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贤丽
幼儿教育是幼儿启蒙的关键环节,在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提高对幼儿教育的重视。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中包含着许多具有前瞻性、实践性、全局性的教育思想,尤其是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今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为了改善当前幼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达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目标,本文将针对陶行知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一)推崇提前教育,幼儿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当前许多家长和教师都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为了能让孩子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不落后于人,就让幼儿提前接受与自身成长年龄和学习能力并不匹配的教育内容。幼儿的心智和学智水平尚未发展成熟,部分孩子甚至还没有建立基本的学习认知,过度填鸭式的教学容易导致孩子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从而出现排斥、厌倦、害怕学习的现象。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个性培养
幼儿课程教学的安排存在两极分化的状况:一是部分幼儿园推崇提前教育,将小学低年级的课程引入幼儿教学中,导致幼儿过早接触基础知识的学习;二是幼儿园常规课程的安排呈现出统一的流水线式特点,缺乏对孩子个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正处于萌芽阶段,此时对其施以正确的引导并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才是幼儿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向,但是很多幼儿园和教师忽略了这点。
(三)幼儿教师的素养有待提高
首先,通过深入了解幼儿教育不难发现,幼儿教师职业的考核和审查仍存在灰色地带,许多幼儿教师甚至不具备学前教育专业学历和相关的教师资格证书。其次,幼儿教师需要面临巨大的压力,容易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心理状态,产生职业倦怠,丧失工作热情。最后,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素养参差不齐,难以改善教学问题,实现创新。
(四)过度重视国际化教育,传统文化缺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接受国际化教育,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内容中占比较低,导致很多孩子虽然在语言和视野上得到了发展,但是对传统文化却不了解、不熟悉,这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三个重要内容,分别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中无处不教育、无时不教育、无事不教育,将生活作为教育内容,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受到什么样的教育,而教育反过来又可以改造生活。陶行知先生倡导大众都应把自身融入生活,在各种生活中学习,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先生认为整个社会和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应扩大学习的内容和环境,让学生面向社会学习。“教学做合一”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强调了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如何学习,授人以渔,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需要加强自我学习,强调教师所教、幼儿所学、教师所学的相互联系,注重将“做”落实彻底,在实践中实现教育价值。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给当前的幼儿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阐明了生活教育、社会教育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幼儿园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育水平,就需要整合生活教育,利用现有素材,重视对幼儿个性和兴趣的培养,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让幼儿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把幼儿教育的重心放在生活中,不仅可以提供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现实环境,还能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成长,真正将实践和教育融为一体,符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目的。
(一)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立足于幼儿实际成长
生活教育理论表明生活无时不存在教育含义,对于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所接受的教育,应该是贴近生活的,而不是追求完成教学任务迫使幼儿接受和自己成长阶段不适应的学习。幼儿教师要立足于幼儿的实际情况,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中,并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改变以孩子学习成绩的高低和掌握知识技能的多少来衡量孩子优劣的畸形教育观。
幼儿园要引导家长和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进行平等的互动交流,多关注幼儿的心理和情绪,考虑幼儿的自尊心,爱护他们,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信任,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进行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让幼儿从小懂得平等友爱,乐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和成长。例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玩耍时可能会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这时家长或教师就需要正确引导幼儿的行为,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玩具并一同玩耍,培养幼儿平等友爱的意识,让幼儿懂得分享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家长和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如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让幼儿从日常与教师和同学打招呼开始,让幼儿把礼貌用语时刻放在心中,说在嘴边。
(二)重视幼儿个性发展,设计丰富合理的课程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强调幼儿教育要让幼儿养成独立、自主思考的习惯,进而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幼儿教育就需要解放幼儿的天性,避免人为的刻意限制,鼓励幼儿勇敢尝试、表达想法,激发幼儿对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让幼儿在实践中乐于参与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将生活教育融入幼儿教学中,就是鼓励幼儿观察生活、提出问题,并扩大幼儿学习的空间,让幼儿的身心不受学校和教室的限制,让幼儿的个性和兴趣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锻炼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即培养幼儿生活自理的习惯与能力,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是锻炼幼儿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牢牢把握住不同的幼儿各方面发展关键时期,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幼儿能真正独立自主地在生活中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培养“豆宝宝”活动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豆类的种子、一个矿泉水瓶与一些土壤,让幼儿自己想办法把“豆宝宝”种在矿泉水瓶子里。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反应,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有的幼儿由于性格较为急躁,会一把一把地往瓶中撒豆种子,有的幼儿善于思考,会想办法扩大瓶口,方便自己种植。教师在观察幼儿活动的过程中能了解到幼儿不同的性格,在之后的活动中就可以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性格特点针对性地设计活动。
(三)融入社会教育理念,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发展
在注重幼儿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幼儿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让其从小了解、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帮助幼儿建立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幼儿在学习国际文化的同时,看到文化的不同价值,感受到各种文化的魅力,从而促使幼儿的视野和知识面能得到全方位的拓展。社会教育就是面向社会、面向国际,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教导,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自主学习,并追求终身学习。
(四)加强幼儿教师素养的提高,改善教学质量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直接影响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要求我国幼儿教育要大力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一方面幼儿园要渗透终身教育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让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学习和提高,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增强幼儿教师的道德素养,建立完整、合理的教师晋级评价机制;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结合幼儿爱玩游戏的天性融入游戏化教育,给幼儿提供创造的空间,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幼儿的潜能,对幼儿的心理行为予以高度的关注,与幼儿建立良好、平等、亲密的关系,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以科学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将陶行知教育理念应用于幼儿教育改革中,就需要幼儿教师深入挖掘其中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思想精髓,并以此为指导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丰富的课程内容,以创新的教学方式发展幼儿的个性、培养幼儿的学习意识、改进教學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还要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学习,明确教师的工作职责和使命。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三之三金湖湾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