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明文文本解读研究

2021-08-27 03:52徐影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说明文太阳

徐影

关键词 说明文;文本解读;《太阳》

中图分类号 G623. 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1)12-0047-03

一、文本解读的含义和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窦桂梅也曾说:“没有对文本的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咀嚼,长此以往,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志教功——解读教材的功夫和能力就会丧失殆尽。”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深入了解和掌握文本解读的基础理论至关重要。

(一)文本解读的含义

“文本”即为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语文教学中有两种“文本”,第一文本是作者的原初作品,第二文本是经过编者删改和提示的,编入教材中的文本。如果从字面意义来解读“文本解读”的概念,“读”即为阅读,“解”即为理解,“文本解读”即读者对文学作品等文本的阅读、理解与诠释活动。

(二)文本解读的方法

文本解读的方法有很多,袁长如在《语文文本解读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解读为例》一文中介绍了语言学文本解读法、社会学文本解读法、伦理学文本解读法和接受美學文本解读法这四种类别的解读方法。笔者在前辈学者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众多文献和理论研究,拟采取两种文本解读法对说明文进行研究:第一,以多元主体解读文本。以多元主体解读文本即以普通读者、学生和教师的身份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解读。正如薛法根所说:“用儿童的眼光来解读教材,用教学的眼光来审视教材,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教材,就能找到作为教材的文本中的教学价值所在。”第二,运用比较分析法解读文本。比较分析法是将说明文文本与其他文体相同或内容相似的文本进行对比解析,解读说明文的普遍特征以及某篇说明文文本的独特特征的文本解读方法。

一、说明文文本解读的对象和特点

(一)说明文的独特性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一种实用性文体。说明文的分类有多种:按说明的对象来分,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和事理说明文(如《敬畏自然》);按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分类,可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按说明特点分,可分为自然科学说明文(如《大自然的语言》)和社会科学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相较于议论文以理服人的哲理性,记叙文以情感人的形象性,说明文更倾向于以知授人,因此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其主要目的是给人以知识,因而其本身内容具有高度科学性,结构具有清晰的条理性,语言逻辑严密、表意准确,这些特性让该类文体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二)说明文的文本解读

教师应根据说明文本身的独特性,寻找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文本解读。尤其是运用比较分析法解读说明文时,要对说明文的语言、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细致而深入的研究。而说明文解读的难处还在于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解读说明文时不能将三者进行简单的分割,然后对之进行解读,而是需要在三者融合的基础上对之进行解读。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说明文文体行文逻辑的严密性。行文逻辑的严密性要求作者保证文本内容的科学性。而逻辑严密的科学性内容则要求作者对文本结构进行精巧的构思,否则读者会感到难以读懂。因此,在解读说明文时一定要关注语言、内容、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基于《太阳》一文的说明文文本解读

《太阳》是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典型的科普性说明文,主要介绍关于太阳的常识,强调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常识;第二部分讲太阳的作用,太阳和人类密切关系,包括太阳对动植物、资源的影响以及在杀菌、治疗疾病等方面的作用。这两部分内容相互关联。课文在介绍太阳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方法体现了太阳的特点。

(一)以多元主体解读《太阳>

1.普通读者视角的解读

《太阳》作为一篇典型的科普性说明文,具有显著的科学性特征。因此,普通读者在解读该文章时,会明显地关注到文章蕴含的科学内涵,即关注与太阳有关的基本常识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因此,《太阳》一文的科普性内容是普通读者的解读重点。

2.学生视角的解读

学生在三、四年级的统编版教材中就已经学习过说明文,如《长城》和《赵州桥》等。因此,五年级学生在解读《太阳》一文时,已经能够自主完整地阅读课文,并通过阅读了解课文中关于太阳的基本常识,以及人与太阳的密切关系。但是对说明方法表达效果的理解、说明文文体辨别与说明文写作实践等,学生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3.教师视角的解读

第一,解读课程标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解读文本时需要具备整体意识。在解读一篇课文时,教师要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堂目标等方面仔细考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不同学段的说明文学习的要求不同,对于5~6年级学生,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因此,在解读《太阳》一文时教师要明确课程标准对该学段说明文教学的要求,从“抓要点、明方法、会运用”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以此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第二,解读课文所在单元。《太阳》所在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为主题编排的,其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围绕这一要素,本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分别是《太阳》和《松鼠》,让学生体会说明性文章的类型,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感受不同的语言风格,学习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种事物介绍清楚。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太阳》一文是该单元的第一课,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在完成本课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进行写作练习,但要提醒学生选择特征明显、容易介绍的事物作为写作对象。这样,在让学生得到实践锻炼的同时,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解读教学目标。在文本内容方面,《太阳》一文的内容分两大部分,这两部分内容相互关联。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即使距离我们那么远,也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在说明方法方面,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课文在介绍太阳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方法,使一些抽象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育意义方面,语文学科特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决定了课文具备双重教育目的。《太阳》一文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教师在解读这篇文本时不仅要教给学生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科学,敬畏自然,培养其科学意识,激发其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切实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教育作用。

(二)以比较分析法解读《太阳》

相较于多元主体不同角度的解读,比较分析法更能显示出说明文的独特性。下面,笔者将通过两组案例用比较分析法对《太阳》一文进行解读。

1.《太阳》与抒情文<慈母情深》的比较分析

《太阳》和《慈母情深》都是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分属两个单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体。首先,从标题看,《太阳》一文直接在标题点明了本文的中心内容——太阳,《慈母情深》也在标题中直观地显示了本文的主旨——母爱。这是题目给人的第一印象。

其次,从内容来看,《太阳》一文的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常识;第二部分讲太阳的作用,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包括太阳对动植物、资源的影响以及在杀菌、治疗疾病等方面的作用。《慈母情深》是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一篇课文,文章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亲情小说《母亲》。作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摄取了少年时期的一个生活镜头:辛勤劳作的母亲不顾其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一书。从内容上看,《太阳》主要向读者介绍了一些有关太阳的常识,而《慈母情深》则叙述了发生在“我”与母亲之间的一件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由此可见,两篇文章的内容性质完全不同。

再次,从语言来看,一篇课文的语言包含文中的字、词、句、段。作为一篇科普性说明文,《太阳》一文在对太阳进行介绍时,在字词运用上再三斟酌,力求准确严谨,在句段的编排上也极其考究,逻辑顺畅而严密。而篇幅不长的《慈母情深》一文用了30多个短段,通过一系列生动感人的动作和生活镜头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辛劳、慈爱的母亲形象。

最后,从写作技巧来看,《太阳》一文在介绍太阳时,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方法,让抽象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慈母情深》一文以“一元五角钱”为线索,通过“我”在车间里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运用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刻画出了一个辛劳、慈爱的母亲形象,展現了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由此可见,不同文体的课文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区别,而这些区别恰巧就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却又常常在教学中被忽视的地方。相较于其他文体,说明文的独特性在于其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区分和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征。此外,说明文的独特性还在于其自成一套的写作方法,例如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这是其他文体所不具备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炼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并将其化为己用。

2.《太阳》与说明文《松鼠》的比较分析

《太阳》和《松鼠》都是说明文,但由于说明文的分类多种多样,其间的区别也是教师们在文本解读时需要注意的重点。

首先,从说明文分类来看,《太阳》和《松鼠》两篇课文虽然都是事物说明文,但《太阳》属于平实说明文;而《松鼠》属于生动说明文。两者的区别在于:《太阳》一文的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极尽简洁而严谨地介绍了太阳的相关常识,而《松鼠》一文的语言则比较活泼灵动,描述的过程生动形象,将松鼠的形象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并在字里行间显示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其次,从表达方法来看,《太阳》一文在介绍太阳相关的知识时,多采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让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凸显太阳的特点。《松鼠》一文则多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以准确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融合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描述了松鼠的特征。两篇课文的区别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在解读时需要特别留意。因此,教师在解读《太阳》一文时,还可以借助一些不同文体的课文,或同单元相同文体的课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相同点或特殊性,并根据分析进行恰当的教学设计。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进行一篇说明文的教学之前,务必要运用恰当的文本解读方法,寻找合适的解读角度,深入透彻地对文本进行解读,让学生深入了解说明文的独特性,同时也要兼顾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设计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刘源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说明文太阳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太阳几点睡觉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
寂静的太阳镇