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志华,赵俊松,何江波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上海201999
脾动脉瘤在内脏动脉中是最常见的一种动脉瘤,此病患者多会出现左上腹/左季肋区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此症不易被诊断,易错失最佳治疗时期,威胁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因此,寻求一种更灵敏、有效的诊断方法具有必要性,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性参考。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逐渐被用于诊断动脉瘤疾病,且真性与假性动脉瘤在影像学上具有不同的表现,采用此种诊断方法可将患者动脉瘤形态大小、部位等情况进行清晰显示,为准确诊断真性脾动脉瘤提供依据[2]。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9月-2020年12月在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疑似真性脾动脉瘤患者中,以随机数字表法抽取88 例,其中男性33 例、女性55 例,年龄60~78 岁,平均(72.0±1.1)岁。纳入标准:主诉具有左上腹/左季肋区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资料完整、依从性较高;所选研究对象均知情此研究,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2)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3)具有精神类障碍,无法进行正常沟通交流者;(4)无法耐受病理检查、MSCT 检查者。本研究经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选择64 层螺旋CT(西门子,Siemens SomatomDefinitionAS 型)进行平扫、血管成像CT 检查。对患者进行扫描之前,指导进行深呼吸训练,叮嘱患者进行深呼气、屏气,之后对其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区域进行扫描,扫描参数相关设置: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 mA,层厚:1 mm,层间距:0.8 mm,螺距:0.8,准直器:64×0.625 mm。将90~130 mL 碘克沙醇(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入双筒高压注射器,将流率设置为4~5 mL/s。持续进行3 期扫描,动脉期:团注追踪扫描技术,感兴趣区:膈顶层面的腹主动脉中心,触发点阈值:100 Hu,行自动触发扫描。以多层面重组、曲面重组、容积再现等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扫描图像进行处理。
1.2.2 图像处理 由两名经验丰富、资历较深的医师,应用图像处理工作站,对原始、重建图像进行观察,观察患者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等,并进行详细描述。
1.2.3 脾动脉分段 以行程为准,可将脾动脉主干分为4 段:(1)胰上段:自腹腔动脉-胰腺之间;(2)胰段:脾动脉于胰腺后上缘,多呈弯曲、波浪状,长度最长;(3)胰前段:位于胰尾前方,多数并于此段/近侧,分为终末支;(4)脾门前端:脾动脉已分出终末支。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 血管成像诊断符合率、影像表现。
真假性脾动脉瘤判定标准:(1)真性脾动脉瘤:脾动脉呈局限性膨大,与正常动脉节段之间,具有较为明显的界限;膨大处宽径=膨大前动脉直径×1.5 倍及以。(2)假性脾动脉瘤:对比剂由血管腔外溢进其瘤腔内,其中心区域,部分呈现出高密度影,瘤壁不强化,周围境界模糊不清楚[3-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 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率表示,数据间对比以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正态性检验,若符合正态分布以 检验,以<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分析MSCT 血管成像诊断结果 88 例疑似患者中,病理学诊断结果:50 例为真性脾动脉瘤,38 例为假性脾动脉瘤;MSCT 血管成像诊断:真性脾动脉瘤48例,假性脾动脉瘤40 例;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析MSCT 血管成像诊断符合率[例(%)]
2.2 分析脾动脉瘤患者MSCT 血管成像特点 50 例真性脾动脉瘤中,位于胰前段26 例、占比52.00%,瘤壁及瘤体钙化,平均瘤体体积为28 mm3×25 mm3×23 mm3;胰上段12 例、占比24%,有瘤壁钙化,平均瘤体体积为19 mm3×16 mm3×15 mm3;胰段8 例、占比16.00%,平均瘤体体积为26 mm3×22 mm3×24 mm3;脾门前端4 例、占比8.00%,平均瘤体体积为13 mm3×14 mm3×11 mm3。影像学表现:(1)CT 平扫:瘤体呈圆形低密度病灶、瘤壁呈不同程度蛋壳样钙化;(2)CT 增强:所有真性脾动脉瘤患者,均见瘤腔动脉期强化、与主动脉均呈高密度,附壁血栓、呈低密度,载瘤动脉、周期组织均可清晰显示。50 例患者均未见造影剂溢出瘤腔外。见表2。
表2 分析脾动脉瘤患者MSCT 血管成像特点
脾动脉瘤主要发生于老年阶段,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且患者多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易出现漏诊现象[5-6]。CT 检查时间短,且无创的特点对于老年患者疾病的诊断有明显的优势。老年患者此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为破裂出血,若未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则极易导致患者死亡,对其生命安全具有极大威胁[7]。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对于脾动脉瘤的真假性进行正确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层螺旋CT 不断被推广,此种诊断技术具有多排宽探测器结构,球管一次曝光后,可获得多个层面图像数据的成像系统,图像质量较高,可为临床诊断动脉瘤疾病提供可靠依据[8-9]。
脾动脉瘤根据病理、组织结构可分为真性、假性两类,其中真性动脉瘤,主要由其动脉壁的3 层完整组织结构所构成,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出现血管壁退变、动脉纤维发育不良等[10-11]。而假性脾动脉瘤主要由于炎症、创伤等因素,导致出现血管壁破裂,出血后血肿、周围包绕结缔组织所构成,此症并无真正的血管壁结构[12-13]。本研究通过分析可见,MSCT 血管成像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不明显;数据可证实,MSCT 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价值显著。究其原因:对其行CT 平扫脾动脉走形区域,可见呈圆形/类圆形低密度灶,且于管壁、附壁血栓多呈蛋壳样钙化、钙化斑块;注入造影剂行增强扫描后,开放瘤腔动脉期明显强化,对于附壁血栓、动脉瘤可清晰显示。此外,应用多层面重组、曲面重组、容积再现等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扫描图像进行处理,可进一步清晰显示脾动脉瘤患者的瘤体特征,便于对其钙化、附壁血栓进行了解[14-15]。其中多层面重组可通过任意平面的重组,便于对其脾动脉瘤体特征进行进一步观察;而曲面重组可有效将脾动脉,重建于一个层面上;容积再现则可利用容积内扫描数据,对其窗宽、窗位亮度进行适宜调整,可有效维持血管结构的连续性,可使扫描图像更加直观、立体,更清晰的显示患者瘤体的形态、大小、具体部位等,便于临床对此病进行较为准确的鉴别、诊断,价值显著[16]。分析发现,50 例真性脾动脉瘤中,50 例真性脾动脉瘤中,位于胰前段26 例,影像学表现瘤壁及瘤体钙化,平均瘤体体积为28 mm3×25 mm3×23 mm3;胰上段12 例,有瘤壁钙化,平均瘤体体积为19 mm3×16 mm3×15 mm3;胰段8 例,平均瘤体体积为26 mm3×22 mm3×24 mm3;脾门前端4 例、占比8.00%,平均瘤体体积为13 mm3×14 mm3×11 mm3。且CT 平扫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瘤体呈圆形低密度病灶、瘤壁呈不同程度蛋壳样钙化;CT 增强表现为:所有真性脾动脉瘤患者,均见瘤腔动脉期强化、与主动脉均呈高密度,附壁血栓、呈低密度,载瘤动脉、周期组织均可清晰显示。可进一步证实,采用MSCT 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真性脾动脉瘤患者,影像学表现较为清晰,便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判断,可为临床诊断此病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对于真性脾动脉瘤患者,采用MSCT血管成像技术,可清晰、准确的显示患者动脉瘤的形态、部位、大小等信息,联合应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可进一步清晰的观察其瘤体特征、瘤腔内外情况,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继续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