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先生”理念下在线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2021-09-03 17:18王婵
中小学德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关怀师生关系师生

王婵

摘 要后疫情时代落实“大先生”理念以构建在线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基于关怀伦理的视角,在线教学中师生关系面临着关怀示范因师生在物理空间上的分离而受阻,关怀对话的互动性、及时性匮乏和肢体言语对话的缺失,关怀实践需求增加和机会减少之间的冲突,及时的、个性化的关怀确认与反馈给教师带来情感劳动压力等挑战。在线教学中师生关怀关系的构建需要创建以人为本的在线关怀环境,提供开放包容的关怀对话平台,创造丰富多样的关怀实践机会,设置灵活弹性的关怀反馈机制。

关 键 词 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大先生”;关怀伦理;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1)11-0023-05

受新冠疫情影响,在线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趋势之一。由于在线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和局限性,师生关系成为在线教学中教师要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大先生”理念对于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了在后疫情时代更好地落实“大先生”理念以解决在线教学中师生关系面临的问题,本文试从关怀伦理的视角探析在线教学中关怀在师生关系中的重要价值,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中师生关怀互动面临的挑战,以及在“大先生”理念下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的具体策略。

一、“大先生”理念与关怀伦理的内在一致性

成为“大先生”的标准之一就是要有“仁爱之心”,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伦理要求,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具体到师生关系,“仁爱之心”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爱护、宽容、同情等积极的情感。诺丁斯所提出的关怀伦理(Ethics of care)与“仁爱之心”的核心内涵具有内在一致性。关怀伦理将关怀理解为一种关系,强调教育是关怀性质的,关怀既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1]关怀伦理源于强烈的关怀意图和道德愿望,其积极主动的性质更能使关怀者与被关怀者在面对挑战时建立和维持关系。关怀者不应出于责任而关心,而应出于通过努力来建立和维持一种关心的关系而关心。关怀者要具备接受、感受和关注被关怀者的能力,也要以某种恰当的方式作出满足被关怀者的最佳利益的真正的关怀。被关怀者虽然不负责关怀,但负责互惠,通过接受、认可和回应来承认关怀行为。[2]

关怀、善意和情感是教师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以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时的情感、行动和反思。因此,学校教育要营造相应的环境条件以培养关怀,使每个课堂都有可能成为关怀的场所,并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联系创造机会。教师必须有关怀的愿望,对学生的需求有深刻的理解,对其提供关怀行为。学生也要通过接受、认可和回应来承认教师的关怀行为。[3]教师和学生在这种共生的关怀过程中维持和加强教育中的基本关系。

二、以关怀为中心的师生关系构建的核心要素分析

为了指导关怀在师生关系中的建立、培养和维持,诺丁斯提出了以关怀为中心的教育模式(Care-centred education model)。[4]这个模式由四个要素組成,包括示范、对话、实践和确认(见图1)。[5]这四个要素在关怀关系的建立中被激活,并影响了真正关怀的实现。第一个要素是示范(Modelling)。教师首先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现关怀意味着什么。这种示范行动应该是教师真实关怀的表现,是建立在对学生各个方面情况的了解和关心的基础上,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他们被关怀。第二个要素是对话(Dialogue)。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让学生参与到以关爱为中心的开放式的、真正的对话中。这样的对话没有预先确定的结果,是师生之间通过有意义的对话寻求同情或欣赏、发展规范、达成共同的理解的过程。第三个要素是实践(Practice)。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在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中实践关爱。最后一个要素是确认(Confirmation)。确认是指教师要肯定和鼓励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关怀行为。通过对学生关怀行为的反馈来促进学生产生内在动力,以保持他们自己与学习重点的持续关系。这四个要素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以关怀为中心的师生关系的构建要从这四个要素进行分析与实践。

三、“大先生”理念下在线教学师生关系面临的挑战

关怀最初被认为是一个面对面的问题[6],主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被研究,而很少有研究关注在以技术为媒介的环境中的师生关怀。学者们已经普遍关注到在线教学给师生所带来的“孤立”感。因此,关怀,特别是真实的关怀,对于在线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关怀考虑到了教育中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结,及其对学生品格和性情发展的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关怀与依赖有助于降低在线教学中学生流失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满意度,进而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密性和凝聚力。[7]然而,在线教学依托于虚拟的网络环境,将以关系为中心的教学被转移到了网上,使得师生关怀关系较难实现。[8]正如很多师生所描述的,他们在在线教学中体验到了强烈的孤独感,独自坐在电脑前,他们对关心他人感到无能为力,也缺乏来自其他教师和学生关心的温暖。因此,在线教学中师生的关怀关系需要教师的创造性和广泛投入。教师需要借助技术设备和教学措施,尽可能地对学生的需求保持敏感,以提供关怀支持。[9]

本文借鉴以关怀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四个要素,主要从示范、对话、实践和确认四个方面探讨后疫情时代“大先生”理念下在线教学中师生关系所面临的挑战。

(一)关怀示范因师生在物理空间上的“分离”而受阻

在线教学首当其冲带来的是师生在物理空间上的“分离”,这为师生关系中的关怀示范带来了较大的阻力。首先,教师物理存在的缺失极大地冲击了师生关怀关系中的安全感。在线学习的孤立性、自动化和标准化减少了作为关怀伦理学核心的关怀性接触的机会。[10]一些教师表示他们会焦虑和不安,与学生的关系更远了。其次,物理距离造成关怀示范成本的增加。物理距离阻碍了他们每天实现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和培育者的关怀意识和能力。当教师不能每天见到学生本人时,他们很难领会学生的现实需求。教师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关怀。再次,在线教学限制了关怀示范方式的多样性,关怀示范效果也大打折扣。在面对面的教学中,教师能凭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对学生进行关怀示范,这种关怀示范可以是口头上的(例如鼓励的话语),也可以是表情或神态上的(例如温柔的微笑)或者是动作上的(例如温暖的怀抱)。然而,在线教学中的关怀更多的只能停留在口头或文字上,关怀示范的效果也会大受影响。

(二)关怀对话的互动性、及时性的匮乏和肢体言语对话的缺失

在线教学中关怀对话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在线教学中师生关怀对话存在互动性的匮乏。一方面,受技术的限制,为了保证教学的流畅性,在线教学的设计可能是僵化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缺乏师生之间的关怀对话。教师无法像线下教学那样及时感受到学生的反应,导致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在在线学习中所感受的纪律约束明显小于课堂教学。离开了课堂公共空间中教师的纪律管理和同伴监督,学生在自己家里的学习缺少了公共纪律约束,削弱了他们对学习的投入和互动参与,导致他们走神、沉默。[11]当教师的教学缺少学生的回应时,就会造成关怀对话中的互动性不足。其次,在线教学,尤其是异步在线教学(即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大大削弱了师生关怀对话的及时性。对话及时性受阻造成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敏感性降低,难以捕捉到学生的即时需求,进而影响了为学生及时提供符合其利益最大化的关怀行为。最后,在线教学很难达成学生在面对面环境中的肢体言语线索和非正式谈话,尤其在学生选择关闭摄像头的情况下更是如此。[12]这些熟悉的沟通媒介缺失对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归属感有强烈的负面影响,也削弱了在线教学中师生对话的情感体验。当教师无法接收到隐藏在屏幕后面学生的肢体语言时,他们之间的关怀对话的开放性和真实性就会变成一种虚妄。

(三)关怀实践需求增加和关怀实践机会减少之间的冲突

在线教学中关怀实践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关怀实践机会减少与需求增加之间的冲突。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的不确定性,导致师生关系中关怀实践需求急剧增加。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关怀实践需求涉及的方面更广。在线教学模糊了教师和学生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关怀实践的目的不能仅仅局限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经验,更延伸到了学生学习所需的各个方面的关怀和支持。例如,对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关心,对学生是否拥有在线学习所需的电子设备和网络的关心等等。第二,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情境不同,关怀实践的需求更具多样性和差异化,教师不得不面对学生个性化关怀实践需求的压力。此外,在线教学中物理距离造成师生关怀实践机会减少。在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中,教师提前进入教室、在教室外的其他学校场所与学生交谈与问候、学生课间一起嬉戏玩耍等方式都为师生的关怀实践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和场合。然而,这些关怀实践机会在在线教学中根本不存在。一些教师经常会感受到落寞,在他们提前上线准备教学却发现没有孩子上线的时候,以及在课程结束孩子们都下线只剩下他们自己的时候,这种感受尤其明显。

(四)及时的、个性化的关怀确认与反馈给教师带来情感劳动压力

在线学习不可避免地给教师的关怀确认与反馈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直接的反馈。然而在线教学中的提问却会因网络、在线设备等因素而受到影响。传统教学中的实时观察式的反馈在在线教学中变得难以实现。[13]为了给学生提供及时的、个性化的反馈,教师不得不采取课后测验的方式,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对教学的反馈,并随时准备好回应学生通过电子邮件、视频通话、社交软件等方式表达的个别需求。有时教师还需要积极寻找机会以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学生联系。这些让教师付出了很多额外的精力与时间,导致教师把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工作和家庭的界限不再清晰,大量的反馈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造成了情感上的负累。

四、“大先生”理念下在线教学中关怀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一)创建以人为本的在线关怀环境

在线教学中关怀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前提是创建一个以人为本的在线关怀环境。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一个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的在线关怀文化。在线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沟通基础上的,并以关怀和同情的价值观为基础。其次,在在线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关怀示范。例如,提前将资源放在网站上容易获取和可见的位置;列举在线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等。再次,发展强大的教师在线存在。[14]教师可以与学生建立明确的互动约定,告知学生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社交软件(微信、QQ等)、在线平台等与教师保持联系,并承诺会及时回复。教师也要在在线教学中提升存在感,包括在班级微信或QQ群里及时通知或提醒,经常出现在学生讨论区,并且在学生可能需要额外支持和指导的时候,可以随时与学生联系。通过这些方式向学生传达及时的、支持性的在线关怀示范,使师生建立情感联结,获得安全感。最后,教师必须具备同理心。关怀示范必须以同理心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承认学生需求的复杂性并提供支持性的回应。

(二)提供开放包容的关怀对话平台

在线教学需要提供一个开放、包容的互动平台,因为增加对话可以减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首先,建立一个旨在促进关爱学生的互动社区。师生之间要以尊重和包容的态度来交流,对不同的观点持开放态度,暂停判断,保持真正的好奇心,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表达独特的自我,也感受到自己的观点受到重视。其次,采用各种策略为学生积极参与提供机会和支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不同类型的交流方式,包括使用聊天框功能进行打字聊天、视频、可编辑的实时文档和非语言的图标发表感受和反馈等,通过对话以发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教师还可与学生进行开放式对话,以征求学生对在线课程设计和授课的反馈意见,了解在线课程是否满足了学生的期望和需求,进而使教师与学生对在线教学經历达成相互理解。最后,除了团体对话外,还要注重个别对话。在分散的网络环境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变得复杂。学生的需求并不总是以直接和明确的方式在网上传达,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使用社交软件、电话或邮件与学生单独沟通,倾听和理解学生的个别化需求,并给予及时反馈。

(三)创造丰富多样的关怀实践机会

教师还应通过创造性地使用在线技术以创造丰富多样的关怀实践机会。首先,在线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不应仅局限于学术范畴,对学生福祉的关怀更为重要。因此,教师要创造机会,与学生建立超越学术领域的联系。对学生福祉的关怀能增加学生对关怀关系的信任,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道德发展。学生经常会感受到,当与教师谈论非学术话题时,会让他们感觉与老师更熟悉和亲近。教师非学术的关怀会让学生认为,他们被老师当成是一个优先考虑的个体而非教师需要完成的任务。其次,在线教学设计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关怀实践机会。教师可以采用在线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设计更多的小组作业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关怀。[15]教师还可以为有特殊学习需求的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方法,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额外的电话、视频或打字聊天咨询,以便于灵活性地对待学生的学习。

(四)设置灵活弹性的关怀反馈机制

在线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弹性的关怀反馈机制,对学生的在线学习参与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支持性的反思与评价。这种关怀反馈机制要超越以学习结果的客观测量为中心的反馈,也要为反馈设置灵活和有弹性的空间。例如,给学生提供多样的作业选择,以便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情况;提供作业完成截止日期和作业提交方式等反馈方面的灵活性;以及给学生提供重考和重新提交作业的机会;采用以形成性评价和评语评价为主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及时的反馈。通过这些方式,学生能够感受师生之间关怀关系的发生。教师的关怀反馈也能进一步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此外,要建立教师在线专业学习共同体,使教师在自己的私人空间开展在线教学时,也能在线获得来自同事和专业共同体的情感支持,缓解教师在线教学中的“孤立感”和情感匮乏。

总之,后疫情时代在“大先生”理念的倡导下对在线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探讨尤显迫切和重要。本文强调了关怀对于在线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要价值,并在关怀伦理的指导下分析了在线教学中师生关怀关系构建的挑战与解决策略,以期为帮助实践工作者改进师生关系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思路。

参考文献:

[1]Noddings,N.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M].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2005:173.

[2]杨慧峰.关怀理论视角下小学师生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2020:18.

[3]Moorhouse,B.L.,Tiet,M.C.Attempting to implement a pedagogy of care during the disruptions to teacher education caused by COVID-19: A collaborative self-study[J]. Studying Teacher Education, 2021:1-20.

[4]Noddings, N.Educating moral people:A caring alternative to character Education[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2002:15-21.

[5]Noddings,N.Moral education and caring[J].Theory and Research in Education, 2010, 8(2):145-151.

[6]Robinson,H.,Al-Freih,M.,Kilgore,W.Designing with care: Towards a care-centered model for online learning design[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2020, 37(3):99-108.

[7]Rabin,C.Care ethics in online teaching[J].Studying Teacher Education, 2021,17(1):38-56.

[8]Velasquez, A.,Graham,C.R.,Osguthorpe,R.Caring in a technology-mediated online high school context[J].Distance Education, 2013, 34(1):97-118.

[9]Sitzman,K.,Leners,D.W.Student perceptions of caring in online baccalaureate education[J].Nursing Education Perspectives, 2006, 27(5):254-259.

[10][12]Burke,K.,Larmar,S.Acknowledging another face in the virtual crowd:Reimagining the online experi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an online pedagogy of care[J].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2021,45(5):601-615.

[11][13]劉宪伟.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的伦理关怀[J].现代教育, 2020,11:50-53.

[14][15]Akcaoglu,M.,Lee,E.Increasing social presence in online learning through small group discussions[J].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2016, 17(3):1-17.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关怀师生关系师生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