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舒适度、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癌因性疲乏程度的影响

2021-09-01 06:46张林霞张玉玲张全英赵丽陈维玲
癌症进展 2021年12期
关键词:舒适度量表程度

张林霞,张玉玲,张全英,赵丽,陈维玲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介入科,2健康管理中心,3护理部,4PICU,河南 新乡 453100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中国PHC 的病死率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2 位。PHC 早期多无典型表现,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错失了最佳手术治疗时机。中晚期PHC 多采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等介入治疗手术。介入治疗属于姑息性疗法,治疗时经皮穿刺将导管经动脉血管超选插入至肝肿瘤的供血动脉内,再经导管注入化疗药物,使肿瘤局部的化疗药物浓度保持在较高水平,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由于化疗药物不经全身循环而降低了全身性不良反应。介入治疗具有微创、疗效确切等优势,但其穿刺与血管内操作可造成一定损伤,且应用化疗药物后仍可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加之中晚期肝癌对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不适,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为了提高PHC 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有必要对患者进行专项健康教育,使患者积极、正确地面对疾病与介入治疗。本研究探讨了健康教育对PHC 介入治疗患者舒适度、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及癌因性疲乏程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PHC 患者。纳入标准:①经病理检查确诊为PHC;②首次接受介入治疗;③围介入治疗期相关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或具有家族精神疾病史;③具有认知功能障碍、沟通障碍、阅读障碍。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98 例PHC 患者。其中2019 年1—12 月接受介入治疗的49 例患者在围介入治疗期进行常规临床教育与指导,作为对照组;2020 年1—12 月接受介入治疗的49 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36 例,女13 例;年龄为34~75 岁,平均(55.69±9.72)岁;文化程度:小学2 例,初中8 例,高中28 例,大学及以上11 例;肿瘤分型:肝细胞癌29 例,胆管细胞癌20 例。研究组中,男35 例,女14 例;年龄为36~76 岁,平均(56.01±10.04)岁;文化程度:小学3 例,初中7 例,高中27 例,大学及以上12 例;肿瘤分型:肝细胞癌28 例,胆管细胞癌21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肿瘤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育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围介入治疗期进行常规临床教育与指导,包括常规入院教育、完善围介入治疗期检查、介入治疗后24 h 生命体征监护、治疗后临床症状观察、常规治疗操作和用药教育等。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①建立患者教育档案。由本院精神科医师、医院行政办公室医患纠纷处理专员、法律顾问共同组成顾问小组,遇到相关问题由顾问小组给予指导、协调。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民族、家庭情况、具体病情与临床表现等,据此制订健康教育方案,包括用词、方式等。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疾病知识、介入治疗的具体术式、介入治疗的作用机制、起效方式、治疗优势以及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判断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其程度,倾听患者关于介入治疗的疑问并给予耐心解答,全程注意不做夸大、虚假承诺,保持态度和蔼,使用患者可接受的语言,对于通过网络等其他非医方渠道获得的介入治疗相关资料,患者需与医方进行沟通,不可盲目失望或抱有过度希望;向患者家属进行家庭协助方法教育,根据患者家庭的具体情况,帮助患者制订辅助方案,讲解辅助方法与具体事项等。②心理教育。在沟通过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真实的良好预后的案例鼓励患者,可使用患者的方言拉近与其心理距离,对于心理压力过大的患者可通过音乐、阅读、运动或正念认知治疗等方式帮助其减轻心理负担,必要时可联合精神科医师进行治疗,向患者说明介入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指出其为一过性反应,多数患者治疗结束后可缓解,说明不良反应、并发症等处理方案,增强患者信心,详细讲解需要与医方进行沟通的各种情况;与患者家属沟通,指导家属对患者开展心理安抚,增强家庭、社会的支持;帮助患者寻找心理支撑点,鼓励患者积极面对介入治疗及后续的辅助治疗。③环境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院内设施,使患者能够自如地使用相关设备,尤其是呼叫设备,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患者的特殊要求,注意保护患者隐私。④饮食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围介入治疗期的饮食结构要求,与患者共同制订食谱,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人爱好、习惯等,以提高饮食指导的可行性。⑤介入治疗后恢复教育。介入治疗后指导患者开展恢复性训练,包括床上舒适体位、床上活动、床旁活动、床下室内活动等,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术肢背侧、骶骨等进行适度按摩;介入治疗后6~8 h 解除穿刺处加压包扎,2 天后解除敷料,这一过程中帮助患者寻找舒适体位,指导患者穿刺点相关注意事项,以软垫等护具进行配合从而提高舒适度。⑥疼痛教育。指导患者正确评估疼痛感,必要时及时呼叫主管医师,通过药物镇痛等方式缓解,避免过度忍痛引起心理、生理压力。⑦个性化教育。嘱患者与家属在围介入治疗期注意症状观察,及时说明不适感,以提高临床治疗与管理的针对性。⑧出院教育。向患者说明院外注意事项、复查时间及复查准备等事宜,强调院外遵医用药的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教育前(入院当天)和教育后(出院前1天)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价患者的舒适度,该量表共包括28 个条目,均按照4 分法计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舒适度越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为0~10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SAS评分≥50分、SDS评分≥53 分提示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症状越严重。采用Piper 疲乏量表(Piper fatigue scale,PFS)评价癌因性疲乏程度,该量表包括认知、感觉、情绪、行为4 个维度,评分越高表示癌因性疲乏程度越严重。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for cancer patients,QLICP)评价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共性症状及副作用4 个维度与1个肝癌特异维度,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量表总分为各维度评分之和除以5。患者满意度采用不记名方式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4 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舒适度、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的比较

教育前,两组患者的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评分、VAS 评分、SAS 评分及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教育后,两组患者的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评分、SAS 评分及SDS 评分均低于本组教育前,VAS 评分均高于本组教育前,且研究组患者的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SAS 评分及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表1)

表1 教育前后两组患者舒适度、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的比较(±s)

2.2 癌因性疲乏程度的比较

教育前,两组患者PFS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教育后,两组患者P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本组教育前,且研究组患者P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表2)

表2 教育前后两组患者PFS评分的比较(±s)

2.3 生活质量的比较

教育前,两组患者QLICP 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教育后,两组患者QLICP 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本组教育前,且研究组患者QLICP 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表3)

表3 教育前后两组患者QLICP评分的比较(±s)

2.4 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

=-3.353,

P

=0.001)。(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n(%)]

2.5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排尿障碍、下肢麻木、烦躁失眠、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血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根据发病原因可将肝癌分为PHC 与继发性肝癌,PHC 在肝癌中的比例较高。PHC 早期多无典型表现,起病较隐匿,但其恶性程度较高,导致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而失去了最佳手术治疗时机。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PHC 的治疗中获得了广泛认可。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PHC 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但介入治疗属于血管内操作,仍是有创性治疗,且需应用化疗药物,虽为局部用药但亦无法完全避免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PHC 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在介入治疗的刺激下,患者易发生恶心呕吐、腹部胀痛、排尿功能障碍、下肢感觉异常等不良反应。化疗药物可使患者的痛苦、不适感增强,从而引起应激反应,影响患者恢复。因此,在介入治疗中提高患者舒适度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生理反应程度。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知识、介入治疗、日常注意事项等的掌握水平,继而有利于保障介入治疗疗效,提高患者的心理、生理舒适度。因此,在PHC 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有必要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以加强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准备,提高治疗依从性。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20年1月开始对接受介入治疗的PHC 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健康教育方案,以增强患者对教育内容的理解程度。心理教育能够帮助患者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增强患者的心理弹性,从而以积极、勇敢的心态面对介入治疗及治疗后一系列辅助治疗与恢复训练。环境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院内环境的适应程度,继而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且可提高各种应急处理的时效性。饮食教育有利于在充分考虑患者个人爱好、习惯等情况下,制订出更适宜患者的食谱,能够增强患者食欲,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对于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亦具有积极作用。介入治疗后的恢复教育能够促进患者治疗后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或程度。张丽敏等研究表明,健康信念教育能够有效降低PHC 患者介入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这一结论与本研究结果可相互佐证。疼痛是包括介入治疗在内的各种有创性治疗后最常见的应激反应,在疼痛作用下可诱发肾上腺素过度释放,引发血压升高,引起肌肉、血管等痉挛,对患者治疗后的恢复十分不利。给予疼痛专项教育能够指导患者正确评估疼痛程度,从而为治疗后的止痛治疗奠定良好基础。PHC 患者的病情十分复杂,具体表现也具有较大差异,指导患者正确识别自身症状对于介入治疗十分重要。出院教育能够提高患者院外自我管理水平,对于保障介入治疗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后研究组患者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提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围介入治疗期的舒适度,减轻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组患者P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提示健康教育能够减轻患者介入治疗后的癌因性疲乏程度,这对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舒适度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研究组患者排尿障碍、下肢麻木、烦躁失眠、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05)。提示健康教育能够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与介入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降低治疗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教育后,研究组患者QLICP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提示健康教育能够进一步改善PHC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能够提高PHC 介入治疗患者的舒适度,降低疼痛程度,改善心理状态,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健康教育措施可于临床推广应用,具体应用中应注意及时总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给予修订,以提高适用性。

猜你喜欢
舒适度量表程度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辅助应用多功能保暖护肩装置对老年普外科手术患者舒适度及体温保护效果的影响
间断吸唾技术对根管治疗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汉泰程度副词对比研究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议论文评价量表的设计思路与使用方法
新鲜世界的豪华座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