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色后形”校外美术教育课程设置的实践研究

2021-09-08 01:57程远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1年4期

程远

摘  要:“造型”与“色彩”是视觉艺术的基本创作元素,也是重要构成形态。从儿童画的涂鸦创作到严谨的学院派造型与色彩训练,是一个由兴趣培养向专业培训过渡的阶段。目前,校外美术教育在这一过渡阶段的课程设置各有千秋。作者在实践中基于“先色后形”法,将色彩训练安排在造型训练之前进行,运用干性彩色绘画材料为素描训练铺垫基本绘画技巧,训练过程循序渐进且不显枯燥。其过程与结果虽有待完善,但观念与做法本身期望能引发探讨、借鉴与批判。

关键词:先色后形;干性绘画材料;儿童化;校外美术;过渡阶段

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后会向校外美术教师提出“什么时候可以学素描”的问题。这反映出随着学员年龄的增长、心智的发展,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纯粹兴趣爱好的培养,希望得到更专业化的、接近学院主义①的训练。但是,从“涂鸦式”的开放型绘画训练突然转向枯燥、严谨的素描学习难免唐突,容易与学员的年龄与心理产生隔阂。是否在这一阶段开展学院主义的素描训练,如何对学生进行素描训练,或怎样渐进地过渡到素描训练,需要校外教师审慎选择。因此,儿童画之后的校外美术课程设置,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校外美术教育中,教师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参考资料,多依据现有的相关出版物或校本教材,根据学员的学情自行组织内容施教。笔者借鉴“先色后形”理念,对过渡阶段校外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先色后形”法是一种源自印象主义重色彩、轻造型,舍弃传统的学院派造型技巧,虚化事物的轮廓线,丰富并主观化色彩表现的特殊绘画方法。与常规的“先形后色”法强调先素描、后色彩不同的是,“先色后形”法是在素描训练前,设置使用干性色彩工具对印象主义绘画作品进行临摹,进而尝试写生,以有过渡的、较容易掌握的技法培养学生初步了解和再现现实的绘画能力,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一、学员的身心特点与美术学习需求分析

在人类视知觉的发展中,大脑对事物色彩的认识是先于形态的。按现有的科学论据,婴儿在1~2个月就对鲜艳的色彩与鲜明的对比有感知能力,2~3个月可以区分黄色、红色以及橙色,4个月以后开始产生对某种色彩的偏爱,5~6个月才产生距离与空间的感觉,这是视网膜发展成熟的必然阶段,直到12个月以后视觉功能充分发展,方能分辨不同的几何形状。人类本能地对色彩的认识要先于和优于对造型的认知,这也是“先色后形”理念切入的重要根据。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理解、判断与模仿能力将随着生理的成熟,不断递进。因此在视觉创造的领域,年龄稍长的学员对空间造型的驾驭能力会更强一些,如一个简单的透视学原理,三年级的学员需20课时去掌握,而五年级的学员一般不到10课时就可以领悟。因此,美术学习是大脑思维和肢体运动能力共同协作的结果,也是感知训练的重要手段。

感知是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又是整个美学结构依靠的基础。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员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未摆脱纯粹的“知觉快感”的需求,这种快感不仅来源于创作结果,也存在于创作过程。因此,简单入手的创作方式以及兴味盎然的创作过程,是必需的情绪状态,也是课程设置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这种状态依附于课程实施的方法,更依附于课程内容本身。

二、现有的过渡阶段校外美术教育课程分析

从“儿童化”到“专业化”的递进,教师在设置过渡阶段的美术教育课程时,既需要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又需要注意表达、操作等因素。以目前较广泛运用在过渡阶段的“创意素描”课程为例,是借用艺术创作中的“解构”与“重构”概念,通过简单的素描工具将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拆解,再通过教师布置的命题重新组合,发挥创意想象,理解物体基本造型,掌握基础造型方法。

创意素描课程的优点包括:较简单的工具,容易入手;沿袭儿童画的非现实再现的训练,提供想象空间,开发大脑思维能力;造型与透视原理的基本介入,为正式的素描训练打好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以绘图铅笔等为主的素描工具创造的画面在色彩上较为单一,从儿童画的多色彩、多手段跳跃到单色画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绘画的趣味性;其次,创意命题往往过于宽泛或高深,学员仅运用“点、线、面”的平面构成或装饰,难免陷入在教师引导下的生搬硬套,造型上会较为单一、缺少美感;第三,只有对造型和透视有完整的理解和掌握,创意素描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其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并将这样的想象塑造出来。在这个意义上,它应当不是素描训练的前提、基础或预备,而是素描训练的提升、進阶和延展,在正式的素描训练前安排“趣味素描”可能并不能承担过渡作用。

长期以来,无论校内还是校外的美术教育,课程的革新无论历经怎样的对传统的颠覆,在“儿童化”向“专业化”发展的过渡阶段中,写意与写实、创意与写生、表现与再现,各种关联与递进的方式层出不穷,但如何与时俱进地完善、实现有效的创新依然值得探索。“先色后形”法则是在此前提下,于创意素描之外的一种尝试。

三、“先色后形”法课程设置的探索与尝试

艺术创作在任何阶段都遵循基本的认知规律,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是通过美术作品的构思与创作再现现实活动的一种过程。 “先色后形”法在遵循感知与表象描摹的基础上,旨在创建一定专业效果的画面,以帮助学员建立自信感,培养与发展学员的兴趣是课程设置的核心。

“先色后形”法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阶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比例、透视、体积、明暗、构图、质感、色彩等造型艺术基本知识的认知,有意识地规避结构素描训练的乏味与难度。“先色后形”法能够解决创意素描课程尚未解决的问题,让学员更轻松愉快地跨越过渡阶段的美术训练,向专业化发展迈进。

(一)“先色后形”法课程设置的要素

1.材料与技法

很多儿童画的训练已经着手让学员尝试各种工具材料的基本技法,但学员在课程实践中往往过多依赖教师的辅助,如水粉、水彩等材料是助教老师准备并帮助幼小的学员涂抹到画纸上的,学员并不具备独立使用的能力。“先色后形”法在过渡阶段使用的干性绘画材料是油画棒、色粉笔等不用媒剂进行“调和”的方便操作的一种工具材料,通过摩擦、层叠,创造丰富的画面色彩关系。在课程中使用干性绘画材料进行绘画学习,可以避免这一年龄段学员未掌握的水性材料的复杂技巧,也易于表达学员已有的一些对色彩的感性认知,达到较好的画面效果。

过渡阶段课程中,作业的表现应渐渐摆脱纯童趣性的创意,逐步从夸张变形到严谨的造型,因此,临摹大师名作是初期可选择训练路径。临摹是观察、分析和研究判断的过程,是手、眼、脑的协作运动过程。临摹也是通过“美的创造”的基本活动——把握对象内在规律之外,必须具备实践需要的创造才能与技巧的重要初始过程。学员的各种直觉如果足够细腻、敏锐,对图像符号和色彩的敏锐度也会同等提升。在临摹的基础上安排写生和創作课程是“先色后形”法的中、后期训练手段。

2.题材与内容

西方绘画的题材分类主要有风景、静物、肖像。静物画是学习西方绘画入门时的首选,学员可以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物件进行组合,以形式简单、容易描绘的组合为目标。同时,静物画还可以训练学生对物体质感的绘画表达,如玻璃的通透、金属的闪耀、羽毛的轻柔。通过各种不同的质感训练对之后人物肖像画的学习也大有帮助,因为衣着、饰品、道具本身也属于静物的范畴。在静物画训练的基础上进而再尝试风景画,这一题材有助于学员对空间透视的理解以及表现画面氛围的技能培养;最后再尝试人物画,了解人体解剖结构学的相关知识。

过渡阶段课程中临摹作品的选择先以新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的作品为主。相对于早期印象主义,这些时期的作品风格更为鲜明,在色彩上更概括、简练和主观,造型上更抽象、简单和夸张。比如梵·高的花卉,有最基本的画面构成,扭曲夸张的造型透视,被提炼的色彩关系,不失丰富性,是学员学习的良好素材。

对印象主义作品的学习并不局限于临摹或写生,还可以融入相关艺术鉴赏的知识,让学员了解印象主义的发生、发展,知道主要的印象主义大师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培养对印象主义作品的美学理解,使其感知、思维、情感和想象等因素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都得到激活。在教师的引导下,艺术欣赏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对艺术形象的客观感知,而是主观能动地调动自己的思想认知、生活经验,进一步促进自身的技法训练实践,是作用与反作用的辩证过程。

3.操作与实施

过渡阶段的课程要逐步从临摹进阶至写生,从桌面绘画延伸至架上绘画,从静物、风景题材升级至人物题材,从干性绘画材料过渡至水性绘画材料。在色彩的初级训练后再开展造型能力的训练,遵循技法与题材的循序渐进,从教师亲自示范、学员按部就班地跟步骤进行实践,进阶到学员完全独立分析、判断、提炼、描绘。难度由浅入深,逐步培养学员绘画的独立性。

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员在过渡阶段不具备持续性实践训练的身心条件,也没有技术层面的支撑能力,所以“先色后形”法课程设置在时间上也不宜安排过久。根据课时安排,如果每次课程的时间为3小时,通常在课程中安排30分钟左右的引入,30分钟左右的展开,100分钟左右的实践,20分钟左右的欣赏与评价。艺术欣赏的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在教室内进行,也可以安排在博物馆或美术馆进行。

(二)“先色后形”法课程设置的优势

首先,干性绘画材料是一种较易操作和掌握的色彩绘画材料,能够发挥色彩对视觉的刺激,丰富训练的趣味性。从“色”出发去逐步地认识“形”,不同于直接的结构训练,更容易让学员从“惑”转向“不惑”。

其次,在临摹大师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学员养成正确的作画习惯,概括作画步骤,反复锤炼科学的观察能力,探究优化的表现技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熟能生巧。这能为以后的素描训练打好基础,尤其有利于从桌面绘画到架上绘画的过渡与适应。如果一开始就设置结构素描训练,学员要由零开始适应握笔姿势、观察方法、架上作画方式、严谨的透视与结构画法等,一定手忙脚乱、充满难度。

再次,很多后期印象主义的作品在色彩感和画面趣味性、装饰感上非常强,学员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其色彩与用笔,逐渐培养一定的审美情操。印象主义是古典与现代的中间类型,对印象主义先入为主的学习更有利于对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两条脉络的延伸理解。

(三)“先色后形”与一般色彩训练的异同

首先,教学目标上“先色”阶段一定有一般色彩训练共性的对色彩的观察、认知、思维与表现的过程,需要色彩学基础知识的教与学。但“先色后形”初期阶段中的色彩训练更偏重于色彩的形式感,色彩表达在此阶段并非服务于理性造型的需要,允许存在一定的主观表达与造型夸张,且色彩学的原理应用也比较浅显,色彩工具与材料的使用方法熟练度也是一个重要目标。

其次,“先色后形”的训练中期阶段也存在造型介入的过程,学员同样需要面对客观事物形体的艺术再现能力的提高,在此过程中的先色彩后造型的训练与先造型后色彩的训练,在两者的过渡、转换上是不同的。“先色后形”的过渡从色彩的色相与色温变化中,逐步提炼明度变化的规范与准确性,重视不同色彩本身蕴含的黑、白、灰关系,以明暗对比的切入转向色彩基础上的造型感的表达。而普通意义上的色彩训练通常是“先形后色”基础上的,是形体表达上被赋予的色彩的变化与统一。

(四)“先色后形”训练的实践效果

“先色后形”的教学实践对于学员而言,弱化了从儿童创意绘画突然转向素描训练的阶段性隔阂,在绘画工具材料尽量不做大幅改变的前提下,内容从凭空的创想逐渐转换成临摹和写生,并且允许造型能力依然欠缺的画面表达。在画面结果上通过色彩对肉眼先入为主的视觉吸引,营造完整并有一定亮点的画面效果,从而保持和延续学员对绘画本体的兴趣热度。

在“先色后形”的教学实践中,对大师作品的临摹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以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作品切入的临摹练习,一方面学生较喜欢这类绘画题材的表现,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另一方面最后的绘画作业呈现的结果比较也有雅俗共赏,可以增强绘画自信力。

在笔者实践的“先色后形”的训练中,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满意度较高,学员的保留率也一直维持在100%,学员后期的造型训练因为时间与年龄上的后置,也显得难度更小、耗时更短、学习效果更好。

四、“先色后形”理念的拓展与延伸

干性绘画材料的教学是过渡阶段入门的选择,可以根据学情延续一学期或一学年。在色彩训练中,对色相、明度、色温等色彩学基础知识有一定认知的前提下,对更复杂的色彩关系的理解与实践,可结合一定的基础造型方式,共同进行。

造型训练可以借鉴修拉②的素描。修拉的油画作品运用点彩的技法,整体造型趋向于简单的几何化表现,其素描沿袭了油画的造型特征,十分概括,接近抽象,容易入手。修拉素描中圆浑的形象、渐变的过渡转折、细腻的明S暗变化、值得借鉴的轮廓线虚实处理,十分适合这个阶段学员学习的进阶。另外,修拉素描主要以木炭条为主,丰富、细腻的色调,表现出独到的光影层次,其使用技巧与油画棒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先色后形”法的延伸阶段,色彩演变成色调,色调将逐渐丰富和复杂,从色调中提炼结构,更有目标地处理轮廓线与结构线,重视明暗交界线,以进阶结构素描的训练。从一幅相同主题或类似光影关系的大师作品临摹转向实物写生,也是学员进阶到写生技能训练的重要转折。

综上所述,“先色后形”法在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员的绘画训练中,起到了从“儿童化”向“专业化”的平顺的过渡作用,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员的绘画技巧和美术综合能力,而且这种循序渐进是渗透在每一个教学阶段、环节中的,是一种有意义的战略化设置。

【参考文献】

[1]   [美]艾略特.W.艾斯纳.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M].孙宏等,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

[2]   [奥]马赫.感觉的分析[M].洪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  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  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