中小学生综合实践体验圈”等课程基地的建设,以及学校主动以区域内校外教育资源为基础而开发的“在地课程”等,正是学校教育突破原有边界,与校外教育一起围绕“以学习为中心”理念的共同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校外教育的角色与功能也发生了改变。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校外教育机构除了为学校教育提供课程资源和基地以外,还主动开发课程,以“菜单”等方式,供学生自主、按需选择,并以实践操作和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不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也不是“并举”,而是对“以学习为中心”的更高立意和服务儿童全面而有个性成长的更深层次的实现。

(三)广义的校外教育资源观丰富了校外教育机构的类型

在北京市课程与教学改革的40余年中,学校教育对外部资源的拓展,最初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能力为目标,解决德育脱离实际的问题。勤工俭学的校办厂、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农村乡镇和社区等都成为学校德育活动延伸的场所。进入21世纪,围绕对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些机构和场所的功能逐步超越单一的德育目的,增加了在实践场所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等多重目标。

与此同时,政策中的“校外教育机构”的概念也在不断调整。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校外教育机构特指“少年宫”“少年之家”和“青少年科技馆”等。随后,博物馆等以为青少年提供服务的机构之角色,开始进入“校外教育机构”的行列。到了21世纪,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京办发〔2006〕21号)采用 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概念,“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及其他各类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社区和农村等都是开展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的场所,表达了更加开放的教育资源观。2014年以后,“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这一概念向“社会资源单位”的概念转变。政府购买公共教育服务的政策涉及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社会资源单位”,其政策含义是,校外教育机构的传统定义被解构,那些有助于实现学生“无边界”的学习、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并提高学生获得感的机构,都可能成为校外教育机构。

北京政策中“校外教育机构”的概念不断演化,因而要提出一个边界清晰、内涵稳定的定义相对比较难。但是,从“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学习为中心”的现代理念出发,一个合格的校外教育机构一定包含如下要素: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培养自主的人;根据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开发课程,按照儿童学习的规律设计教学活动;采用低竞争、低利害性的评价方式;遵循校外教育规律,在学校教育之外增加教育革新的可能性。按照这些要素的要求,以培训为手段,以考试竞争为目标的培训机构就不属于校外教育机构之范畴。

三、对未来教育改革的启示

在北京课程与教学改革政策實践中,课程形态、教学方式和考试评价制度等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成长的个性化水平等。社会大课堂、购买公共教育服务、初中开放性科学活动、各区县结合当地资源进行的课程开发等,都大大提高了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相互认同和开放的水平,酝酿着未来教育变革的形态。

(一)以“学习中心”建设为未来,重塑校外教育的功能

课程与教学改革推动着学校借助校外教育力量来实现育人目标,形成了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多种合作方式。在全球不断定义教育、“去学校化运动”以及关于“未来学校”的探索中,目前的各种合作方式都只是向未来的过渡。“未来的学习中心会取代今天的学校”[24]:这种学习中心由学校、校外教育机构以及各种社会资源机构转化而来,每个学习中心根据自己的特色教育资源开发有竞争力的课程,供学生按需选择。学生可以在这个中心学习此课程,在那个中心学习彼课程。这一观念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共识。

然而,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改革现有的各种制约因素。首先,校外教育机构能否判定学生成绩并纳入学生的升学评价?学校教育之所以占绝对重要的地位,就是因为学校具备了判定学生成绩、提供升学依据和颁发学业合格证书的资格。当学生在学习中心的学习评价能够和当前学校给出的成绩同样有效,那么现在的校外教育机构向学习中心转型的速度就会加快,学校也将由一个全能型机构向一个学习中心转变。

北京的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已经蕴含了“学习中心”的前奏。2016年和2017年的政策文件就明确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累计分数,中考时计入物理、生物(化学)科目原始成绩”,2018年又完善了这一政策,提出“按要求完成学习取得的成绩纳入中招计分”,“活动项目设计以任务单为核心,任务单是资源单位提供给学生的活动指导和结果呈现载体,是认定学生分数的重要凭证。”很期待这一政策能够延续下来,并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其次,建设学习中心,需要系统变革教育模式。工业文明时期的学校采用的是“输入-加工-输出”模式,这是一种以灌输为主的模式,目的是实现学生的知识增长,为与生产流水线进行对话做准备。进入后工业文明时期,教育模式逐步转变为“生活-学习-行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卷入学习,并成为学习的驱动性问题,在教师等“他人”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深度关联,形成行动的理念、方法、技能和价值态度,为学生提供了与充满高度不确定性的世界互动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要实现这种转变,校外教育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尽管校外教育机构开展的活动在大众眼中通常是文体活动,是学校教育之外的“业余兴趣活动”,但是校外教育因应学生个性、非行政班级的组织形式、学生体验和实践性的活动设计、以学生表现为评量标准等,都让校外教育更加接近未来教育的内涵。基于个性差异开展教育以实现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改变传统的评价范式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等,都成为国际课程与教学趋势。项目式学习是代表这种趋势的典型:学习者在项目任务(问题)的驱动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共同寻求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趋势下,校外教育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二)以全人教育的理念建立深度的社区连接

从全人教育的理念出发,学生的成长必须得到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协同合作。但是,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长期不可撼动,家庭教育甚至成为学校教育的配合者。卢乃桂认为[25],“家庭是价值培养的基础以及关怀、爱护的泉源,而学校则是提供升学阶梯、就业准备和学会与人相处的专业支援机构”,尽管学校关注学生的群性发展,但学校所采取的手段往往与“精力充沛、易于冲动和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似乎格格不入”。同时,学校过多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得,因而很难关照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要想培养“全人”,我们就需要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品德建设、心理发育、情绪控制和社会性成长等方面的培育与发展都应该置于社区教育的体系内,而不能局限于学校教育的系统中。在这个社区教育的体系里,学生的成长能够得到学校老师以外的更广阔的外部世界中的更多“他者”的回应。

这个社区体系是由学校、校外教育机构、各种文化机构、企业和街道等共同构成。它不仅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支持,还提供更积极的、丰富的同伴交往。校外教育机构利用自己不同于学校教育的独特性,瞄准青少年成长中的特性,因应学生成长为“全人”的需要,善用已有的资源,设计更富针对性的各种教育活动,着力培养儿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儿童完成健全人格的自主建构。

因此,校外教育机构应该主动发掘更多的社区资源,以契约等方式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北京将首都教育资源全方位纳入“广义的校外教育资源体系”,各区县和学校也积极开发社区资源,这本身就是建立社区教育体系的尝试。北京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政策也提出了单个项目每次活动不超过30人,来自同校同班的学生不超过6人的要求,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和不同班级不同学校的同学交流学习”,其中就蕴含了支持学生更广泛、多元化的同伴交往的意义。

总之,回溯过去40多年北京校外教育政策的沿革,反思其中的观念变迁,我们认识到,尽管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要发生场所,但是,由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念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核心素养的培育,使得校外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的特殊规律与功能得以充分展现,并从“补充地位”跃升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本身的改革也起到推动作用。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向未来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校外教育这些独特功能将有助于其先行一步,率先启动向学习中心转型的步伐。我们期望,校外教育能够真正创造整个教育系统革新的机会,从而准确定位自身在未来教育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柴纯青,钟祖荣.北京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40年:历程与经验[J].教育科学研究,2021,8:56-60.

[2]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革中小学教育更好地为首都的四化建设服务》的报告的通知[EB/OL]. (1983-10-07).http://www.beijing.gov.cn/zhengce/zfwj/zfwj/szfwj/201905/t20190523_71103.html.

[3]   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指示[G] //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办公室.北京市教育文件汇编(1979-1990).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26.

[4]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当前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几点意见的通知[G] //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办公室.北京市教育文件汇编(1979-1990).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18.

[5] 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转发刘导生同志在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的通知[G] //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办公室.北京市教育文件汇编(1979-1990).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78.

[6]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小学停办临时旅馆和招待所的通知[G] //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办公室.北京市教育文件汇编(1979-1990).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13.

[7] 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办公室.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为把首都教育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而努力奋斗——在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G] //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办公室.北京市教育文件汇编(1979-1990).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453.

[8]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的请示的通知[G] //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办公室.北京市教育文件汇编(1979-1990).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291.

[9] 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G] //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办公室.北京市教育文件汇编(1979-1990).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274.

[10]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校外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G] //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办公室.北京市教育文件汇编 (1979-1990).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315.

[11] 北京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G]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处.教育工作文件选编(内部资料),1997:303.

[12] 北京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普通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几点意见的通知[G]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处.教育工作文件选编(内部资料),  1997:169.

[13] 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意见[EB/OL].(2001-08-22).http://www.law-lib.com/lawhtm/2001/37335.htm.

[14]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EB/OL].(2008-07-21). http://jw.beijing.gov.cn/xxgk/zfxxgkml/zfgkzcwj/zwgkxzgfxwj/202001/t20200107_1562809.html.

[15]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09—2010学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的意见[EB/OL].(2009-11-16).http://www.110.com/ fagui/law_361857.html.

[16] 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工作的意见[EB/OL].(2006-08-17).http:// www.pkulaw.cn/fulltext_form.aspx?gid=16885998.

[17]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EB/OL].(2008-04-11). http://jw.beijing.gov.cn/xxgk/ zfxxgkml/zfgkzcwj/zwgkxzgfxwj/202001/t20200107_1562813.html.

[18]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修订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的通知 [EB/OL](2008-09-19).http://laws.66law.cn/law-112727.aspx.

[19]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通知[EB/OL].(2014-11-13).http://jw.beijing.gov.cn/xxgk/zxxxgk/201602/20160222_1445065.html.

[20]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教育服务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EB/OL].(2016-09-27).http://www.ccgp-beijing.gov.cn/fwxx/zcfg/bjsxx/t20180702_936162.html.

[21]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修订《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EB/OL].(2017-07-17). http://jw.beijing.gov.cn/xxgk/zfxxgkml/zfgkzcwj/zwgkxzgfxwj/202001/t20200107_1563044.html.

[22] 教育部基础一司.北京市积极开展初中学生学农教育[EB/OL].(2016-08-01).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222/moe_1732/201608/t20160802_273667.html.

[23] 康丽颖.校外教育的概念和理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3):24-27.

[24] 朱永新.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9:29.

[25] 卢乃桂.青少年的发展——兼论校外教育的培育角色与功能[J].青年研究,2002(7):29-38.

猜你喜欢
校外教育基础教育
校外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校外教育中关于生命教育的探讨
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美比较视角下的美国校外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