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梅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编排的特点是将阅读与写作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改变了以往以阅读为中心的理念,将写作提升到新的高度,而小练笔的设计更是其一大亮点与创新。本文基于统编教材小练笔序列安排,对小练笔序列训练教学的现状做出分析,提出小练笔序列训练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统编教材 小练笔 教学策略
一、小练笔序列训练的内涵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小练笔的编排,是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立足于课文教学进行的写作训练,每次的小练笔主要都是围绕一个读写训练知识点,一写一练,读写结合,意在让学生将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手法进行模拟运用。小练笔的特点是片段写作短小精悍,篇幅短、形式活、操作简、效果优。小练笔运用得当,既拓展了课文内容,实现了开放语文的特点,又为学生学习文本写作手法,领悟情感,表达感悟提供渠道,培养了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创新了读写表达的方式。
小练笔不像大作文,在命题、立意、字数等方面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相比之下,小练笔随文训练,显得灵活自如。一方面它是随文表达,基本上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再走出文本,有层次,有梯度,学生有范文可模仿,有感悟可诉说,有言语可表达。既前承课文,又后续文本。小练笔都是在对课文内容、写作与表达方法的学习基础上,展开的语言表达活动,既是对所学课文的概括总结,更是对课文内容的融会贯通,拓展延伸。
二、小练笔序列训练教学的现状
小练笔训练固然重要,是课文教学的延续,是写作教学的先锋。但纵观当前颍上县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大多数老师在处理小练笔教学时,往往是一笔带过,根本没有领会到编者的用心良苦,也没有意识到小练笔训练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有的老师是出示例文,让学生简单模仿;有的老师是当成普通的家庭作业,布置了事,也不检查,也不批改;有的老师甚至对小练笔训练不闻不问。孩子们更是将其不当回事,有的三言两语,东拉西扯,应付了事;有的是抄写例文,应付了事,没有达到编排小练笔的真正目的;有的根本不写不交,或者偷工减料,自欺欺人。能把小练笔认真教的老师不多,能认真写小练笔的学生更是很少,小练笔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作用,实在是可惜,辜负了编者的用意。
三、小练笔序列训练的教学策略
(一)参照文本,进行仿写练习
统编教材中编排的一部分小练笔是对课文表达方法的仿写,这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延续,更是对文本写作手法的训练。因此,指导好学生如何创作小练笔,就显得水到渠成,意义深远。既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使其领会课文的表达方法。通过学习文本,学生感到自己也可以写出类似的内容来,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与引导下,自然而然产生表达的欲望。例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课后习题小练笔:“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仿照着写一写。可以说《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在写作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作者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这里的小练笔考查的是学生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从最熟悉的景色写起,从不同的场景中联想到不同的情感,表达不同的感受,把握了这个关键点,小练笔才有新的生长点,孩子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读写相互促进。这种仿写先参照文本,再进行仿写训练,学生易于理解和练习。
(二)源于文本,进行改写练习
改写文本内容,是在对文本内容学习领悟的前提下,对文本立意、内容的一种重新建构,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想和论证。在内容上出于课文,又高于课文,可以是对课文内容表达方式的变换,如学习了《新型玻璃》一文,就可以《新型玻璃的自述》《我为新型玻璃代言》为题,改变人称来进行写作,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可以加入自己的语言及想象,文章更加活泼生动,有亲近之感。也可以对课文重新建构,对文本的立意进行改写,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文,在学到课文结尾时,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看见小葫芦都落了,非常的难过,如果你就是作者,你想怎样改变故事的结局呢?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写。这样的改写,是对文本的重构,勾起了学生对美好愿景的憧憬,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在联系文本的基础上,都能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合理的创编,可谓有理有据,合情合理。这是对文本的主题思想的重建,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进行合情合理的说写,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其学习效率。
(三)感悟文本,进行摹写训练
摹写训练,不同于参照文本进行仿写的训练,他既有仿照文本的成分,又是在创编内容。例如,在学习了三年级上册课文《大自然的声音》一文后,就结合课后小练笔:“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几句话和同学交流,如‘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厨房是一个音乐厅……,”展开摹写训练。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想一想,写一写,写清楚缘由。这一方面要求学生要模仿课文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有自己的联想和语言。其不只是摹写手法,更是创新。
(四)延展文本,开展续写训练
虽然有的课文作者进行了收尾,但却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或让人觉得不尽如人意,或让人觉得还可以再续写,其给了我们想象的空间、自由驰骋的原野,学生可以创编故事情节,只要合情合理即可。这时,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推测,开展续写,丰富文本的内涵,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故事的结局是青蛙仍旧不相信小鸟的话。这时就可以开展续写训练,引导学生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它所看到的天,想到的事,说到的话,达到延展文本,创新思维,提升表达能力的目标。再如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时,课文的结尾写到,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后面还会发生什么?联系课文进行合理地续写。学生通过续写,不但加深了其对课文内容和语文要素的把握,而且培养了推测能力,达成了教学目标。
(五)感悟文本,开展读写实践
有的文本能给学生深刻的感悟,学生不吐不快,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这就相当于读后感。也许是某一个词语、某一个句子或某一个道理感动到了学生,让学生为之一震,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和三观,对孩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进行读后感写作的训练。比如学习了课文《拔苗助长》后,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悟,特别是在自己成长的现实生活中,父母那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和做法与文本中的那个拔苗助长的人有太多的神似之处,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一写,给父母提点合理的建议。再如学习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学生对侵略者的丑恶嘴脸和罪恶行径痛心疾首,急于一吐为快,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表达出来,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小练笔训练是统编教材设计中的一大亮点,也是创新,突出了统编教材关注表达的旨意,我们要在研究文本与研究学情中寻找最佳契合点,引导学生展开训练。在练笔前、练笔中和练笔后及时给予引导和有效评价,引导学生在训练中体会语言表达的妙处,体会写作的妙處,体会语文的妙处,体会学习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